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4)
2023(16753)
2022(14062)
2021(12781)
2020(11061)
2019(25234)
2018(24547)
2017(46684)
2016(25357)
2015(28276)
2014(27964)
2013(27576)
2012(25386)
2011(22696)
2010(22547)
2009(21100)
2008(19820)
2007(17525)
2006(15091)
2005(13223)
作者
(74814)
(62426)
(62142)
(59143)
(39625)
(30332)
(28525)
(24544)
(23865)
(22061)
(21169)
(21097)
(19780)
(19762)
(19314)
(19264)
(19208)
(18385)
(18215)
(17961)
(15529)
(15130)
(15036)
(14224)
(14195)
(13849)
(13802)
(13736)
(12578)
(12487)
学科
(103120)
经济(103013)
管理(70320)
(67949)
(55160)
企业(55160)
方法(48574)
数学(43691)
数学方法(43182)
中国(32147)
(28071)
(28012)
金融(28009)
(26992)
(26359)
银行(26292)
(25292)
地方(24577)
(21898)
业经(21839)
(20406)
(19655)
贸易(19642)
(19064)
农业(18585)
(18492)
财务(18442)
财务管理(18402)
企业财务(17530)
环境(15677)
机构
学院(354702)
大学(353825)
(143215)
经济(140200)
管理(135717)
研究(118781)
理学(118134)
理学院(116765)
管理学(114496)
管理学院(113856)
中国(93312)
科学(76632)
(73732)
(67463)
(64429)
(60076)
业大(58631)
中心(58013)
研究所(55405)
农业(53628)
财经(52597)
(52170)
(47876)
北京(45228)
经济学(44719)
(44278)
(43987)
师范(43653)
(42924)
经济学院(40790)
基金
项目(250672)
科学(196447)
基金(183342)
研究(172928)
(163140)
国家(161836)
科学基金(138362)
社会(110798)
社会科(105262)
社会科学(105228)
(98414)
基金项目(98076)
自然(93124)
自然科(91029)
自然科学(90997)
自然科学基金(89340)
(83850)
教育(78968)
资助(74688)
编号(68032)
重点(56970)
(53934)
(53801)
成果(52960)
(52342)
科研(49367)
创新(49093)
计划(48693)
课题(46690)
国家社会(46587)
期刊
(145631)
经济(145631)
研究(95568)
学报(63695)
中国(63576)
(59096)
科学(55683)
(50305)
大学(46802)
管理(45890)
学学(44888)
(42399)
金融(42399)
农业(38997)
技术(28808)
教育(28300)
财经(25589)
经济研究(24221)
业经(23832)
(21912)
问题(21073)
(21043)
(18318)
统计(17675)
理论(16882)
科技(16605)
技术经济(16516)
(16361)
业大(16310)
资源(16279)
共检索到508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利佳  张国俊  周春山  
以821份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边缘区储蓄包容水平较高,贷款包容水平较低。(2)居民个体特征对金融包容的影响较大,如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年龄等。家庭资产与负债等家庭财富因素对贷款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储蓄包容作用不显著。(3)银行网点设置评价与网络使用对储蓄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贷款包容无显著影响。(4)个人发展乐观度对贷款包容影响显著但与储蓄包容关联不大。(5)广州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状况是在金融供求双方特征、网络风险防范能力与制度保障水平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加强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发展数字金融、完善信用制度环境等是提升居民金融包容的重要举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晓东   李欢   穆镁锐   麦凤霞  
超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蔓延的前沿区域,是亟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场域。论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助FROM-GLC10 LULC数据产品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灰色关联度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超大城市边缘区的治理路径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 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耕地与建设用地此消彼长的特征极为显著。(2)研究时段内,白云区建设用地呈现出“急剧扩张”“高速稳定扩张”“扩张减缓”“低速扩张”4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与特征。建设用地扩展受到中心城区辐射的显著影响,呈现由南向北扩展的空间态势。(3)超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要素投入、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多种因素共同驱动超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演变。(4)新时期中国超大城市边缘区治理应以革新治理理念、完善内容目标、创新手段模式、健全体制机制等为重点,有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乡共治、多元共治、整体智治和基层自治。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现代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凌云  雷诚  
在辨析边缘区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边缘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空间,实质上承担了大都市"自上而下"的空间外拓和撤市(县)设区后"自下而上"式的城镇蔓延。通过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的演化,归纳了演化要素、结构模式、管理方式、空间边界等若干要素和特征,并提出对"边缘区"内涵的补充。由此展开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方面分析二元发展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新发展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合理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城市化前沿地带,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动力机制可以为人居环境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州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将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划分为三类,宏观层面的动力(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确立);政府层面的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发展政策、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大型项目投资);城市内部不同地域相互作用力(核心区推力、乡村推力、边缘区自身吸引力),并构建了综合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艳芬  董玉祥  刘毅华  王芳  
城市郊区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受大城市经济辐射影响较大,农地流转具有独特性,并对其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有着较大影响。本文以广州市近郊番禺区为例,通过调研13个镇(街)467家农户的农地流转情况,获知番禺区农地流转特点:①农户流转意愿强,农户流转率高达75.59%;②流转价格集中在(1.20~2.25)×104元(/年·hm2),流转年限大部分低于5年;③流转主体主要为村委及村民,流转方式以租赁居多;④户均流转规模较小,流转面积为0.07~0.33hm2的占57.22%;⑤流转手续简单,规范性不强,仅有67.99%的农户签订流转合同。采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状况、资源禀赋、区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庄容  陈烈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广州市边缘区掀起了商品房开发热潮,其主要宏观动因是城市化引致的人口迅速集聚和城市地域扩散功能以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房地产的真实需求,但是从微观执行层面来看,是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购房者三方博弈所致。文章针对广州市边缘区商品房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开发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冠伟  龚建周  谢建华  李江涛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的多地类CA模拟方法,并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取典型城市边缘区——广州市花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C#语言结合ArcEngine GIS平台编程进行花都区土地利用演变CA模拟研究。以不同时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比较研究期内各地类的变化数量与方向以确定地类转换之间的优先级,并确定各地类的转换概率阈值。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控制因素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元胞的转化状态。研究结果:模拟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新增建设用地分布在除北部山区以外的所有区域,但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农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而且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流向上,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彰平  闫小培  
利用广州市1984年第三产业普查数据,1996年、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以及金融机构名录资料等数据,识别出广州市4个金融机构微观集聚地段,并概述了天河北地段金融服务业发展状况。通过对天河北地段金融服务业及其辅助行业经理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天河北地段金融机构线性增强微观集聚模式的特点,即空间上尚未连接成片区,组织结构尚未形成垄断,集聚程度不高,金融机构及其辅助机构与众多非金融性公司之间的锁定关系使集聚得到强化,政府以及行业公会组织公共服务尚显不足。指出了天河北金融机构微观集聚对于广州市21世纪CBD金融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华  王春晓  刘殿锋  程航  石青青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迅速,从生态网络与物种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更具有生态学意义。选取位于大城市边缘区的鄂州市为研究区,以具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普通翠鸟、棕背伯劳、池鹭为目标物种,依据目标物种栖息地条件划定生境斑块,以鸟类的最大迁移距离为连接阈值构建生态网络,从生境斑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连通性变化两个层次入手,分析2004~2014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鄂州市建设用地与林地面积增加、水体面积减少,2004~2009年林地面积增长更加显著,2009~2014年水体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不断破碎化。从斑块角度分析,鄂州市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生境质量先上升后下降,水体生境质量下降比林地更为明显;从连通性角度分析,生境质量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倒"U"结构。斑块面积对维持网络连通性与生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城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地与水体的分割、占用是典型斑块周边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鄂州市发展中应注重大型生境斑块的保护,将其设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同时也应保护"垫脚石"斑块以维持网络的连通性,提高大都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隆少秋  
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特殊的区位和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它必须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当前"撤县设区"、"撤市设区"发展大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行政区划调整使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发生调整,其边缘区的发展条件、发展背景发生了变化,其发展战略也相应要调整。本文通过揭示新的背景下广州市边缘区增城市的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战略取向,探讨了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月卿  崔丽  孟繁盈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地区,研究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实现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数理统计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与GDP、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镇化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平谷区农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耕地减少较多,园地增长速度较快,林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中交通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轶  刘涛  李子豪  尹俊超  陈文珺  羊妍玙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案例地,选取7个农村社区的276份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以居村农民属性特征和居住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40岁、具有初中/高中教育程度、已婚的居村农民群体就地城镇化意愿强烈。务工形式、住房类型等对居村农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外出工作意愿、土地流转支持度对其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巴雅尔  敖登高娃  王一谋  
蒙中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自成体系的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不仅是内蒙古的社会经济重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文章应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进行了蒙中经济区大城市边缘带1990—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动态分析。1990—2000年间呼和浩特和包头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2 512.55ha和2 259.33ha,净增加率分别高达33.00%和23.72%,城市用地的向外扩展,大面积蚕食建成区周边地带耕地和牧草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边缘带耕地和草原的退化过程。研究证明,在包头市边缘带耕地和草原的退化形势极其严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紫华  孟强  陈晓键  
国内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研究主要限于一些经验性的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了国内目前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五种主要亚模式,分析了与这些模式相关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论述了相关的原则和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红,马勇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初步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