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3)
2023(17497)
2022(14774)
2021(13669)
2020(11258)
2019(25639)
2018(25460)
2017(49089)
2016(26549)
2015(29733)
2014(29664)
2013(29690)
2012(27458)
2011(24905)
2010(25148)
2009(23385)
2008(23140)
2007(20784)
2006(18824)
2005(16871)
作者
(78174)
(65159)
(64627)
(61109)
(41371)
(31168)
(29212)
(25617)
(24748)
(23214)
(22123)
(22035)
(20772)
(20732)
(19883)
(19749)
(19111)
(19076)
(18738)
(18510)
(16218)
(16066)
(15752)
(15069)
(14596)
(14558)
(14540)
(14428)
(13126)
(12950)
学科
(118491)
经济(118355)
(100645)
管理(84321)
(81564)
企业(81564)
(49214)
方法(46294)
数学(36559)
数学方法(36222)
业经(35311)
中国(34137)
农业(33051)
(30860)
地方(29329)
(22498)
(21698)
技术(21475)
(21469)
财务(21401)
财务管理(21374)
(20359)
贸易(20341)
(20323)
企业财务(20237)
(19683)
理论(19668)
环境(18255)
(18112)
(17835)
机构
学院(386357)
大学(381165)
(158812)
管理(156582)
经济(155393)
理学(134246)
理学院(132796)
管理学(130896)
研究(130698)
管理学院(130180)
中国(100230)
(82505)
科学(79915)
(74296)
(70631)
(65561)
业大(60453)
中心(59594)
(59317)
研究所(59182)
农业(56817)
财经(55947)
北京(52123)
(50780)
(50627)
师范(50219)
(47957)
(47248)
经济学(45777)
经济管理(42389)
基金
项目(257594)
科学(203707)
研究(191194)
基金(186240)
(161210)
国家(159690)
科学基金(138352)
社会(121821)
社会科(115143)
社会科学(115112)
(102110)
基金项目(99833)
自然(88809)
自然科(86702)
自然科学(86681)
自然科学基金(85124)
教育(85009)
(84362)
编号(79165)
资助(74740)
成果(62920)
(59068)
重点(56804)
(56091)
(54965)
课题(53583)
创新(50733)
国家社会(49635)
(48273)
科研(48140)
期刊
(188117)
经济(188117)
研究(115220)
中国(77606)
(73427)
管理(59307)
学报(57433)
科学(56123)
(53950)
农业(49730)
大学(44248)
学学(41975)
教育(40040)
(36798)
金融(36798)
业经(36211)
技术(34281)
经济研究(27001)
财经(26844)
问题(26428)
(25758)
(22990)
技术经济(20700)
现代(19442)
科技(18962)
(18421)
图书(18153)
商业(18150)
资源(18083)
世界(17908)
共检索到585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红,马勇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初步构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紫华  孟强  陈晓键  
国内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研究主要限于一些经验性的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了国内目前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五种主要亚模式,分析了与这些模式相关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论述了相关的原则和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来璐  李世峰  谭建欣  程昊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前沿,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适应了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要求,该区域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初级动力、二级动力、调节与刺激动力。城市居民去城市边缘区旅游观光的意愿、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的从业意愿,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流动,是产业发展的初级动力;比较效益驱动、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是产业发展的二级动力;政策也是导致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在大城市边缘区集聚的重要因素,是该产业发展的调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勇  张红亮  王介勇  王艳霞  
在大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对于支撑快速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东丽区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其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是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的逐步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向集约化。提出了保障东丽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 ,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交叉性产业 ,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改变单一农业结构 ,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而发展的 ,它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健身、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趣等提供了新的空间场所。目前观光农业按其功能可分为观光、品尝、购物、务农、娱乐、休闲、疗养、度假等多种类型。观光农业多集中在大城市郊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区。北京市是特大城市 ,观光农业发展条件好 ,类型多 ,效益高 ,是全国观光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强调因地、因时制宜 ,充分考虑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尽量与旅游业相结合、与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景观学是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 ,创建、改善和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人文景观 ,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前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凌云  雷诚  
在辨析边缘区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边缘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空间,实质上承担了大都市"自上而下"的空间外拓和撤市(县)设区后"自下而上"式的城镇蔓延。通过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的演化,归纳了演化要素、结构模式、管理方式、空间边界等若干要素和特征,并提出对"边缘区"内涵的补充。由此展开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方面分析二元发展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新发展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合理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万辉  李九全  
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的地理现象和空间分化与构成及其规律研究,是国际城市(社会)地理学界的基本研究属性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自19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已对城市边缘社区从经济、土地和社会空间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有益的实践应用,国内学术界结合相关案例从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空间演化、居住流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正面临生态、公平、经济、交通和社会压力的多重挑战。文章以近年来西安城市边缘正在形成的典型社区为例,从多元化视角研究其现实发展,构建多样化、包容性和充满选择空间的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发展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饶传坤  赵宪峰  
随着大城市空间扩张的加快,其边缘区城镇日益成为城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杭州市良渚城镇13年间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扩张机理分析,总结其城镇功能与空间结构等特征,认为良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空间破碎、功能分散、建设用地混杂以及旧城更新缓慢等问题,其发展受到多元主体、中心城区产业外迁和大型项目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如若缺乏合理的引导,边缘区城镇极易沦落为大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疏散的无序载体。为此,今后应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同决策框架、制定双向融合的空间发展战略和紧凑有序的空间开发时序,以促进边缘区城镇健康有序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大鹏  刘小红  
文章针对地处西安市城市边缘区的灞桥区如何发展都市农业进行分析,对灞桥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从总体思路、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并提出"三区、两带"的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昊天  邓睿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双流县位于成都市城市边缘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双流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的探讨,以期为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世峰  
准确界定地域的特征属性是科学制定加快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策略的前提。在述评前人关于大城市边缘区地域范围划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的概念,然后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城市边缘区地域特征属性界定方法,最后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内的小汤山镇、潭柘寺镇、温泉镇和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进行了界定。界定结果为:小汤山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210,具有城市外边缘区的特征;潭柘寺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0758,具有乡村腹地的特征;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4922,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万柳地区的地域特征属性值为0.7116,具有城市内边缘区的特征。表明潭柘寺镇和温泉镇的地域特征属性与地域空间位置不一致,发展落后于应有的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隆少秋  
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特殊的区位和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它必须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当前"撤县设区"、"撤市设区"发展大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行政区划调整使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发生调整,其边缘区的发展条件、发展背景发生了变化,其发展战略也相应要调整。本文通过揭示新的背景下广州市边缘区增城市的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战略取向,探讨了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月卿  崔丽  孟繁盈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地区,研究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实现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数理统计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与GDP、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镇化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平谷区农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耕地减少较多,园地增长速度较快,林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中交通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消费结构变化以及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超  戈大专  龙花楼  刘嗣明  
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是大城市边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以"机制解析—案例选取—特征分析—模式总结"为研究主线,结合武汉市10个典型案例村,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是区位优势(场域力)、乡村内部力量整合(内聚力)和外部诱导因素(外源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景观风貌转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旅游化、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空心村"整治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等方面。(3)武汉城市边缘区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主要有社区提升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文化重构模式和近郊休闲模式。不同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亦不相同,旅游引导的乡村发展转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的原则,综合考虑自身基础条件、文化特色和宏观区域政策等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小芳  耿建忠  宋金平  
随着城市蔓延的不断加剧和近郊休闲旅游的日趋升温,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地域类型。简要回顾了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界定了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和内涵。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同类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