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5)
2023(2107)
2022(1736)
2021(1560)
2020(1197)
2019(2798)
2018(2780)
2017(5767)
2016(3198)
2015(3618)
2014(3717)
2013(3579)
2012(2977)
2011(2709)
2010(2809)
2009(2589)
2008(2430)
2007(2127)
2006(1992)
2005(1767)
作者
(9181)
(7592)
(7494)
(7067)
(4943)
(3563)
(3504)
(2968)
(2913)
(2604)
(2559)
(2558)
(2469)
(2357)
(2352)
(2310)
(2240)
(2220)
(2194)
(2095)
(1826)
(1790)
(1757)
(1704)
(1636)
(1632)
(1611)
(1595)
(1570)
(1542)
学科
(15602)
经济(15583)
中国(9077)
城市(7346)
地方(7036)
管理(6458)
城市经济(5529)
(4637)
(4540)
方法(4138)
数学(3699)
数学方法(3679)
方城(3610)
发展(3478)
(3476)
(3263)
(3020)
环境(2994)
(2860)
企业(2860)
(2607)
形成(2468)
城镇(2460)
业经(2243)
地方经济(2205)
农业(2160)
(1998)
理论(1852)
(1834)
土地(1753)
机构
学院(44088)
大学(44036)
(17260)
研究(17003)
经济(16607)
管理(15828)
理学(13530)
理学院(13255)
管理学(13030)
管理学院(12940)
中国(11322)
科学(11046)
(10206)
(8078)
中心(7491)
(7376)
研究所(7342)
师范(7325)
(7242)
(7103)
(6963)
(6497)
业大(6420)
北京(6145)
师范大学(6112)
财经(5894)
经济学(5749)
(5633)
城市(5430)
农业(5429)
基金
项目(31941)
科学(26028)
基金(24130)
研究(21887)
(21259)
国家(21109)
科学基金(18581)
社会(15489)
社会科(14719)
社会科学(14716)
基金项目(13433)
(12217)
自然(12128)
自然科(11856)
自然科学(11855)
自然科学基金(11606)
(10725)
教育(9228)
资助(8676)
编号(8188)
(7596)
重点(7210)
国家社会(6670)
(6528)
发展(6202)
(6138)
(6023)
课题(5984)
成果(5968)
计划(5872)
期刊
(20734)
经济(20734)
研究(15010)
中国(8571)
城市(7210)
科学(6699)
(6600)
学报(5713)
问题(4860)
(4761)
管理(4750)
大学(4288)
(4268)
农业(4172)
学学(4136)
发展(3182)
(3182)
业经(3166)
现代(3144)
资源(3108)
经济研究(2925)
(2920)
金融(2920)
地理(2904)
教育(2781)
技术(2704)
城市问题(2665)
财经(2566)
(2272)
经济地理(2221)
共检索到64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玲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特殊的经济、空间发展特征和动力机制,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应把中心城区与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强化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发挥周边小城镇的生产基地作用。汇信息、资金、科技为中小城区,散物流、人流于周边小城镇,从而推动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宇哲  
本文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历程横向比较和纵向节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空间集聚是城镇化的核心理论;进一步引入集聚指数的概念,该指数不仅可以用来测度城镇化水平,还可以作为衡量小城镇建设是否达到空间聚集的基准。本研究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空间集聚的宏观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的案例剖析,指出小城镇建设中应该注重集聚效应。最后,对我国未来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宇宁  运迎霞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天津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要素的集中建设联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即通过"三化"并举统筹破解"三农"问题。而要想实现该模式的成功推广则需要规划先行、产业集聚、土地流转以及制度创新作为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强  崔向华  
中国大城市地区已存在通过发展小城镇来缓解"城市病"和"农村病"的需求。应按城乡一体化方向,推动小城镇发展实现从聚集农村要素向聚集城市要素、从重点建设向普遍建设、从行政中心建设向区域建设的多方面转型,以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区域发展均衡、城乡差距缩小的目标。实现转型的路径,是确立在集体土地上进行自主城镇化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虹  时二鹏  王立舟  谢然  喻冰洁  
周边小城镇发展效率直接影响大城市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影响兼具指标属性与内涵品质属性)。选取土地、人力和资本作为投入指标,经济、财政、产业和生态为输出指标,应用DEA模型对2004—2014年武汉市周边小城镇发展效率进行评估,结合GIS地统计分析、趋势面分析探析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变化:综合效率持续下降,技术效率先降后升,规模效率先升后降;(2)分区差异:各区综合效率分化明显,基本呈"西、北偏高,东、南略低";(3)空间分布:圈层断崖式递减与指状向外延伸,中心—边缘差距逐渐扩大;(4)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的空间集聚度下,H-H集聚由边缘向中心演化。通过关键性的发展效率评价,可以精准认知小城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整体化与差异化状况,进而重新识别与赋予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当前责任与未来使命,并顺应新形势、围绕新使命、着眼大格局进行科学决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州市农村经济研究会课题组  孟焕民  徐伟荣  汪长根  
苏州小城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城乡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将成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节点;苏州小城镇建设目前普遍遇到土地和资金两大瓶颈制约,化解这两大制约的出路在于"提升软环境,化解硬约束";应把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资源配置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并给予及时地引导和必要地扶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慧明  魏清泉  
文章总结了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的一般特点 ,分析了其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产业转移与旅游发展矛盾、旅游资源品质、旅游基础等几个问题 ,提出相应的“二元转换”、“向心系统”、旅游资源与形象塑造互动进行、与旅游相适应的城区建设等开发思路 ,并以高明市杨梅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淑军  肖少英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因其独特的区位,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石家庄郊区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格局进行研判和城乡统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小城镇自身发展能力和统筹能力的提升探寻发展路径。提出应立足郊区小城镇服务农村地域的核心功能,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硬件设施基础;挖掘传统文化,塑造小城镇特色风貌,加强生态治理,提升小城镇发展的软实力和吸引力;加强规划编制与引领,进行制度创新,增强小城镇自主治理和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正河,谭向勇  
中国的城市发展并未与工业发展同步;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乡镇企业式的工业化道路;理论界和实践上均提出小城镇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选择。但本文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怪胎,中国的小城镇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已出现比城市病更麻烦的村镇病,通过对国际国内小城镇实践的扫描得出,总体上讲,目前格局的乡企和集镇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有限的;在大中城市体系已健全的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暂无生长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新建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小城镇功能理论的探讨也日益得到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小城镇外部功能问题,即偏重对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忽视对城镇类别和自身功能的深层探讨。在实践中又过于强调单一的发展模式和城镇个体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小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弱、经济实力不强、制度和政策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理论阐释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化功能提升的相互关系,剖析了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并在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条件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两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的路径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其屏  
在小城镇建设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对小城镇建设的定位不明确 ,影响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力度和小城镇建设整体功能的开发。因而 ,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定位 ,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急迫问题。文章对小城镇建设应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定位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