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3)
- 2023(18072)
- 2022(15639)
- 2021(14303)
- 2020(12157)
- 2019(27397)
- 2018(26820)
- 2017(51651)
- 2016(28147)
- 2015(31302)
- 2014(30786)
- 2013(30351)
- 2012(27755)
- 2011(24952)
- 2010(24997)
- 2009(23113)
- 2008(21392)
- 2007(18148)
- 2006(15730)
- 2005(13113)
- 学科
- 济(111474)
- 经济(111350)
- 管理(80443)
- 业(75057)
- 企(61691)
- 企业(61691)
- 方法(55895)
- 数学(49562)
- 数学方法(48963)
- 中国(28938)
- 农(28743)
- 财(28533)
- 学(25211)
- 业经(23549)
- 地方(23270)
- 贸(20414)
- 贸易(20407)
- 环境(20329)
- 易(19748)
- 农业(19633)
- 务(18475)
- 财务(18405)
- 财务管理(18371)
- 理论(17808)
- 制(17558)
- 企业财务(17466)
- 技术(17293)
- 和(16692)
- 划(16278)
- 融(15729)
- 机构
- 大学(398431)
- 学院(396503)
- 管理(156830)
- 济(154745)
- 经济(151473)
- 理学(138234)
- 理学院(136631)
- 管理学(133983)
- 管理学院(133285)
- 研究(130426)
- 中国(93434)
- 科学(85083)
- 京(83361)
- 农(69427)
- 财(68079)
- 所(64984)
- 业大(64893)
- 研究所(60193)
- 中心(59504)
- 财经(56751)
- 江(55362)
- 农业(55076)
- 经(51932)
- 范(51912)
- 师范(51284)
- 北京(51257)
- 院(47985)
- 经济学(47270)
- 州(47218)
- 经济学院(43074)
- 基金
- 项目(287772)
- 科学(225912)
- 基金(210468)
- 研究(200692)
- 家(186541)
- 国家(185075)
- 科学基金(159021)
- 社会(128001)
- 社会科(121511)
- 社会科学(121478)
- 基金项目(112687)
- 省(112162)
- 自然(107242)
- 自然科(104811)
- 自然科学(104781)
- 自然科学基金(102887)
- 划(95347)
- 教育(92571)
- 资助(86633)
- 编号(79291)
- 重点(64711)
- 部(62595)
- 成果(61540)
- 发(60189)
- 创(59404)
- 科研(56201)
- 创新(55558)
- 课题(54378)
- 计划(54185)
- 教育部(53330)
- 期刊
- 济(154949)
- 经济(154949)
- 研究(107969)
- 学报(70934)
- 中国(66311)
- 科学(62051)
- 农(60559)
- 管理(53872)
- 大学(52871)
- 财(50404)
- 学学(50357)
- 农业(41847)
- 教育(38015)
- 技术(32147)
- 融(28826)
- 金融(28826)
- 财经(26920)
- 业经(25738)
- 经济研究(25598)
- 经(22984)
- 问题(21820)
- 业(21619)
- 科技(20295)
- 版(19781)
- 图书(19275)
- 资源(18780)
- 业大(18737)
- 统计(18321)
- 技术经济(17942)
- 商业(17584)
共检索到545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宏波 冯渊博 董冠鹏 苗长虹
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2016年郑州市区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微观尺度下居民健康与环境危害感知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郑州市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知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多数居民认为空气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与水污染相对较轻,但这4种环境污染均对居民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2)居民健康感知的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中间低—外围高"的分布特征,即市中心的居民健康水平较低,而处于外围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较高。(3)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感知差异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健康状况的感知越来越差,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感知最差;高学历与高收入者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好或者非常好的比例远大于低学历与低收入者;性别与婚姻状况对健康感知的影响并不明显。(4)居住地到工作单位的距离越远,健康状况感知很好或者非常好的人数比例越低,街道区位也是影响居民感知自身健康状况的显著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郑州市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环境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玉飞
本文基于上海社区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借以初步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现况,以期深入剖析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助力健康社区建设。调查表明,从社区方面而言,社区是否具有体育或健身设施、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健身活动和社区教育均是影响身体健康自评的重要因素;从个体层面来看,个体是否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社区文化的收获,以及是否参与社区教育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自评。因此,社区居民的健康是个体和社区双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社区居民健康应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依靠加大社区医疗卫生设施投入来改善居民健康的政策倾向,是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健康自评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波
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依赖于低碳消费的发展。不同个体特征的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有一定差异,大多数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却又缺乏信任;居民收入水平、对低碳商品的信任度、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低碳消费补贴是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对低碳商品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基于郑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特点,这一结论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当前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和消费意愿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低碳商品 消费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邱婴芝 陈宏胜 李志刚 王若宇 刘晔 覃小菲
随着新型城镇化、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提出,"城市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既有研究较少基于邻里效应的视角,揭示城市社区环境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论文基于2015年广州市23个社区的1150份问卷调查数据,从邻里效应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识别了广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尤其关注社区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社区层面存在空间异质性,由个体层面因素与社区层面因素所共同决定。就个体因素而言,受教育程度、住房产权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就社区建成环境因素而言,服务设施配套和公园绿地供给均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社区社会环境因素而言,社区纠纷数量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区组织数量和邻里交往频率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通过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的供给,健全社区组织,鼓励邻里交往,从而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薇 胡宏伟 吴振华 石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水安
通过对郑州城市居民消费意愿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本身对居民消费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的比值,以及名义收入和购房支出的比值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和购房支出已经成为居民判断其名义收入真实价值的重要指标,房价通过影响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这一机制,对居民的消费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单纯地降低房价或单纯地提高名义收入,可能难以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只有提高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才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晶飞 张丽君 秦耀辰 王霞 孙莹莹 荣培君
居民低碳行为-认知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行为-认知分离却是困扰低碳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论文构建"空间-行为/认知"分析框架,采用2018年郑州市大规模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专家打分法从居家用能、日常出行与生活消费3个方面测算1485户家庭的低碳行为、认知水平,使用彩色编码法从行为-认知偏差视角将低碳行为分为绿色型、被迫型、易感型、红色型,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郑州市居民低碳行为存在行为-认知偏差,4种低碳行为所占比例差异较大;②绿色型低碳行为主要集聚在土地利用混合度高、基础设施便利的区域,被迫型、易感型、红色型低碳行为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③4种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居住区步行指数较高、低碳认知水平高的居民趋于绿色型低碳行为,居民低碳行为与低碳认知水平均较高;居住区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居民学历水平低,居民趋于被迫型低碳行为,低碳认知水平低但低碳行为水平较高;高档住宅居民趋于易感型低碳行为,居民的低碳认知水平高但低碳行为水平较低;经济水平高的年轻居民趋于红色型低碳行为,低碳行为和低碳认知水平均较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鹏 张丹 成升魁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以中原地区典型城市郑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称重方法,获取了309户城市家庭的一手食物消费数据,定量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典型城市家庭食物消费的差异。研究表明:(1)郑州城市家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为372.32 g/餐。其中,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约为动物性食物的3倍。(2)三个样本城区中,惠济区水产品和水果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金水区和二七区;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蔬菜、主食的人均消费量占人均食物消费总量的比例趋于减小,而水产品、奶类和水果的比例趋于增加;人口规模较小的家庭比规模较大的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大。(3)通过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摄入量对比发现,郑州城市家庭主食类和蔬菜类消费量合理,畜禽肉和蛋类的消费量过高,粗杂粮、水果、奶类和大豆摄入不足。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准确获取居民食物消费基础数据提供了参考,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城市家庭 称重法 郑州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当前,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呈加剧之势,这一现象体现了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就业与居住非同步集聚、产业布局重构、市场化改革与地方政府偏好的多重约束。使用"就业—居住比"指标和空间错位指数实证分析了郑州市的职住分离现象,认为居住区与就业区的进一步分化、新开发区功能的过度单一化以及高房价下的被动郊区化等导致了普遍的职住分离。提出应以"产住一体"、"混合居住"为目标建设3-5个环境宜居、就业多样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复合型城市副中心,以避免城郊"空城"或"睡城"的产生;应在老商业区拆迁改造过程中建立就业补偿机制,以维系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居住可达性。
关键词:
大城市 职住分离 郊区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孙鸿鹄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培育健康活动行为和营造健康活动环境是提升城市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多学科研究热点。论文围绕健康水平、日常活动、活动环境之间实际影响关系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南京为例,依托多源数据识别具有健康效应的日常活动与活动环境特征,进而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1)具有健康效应的日常活动以工作、休闲两大类型活动为主,并集中在活动频率、出行方式、出行时长等维度,以正向促进为主。日常活动的正向健康效应体现在活动机会、慢行和公共交通出行上,负向健康效应则体现在活动出行时长上。(2)具有健康效应的活动环境涉及居住地、活动地两大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空间位置、出行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维度,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均较显著,同一活动环境因子影响更为复杂。具有正向健康效应的活动环境因子主要为居住地区位综合便利性、道路连通性、地铁出行便利性、设施环境密集性,及活动地具有在居住邻里程度的便利性、绿色空间的丰富度和经济价值上;而具有负向健康效应的活动环境因子主要为居住地地铁出行便利性,及活动地具有在居住邻里程度的便利性、区位综合便利性、步行便利性和经济价值上。(3)面向健康的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活动环境优化,可从增加日常活动健康效益获取的时空机会、充实并联通促进健康的活动环境网络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连翔
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和脱钩状态模型,定量研究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高,整体上表现为高度耦合和基本协调,说明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2)从二者之间的脱钩指数来看,表现为整体上升但局部剧烈波动的演变特征,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脱钩指数小于1(1990—2007年、2015年)和脱钩指数大于1(2007—2014年)。随着极化度的增长,生态环境脆弱性也呈增长态势,表明生态环境受要素空间极化的影响程度逐步加大。(3)借助Eviews 8.0判断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要素空间极化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晓娜
文章在375个休闲农业点基础上,通过地理编码建立数据库,运用比较、缓冲、可视化工具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在空间集聚上,倾向市区、邻近高速路网,在惠济区、二七区、登封市等地区形成集聚。(2)在时间变化上,整体增长量渐多、局部存在波动。(3)在经营主体上,以个体或农户为主,客商、社会资本或外商为辅。(4)在经营类型上,以生态农园、休闲农园、休闲渔园为主,观光农园、科技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为辅。据此提出:(1)优化建设惠济、二七、登封等核心区,重点开发新密、新郑、中牟等次核心区。(2)重点建设沿黄休闲农业带、丘陵休闲农业带、郑少休闲农业带。(3)引导农民向集企或合...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空间布局 实证研究 郑州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保启 赵一鸣 靳福磊
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两阶段熵值法测度中国十大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方差分解法分别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探究其水平差异大小及来源,最后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在样本期内明显上升,但城市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时段样本,健康文化差异、健康社会差异对大多数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差异的贡献率和独立驱动作用都较高;任意两个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都能增强各自对健康城市水平差异的影响,但其增强幅度在2012年以后降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存量优化 空间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存量优化 空间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