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5)
- 2023(12942)
- 2022(11406)
- 2021(10794)
- 2020(8900)
- 2019(20736)
- 2018(20715)
- 2017(40710)
- 2016(22350)
- 2015(25018)
- 2014(25237)
- 2013(24687)
- 2012(22867)
- 2011(20430)
- 2010(20566)
- 2009(18585)
- 2008(17885)
- 2007(15611)
- 2006(13890)
- 2005(11990)
- 学科
- 济(86257)
- 经济(86159)
- 管理(62396)
- 业(59153)
- 企(47059)
- 企业(47059)
- 方法(37837)
- 数学(32939)
- 数学方法(32512)
- 中国(27368)
- 农(25484)
- 地方(21388)
- 财(21003)
- 业经(18762)
- 学(17822)
- 农业(17467)
- 贸(15541)
- 贸易(15534)
- 易(15029)
- 理论(14739)
- 制(14734)
- 环境(14047)
- 和(13532)
- 策(13206)
- 技术(12981)
- 务(12677)
- 财务(12612)
- 财务管理(12592)
- 划(12057)
- 银(11989)
- 机构
- 大学(307491)
- 学院(307311)
- 管理(124679)
- 济(121788)
- 经济(118849)
- 理学(108065)
- 理学院(106854)
- 管理学(105123)
- 管理学院(104558)
- 研究(102547)
- 中国(75177)
- 京(65933)
- 科学(63407)
- 财(55190)
- 所(50363)
- 中心(46576)
- 农(45841)
- 研究所(45841)
- 江(44695)
- 业大(44317)
- 财经(44256)
- 范(43013)
- 师范(42720)
- 北京(41757)
- 经(40254)
- 院(37895)
- 州(36500)
- 农业(35698)
- 经济学(35592)
- 师范大学(34572)
- 基金
- 项目(212394)
- 科学(167473)
- 研究(158538)
- 基金(153240)
- 家(131683)
- 国家(130544)
- 科学基金(113129)
- 社会(98809)
- 社会科(93481)
- 社会科学(93458)
- 省(82197)
- 基金项目(82154)
- 自然(73588)
- 教育(72695)
- 自然科(71832)
- 自然科学(71818)
- 自然科学基金(70487)
- 划(69641)
- 编号(66440)
- 资助(62900)
- 成果(54009)
- 重点(46719)
- 部(46650)
- 课题(45449)
- 发(45419)
- 创(43518)
- 创新(40429)
- 项目编号(40238)
- 教育部(40233)
- 大学(39731)
- 期刊
- 济(133758)
- 经济(133758)
- 研究(93258)
- 中国(57835)
- 管理(44057)
- 学报(43640)
- 科学(42402)
- 农(41462)
- 财(40020)
- 教育(36966)
- 大学(33405)
- 学学(31103)
- 农业(29024)
- 技术(26642)
- 融(26293)
- 金融(26293)
- 业经(22080)
- 经济研究(20701)
- 财经(20423)
- 问题(18986)
- 图书(17594)
- 经(17413)
- 理论(15186)
- 资源(14930)
- 现代(14703)
- 发(14655)
- 科技(14459)
- 技术经济(14359)
- 业(14320)
- 实践(14045)
共检索到44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在经济转型和大城市人口调控背景下,研究了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趋势与外来劳动力需求情况。研究显示,在上海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2015-2020年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在700-856万人之间,这使大城市在对待外来劳动力上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性,另一方面面临着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压力。目前上海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岗位上更多的是一种优势互补关系,对外来劳动力歧视有悖于社会公平理论,同时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学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爽,武晓萍
本文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以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北京市为例,对大城市外来劳动力的群体特征、外部就业环境、城市的潜在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认识中国现时期这一重要人口现象作出了理论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高汉
由于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高于一级市场,农民工在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会低于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上海市10 000个家庭样本进行了检验,并采用转换模型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分别比在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低18.5和27个百分点。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分别应对不同市场中性质不同的歧视。
关键词:
歧视 农民工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琼 吴永兴 顾霖霞
本文依托上海市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信息管理及绩效评估系统,对上海郊区外来农业劳动力是否能可以替代本地农业劳动力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同本地农业劳动力相比,外来农业劳动力体力素质较好,农业生产积极性较高,但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也不高,对于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较低,且流动性很强。因此,外来农业劳动力只能局部替代本地农业劳动力,而无法担任起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主体的任务。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劳动力 替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凤垣
劳动力参与率(以下简称劳参率)是测度劳动适龄人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劳参率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大城市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状况,因此,对大城市人口劳参率的研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平衡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智勇
中国城镇每年需要为多少人解决就业?这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方法并给出了估算结果。分析表明,2007年城镇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为2100—2600万人。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将趋于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趋于下降,因此就业压力也将趋于缓和。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促成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基本态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结构性的。中小企业的稳步成长是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的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夏业良,卢元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变动对政治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范例从人口规模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对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当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动时,必然向政治系统提出对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重新分配的要求,如果政治系统调整其功能,适时地处理人口变动所产生的新需求,就有可能增强其合法性,促进政治整合与社会稳定;否则,政治系统的权威性便受到影响,社会有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导致国家解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大城市 劳动力流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东部地区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与户籍管制较高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关。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大城市 劳动力流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沈建法
90年代以来 ,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本地下岗待业劳动力日见增多 ,与此同时又有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劳动力涌入就业 ,本地劳动力下岗待业与外来劳动力“上岗”就业同时并存发展 ,构成了上海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从上海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展及分层特征、上海本地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及劳动供给行为特征、外来劳动力的基本属性及劳动供给行为特征等几个方面 ,对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的补缺、替代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善平
本文利用2003年、2009年上海就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通过对比外来人口、户籍居民的从业部门、职业流动的程度与类型、教育回报率、职业流动对收入的影响等,我们得到了一些意味深长的新事实。主要有:从业于正规部门的外来人口比率上升,外来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增大,外来人口与户籍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趋于相等。据此我们推论:从收入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来看,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基本上完成了从二元分割走向一体化的结构转型。目前,在外来人口与户籍居民之间存有的收入、行业分布等差异,更多地起因于两者在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差距,以及外来人口在择业、社保等方面存有制度性歧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庆 封进
200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使得经济学界对民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但就整个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并未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可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上海如果要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现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机械变动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户籍劳动力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外来劳动力正是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上海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源采。因此,为了避免“民工荒”问题的困扰,上海应该在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外来劳动力合适合理的保护。
关键词:
上海 民工 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发布职位工资指导价位为了改变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的市场价位缺乏合理认识的现象,促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和均衡市场工资率,上海市日前出台了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已发布的部分劳动力职位的试行价位如下表:上海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根据1985年在上海农村工作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一)分性别转出率与离农转移劳力的性别构成。①男性农业劳动力转出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转出率的提高幅度以女性为较大真,转出率的性别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