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3)
2023(4992)
2022(3789)
2021(3527)
2020(2504)
2019(6060)
2018(6038)
2017(10472)
2016(5780)
2015(6586)
2014(6757)
2013(6388)
2012(6023)
2011(5457)
2010(5826)
2009(5137)
2008(5367)
2007(4870)
2006(4466)
2005(3729)
作者
(15962)
(13249)
(13191)
(12624)
(8677)
(6222)
(6040)
(5197)
(5150)
(4892)
(4538)
(4531)
(4318)
(4270)
(4131)
(3993)
(3921)
(3797)
(3754)
(3671)
(3325)
(3296)
(3198)
(3108)
(2969)
(2954)
(2939)
(2920)
(2731)
(2635)
学科
(24885)
经济(24851)
管理(14644)
中国(12133)
(9229)
地方(8720)
理论(7712)
(7611)
企业(7611)
方法(7074)
城市(6330)
(6225)
业经(5966)
(5587)
教育(5070)
数学(4924)
数学方法(4845)
(4594)
教学(4556)
城市经济(4545)
环境(4478)
(4444)
农业(4111)
(4100)
(3786)
(3613)
金融(3613)
(3281)
银行(3281)
(3169)
机构
大学(80024)
学院(79564)
(29154)
研究(28158)
经济(28064)
管理(27395)
理学(22477)
理学院(22114)
管理学(21700)
管理学院(21532)
中国(20957)
(18639)
科学(16617)
(14256)
(13806)
师范(13707)
(13569)
中心(13227)
(12713)
北京(11901)
(11483)
研究所(11274)
师范大学(11181)
(11074)
财经(10662)
技术(10179)
(9677)
职业(9502)
经济学(9410)
业大(9271)
基金
项目(50798)
研究(41096)
科学(39622)
基金(34262)
(29000)
国家(28677)
社会(25216)
科学基金(24961)
社会科(23655)
社会科学(23649)
教育(20424)
(20301)
基金项目(18052)
编号(17820)
(17008)
成果(15373)
自然(14405)
自然科(14020)
自然科学(14018)
课题(13882)
自然科学基金(13733)
资助(12825)
(11880)
重点(11827)
(11280)
(10766)
规划(10482)
(10367)
国家社会(10232)
项目编号(10094)
期刊
(38306)
经济(38306)
研究(28180)
中国(22481)
教育(18481)
管理(11030)
(10663)
技术(9728)
科学(9455)
学报(9295)
(8666)
大学(7728)
图书(7019)
城市(6978)
职业(6675)
学学(6567)
问题(6508)
(6343)
金融(6343)
(6299)
农业(5853)
书馆(5439)
图书馆(5439)
业经(5410)
财经(5380)
经济研究(5095)
(4813)
技术教育(4499)
职业技术(4499)
职业技术教育(4499)
共检索到132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开琳  
 城市副中心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国外成功的副中心往往有合理的区位、便捷的交通系统、多样化的商务空间、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景观文化环境。这为我国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泽伟  
日前,为期三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征集中期成果汇报"举办。多数专家认为,城市副中心设计重点在于以大运河为中心的水系改造,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市。城市副中心应为多中心结构,不仅有运河商务中心区,还应有以"新北京东站"及未来行政办公核心区等为核心的重点功能中心。建议将城市副中心划分为多个街坊、组团式,引入5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将公共服务、组团绿地、教育、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贵文  庄陶之  易志勇  许芗斌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已成为特大城市扩张热潮下的必然产物。阐明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并提出城市副中心产生的条件,继而依据案例论证片区形成与发展城市副中心的要素。基于上述理论,分析说明贵阳建设发展城市副中心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比提出最可能发展成为贵阳城市副中心的区域,为未来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在新形势、新发展格局下,把握与厘清改革的本质与内涵,回归改革常识,回归改革的基本面,加强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广度与深度,强化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各级政府机构是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做大做强做优交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飞  王玉海  刘学敏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我国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及其效应,有利于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中积累经验,对将通州建成副中心示范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市2012~2016年各区的人口与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相关性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探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效应,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初见成效,人口集聚的经济导向性明显,但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的变化存在差异。(2)通州区构建了"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保障了人口和经济的稳步集聚,但南北差异较大,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3)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翼",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一核、双城、两翼、三轴、四区、多节点"新的空间格局,加强了京津对河北省各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从管理机制、内在要素间的关联性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南阳跃升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是南阳几千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也是河南几千年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做好这件事必须从战略上进行周密的、长远的谋划,并且选择好近期的突破口。一、南阳在设计理念、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一定要有全新面貌南阳市区的面积比上海还要大,通过制定好的总体规划,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筑可以低密度,绿地、水面的覆盖率比较高,水运、铁路、公路、空运发达,建成泛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奇帆  
一、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氛围环境之中。(一)天时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十分关键的15年。这15年既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15年,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变局的15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南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河南省将南阳确定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是实至名归。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首先,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之更大的城市。其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力就越强。最后,有一定的首位度,和周边的城市比较,是遥遥领先的。南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是相对于河南全省而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一、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中心城市这个提法时间已久,并且一直都为各方面所看重。所谓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功能综合、实力雄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分层次的,就国家范围而言有国家中心城市,到目前为止已明确认定了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的郑州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高鑫   王丽艳  
我国城市尤其大城市住房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伴随创新驱动发展、人口老龄化等机遇与挑战,混合利用住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将丰富住房发展新模式的内涵。在总结国际混合利用住房建设经验基础上,构建“社会共生-经济互溢-主体联动”的分析框架,针对混合理念创新不足、建设技术标准缺失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考:一是加快混合利用住房规划,打造“青银共居”社区、科技产业社区及新老市民混合社区等主题社区;二是探索混合尺度、混合比例等技术标准,精准对接群体需求;三是建立差异化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市场、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混合利用住房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芳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挤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并引发环境、社会和安全问题等。交通拥挤收费理论在英国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基于对伦敦交通拥挤收费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文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洌瑄  王崑声  
基于历史因素与现实社会经济背景,北京城市副中心系统表现为发展动力上的外力驱动型特征、组织秩序上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优化约束上的质量先导型特征。为更好地发展城市副中心,应通过外力驱动及政策支持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完善主导功能系统;利用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建立正反馈循环动力机制;推动体制改革,善用智慧手段,促进社会协同,形成集中统一与多主体、多机制有序共存的治理生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日辉  陈思懿  王涛  
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当前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的有效手段,而既有研究对城市副中心韧性城市建设的探讨相对有限。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当前实际,将数字技术与韧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并从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四个维度,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系统分析了四个维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讨论数字平台对韧性城市各个维度的优化和嵌入路径,以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从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获悉,为实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2019年完成"新增绿化面积3.7万亩,改造提升3.3万亩"的目标。据了解.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已制定相关绿化落实方案.将推动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和城市副中心外围"两带、两楔"环状绿色生态绿带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绿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