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0)
2023(14385)
2022(12357)
2021(11757)
2020(9703)
2019(22496)
2018(22431)
2017(43563)
2016(23876)
2015(26644)
2014(26799)
2013(26486)
2012(24463)
2011(22168)
2010(22298)
2009(20179)
2008(19990)
2007(17929)
2006(15956)
2005(13800)
作者
(68431)
(56742)
(56205)
(53981)
(36327)
(27116)
(25772)
(22082)
(21543)
(20536)
(19366)
(19166)
(18159)
(17930)
(17630)
(17539)
(16849)
(16786)
(16247)
(16177)
(14059)
(13953)
(13758)
(12981)
(12716)
(12691)
(12635)
(12566)
(11476)
(11279)
学科
(94955)
经济(94785)
管理(70186)
(64281)
(53349)
企业(53349)
方法(39796)
数学(34030)
数学方法(33587)
中国(28093)
(26130)
(23891)
地方(21849)
业经(20653)
(20305)
(17187)
农业(17039)
理论(16211)
(16025)
贸易(16018)
(15725)
(15538)
(15223)
环境(14765)
(14657)
财务(14557)
财务管理(14528)
技术(14471)
(14207)
银行(14170)
机构
大学(334161)
学院(333543)
管理(132947)
(130361)
经济(127165)
理学(114436)
研究(114028)
理学院(113103)
管理学(111190)
管理学院(110552)
中国(83607)
(72174)
科学(70682)
(61522)
(56732)
(52356)
研究所(51549)
中心(51479)
(49905)
业大(48918)
财经(48551)
(45765)
北京(45750)
师范(45385)
(44152)
(42145)
农业(40766)
(40701)
经济学(37963)
师范大学(36545)
基金
项目(226729)
科学(178059)
研究(167460)
基金(163134)
(141508)
国家(140288)
科学基金(120612)
社会(104015)
社会科(98376)
社会科学(98350)
(88296)
基金项目(86752)
自然(78778)
教育(77081)
自然科(76913)
自然科学(76897)
自然科学基金(75492)
(74560)
编号(69106)
资助(67063)
成果(57265)
重点(50386)
(49812)
(48270)
课题(48248)
(46467)
创新(43264)
科研(42740)
教育部(42641)
项目编号(42296)
期刊
(146167)
经济(146167)
研究(101027)
中国(65319)
学报(50875)
管理(49132)
(47774)
科学(47712)
(45378)
教育(41313)
大学(38576)
学学(35917)
农业(33194)
(29977)
金融(29977)
技术(28889)
业经(24022)
财经(22945)
经济研究(22422)
问题(20272)
图书(19619)
(19550)
(16609)
理论(16379)
现代(16022)
科技(15897)
技术经济(15518)
实践(15089)
(15089)
(14719)
共检索到49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雨杭  章征涛  
保障性住房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以及政府主导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方式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和普通商品住房不同的特点。本文总结国内大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布局规律,将其归纳为中心散点型、城市外围集聚型、郊区"大盘"建设型三种建设模式。第一种建设方式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后两种方式将成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发展趋势。文章最后针对这三种建设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设引导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遥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正面临着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压力,促使各级政府不断地在住房保障政策上进行尝试与革新。然而,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行之有效。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并评价了在不同供给模式以及区位条件组合下,住房保障政策的市场供需绩效及利益分配绩效。提出只有将保障性住房政策纳入一个空间资源配置政策体系中,才有可能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应最大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本文研究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指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郊区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加剧、出现城市贫民区与贫困文化、贫困的代际延续与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重置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配格局,维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建议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模式与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文兵   王培洪   李茜   王瑶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的重要发展对象,旨在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城市住房需求。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以近年上海市租赁住房用地出让为据,通过供需比值和可达性指数计算方法等分析,研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特征与职住平衡性,进而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存在的郊区化与空间错配现象。通过进一步剖析保障房空间错配的形成原因及机理,最后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从规划选址、市政交通和住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杰  
主持人语:大城市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国内经济循环重要性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大城市受制于要素承载的土地空间约束,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都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大城市也面临居住人口和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并相互竞争空间的冲突。大城市的房价租金高、职住不平衡、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成效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双良   赵晓霞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破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难题的突破口。以天津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大城市青年人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天津市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度级别为“一般满意”,青年租赁住户对设施配置与服务、政策感知的满意度较高。针对青年租赁住户满意度较低的几个指标,应通过优选建筑材料、优化住房选址、适度开发较大面积住房、优化户型设计、合理定价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多方式提升城市青年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主要由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房组成。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通过真实反映和评价各级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有利于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和执行,有利于保障民生、维护民意,同时,也有利于审计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香清  
保障性住房在民生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其绿色运营管理,不仅能够让保障性住房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让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发挥重要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就保障性住房绿色运营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欣   吴靖宇   郎建燕  
基于2023年深圳市人居抽样调研数据,本文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新市民的人口结构及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市民平均年龄约35岁,家庭完整性较高,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工作行业存在一定差异性;以租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仅17.9平方米,住房选择上较多关注住房区位、价格和生活便利程度,居住环境改善需求较强。进一步结合深圳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探索经验,提出现阶段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思路,突出需求导向,多措并举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切实提升新市民居住品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光红  胡晓龙  施建刚  
研究了美国住房保障政策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主要分析了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金融支持保障法规、税收减免计划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小广  
摘要:2007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开始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规划好、实施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以及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深入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央及各级政府提供合理的决策咨询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丽艳  贾宾  葛秋磊  王振坡  
我国城市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已建立,提高住房保障绩效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住房保障政策面临转变与重构。论文首先梳理国外住房保障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进而在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对我国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反思。认为住房保障政策目标应由"保数量"向"调结构"转变,保障对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供给方式由"增量建设"向"存量转化"转变,融资方式由"依赖政府财政"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保障形式由"产权+实物"向"使用权+货币"转变,保障机制由"单一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变,优化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与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屈晓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为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在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挤出效应与吸收效应,并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祥来  
房地产税改革不仅仅关系到中央和地方间的财事权分配、普通居民的税收负担,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也会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形成制度约束。本文介绍了房地产税收政策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制度中,房地产税改革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基本税制设计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吉康  杨枫  张筱林  
为解决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供需空间错位、配套基础设施欠缺和土地经济性欠佳等问题,为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布局提供策略参考,本文从交通区位、公共配套和土地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选址适宜性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研究基于多源数据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分布规律,提出规划选址布局策略。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空间分布呈现原特区内外"内集中,外分散"差异化的分布特征,选址适宜度较高主要集中原特区内在罗湖、福田区的成熟片区,分散分布在原特区外龙岗、坪山、光明区公共交通和配套较完善片区,选址适宜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南山土地价值较高片区,分散连片分布在原特区外大鹏新区和龙华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片区;第二,建议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中加强空间指引和差异化配套政策制定,强化布局面向公共交通和配套的职住平衡导向,突出原特区内外面向存量与增量空间差别化布局等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