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
- 2023(1660)
- 2022(1406)
- 2021(1244)
- 2020(945)
- 2019(2352)
- 2018(2293)
- 2017(4750)
- 2016(2555)
- 2015(2874)
- 2014(2999)
- 2013(3095)
- 2012(2860)
- 2011(2639)
- 2010(2643)
- 2009(2364)
- 2008(2328)
- 2007(1916)
- 2006(1764)
- 2005(1468)
- 学科
- 济(20340)
- 经济(20327)
- 城市(8781)
- 土地(7457)
- 管理(7198)
- 城市经济(6950)
- 中国(6807)
- 地产(5366)
- 房(5366)
- 房地(5366)
- 房地产(5366)
- 地方(4715)
- 学(4211)
- 经济管理(3836)
- 方法(3796)
- 数学(3657)
- 数学方法(3649)
- 经济学(3282)
- 问题(3031)
- 环境(2531)
- 方城(2491)
- 发(2364)
- 业(2121)
- 农(2071)
- 地方经济(1540)
- 农业(1438)
- 资源(1423)
- 发展(1251)
- 展(1250)
- 财(1241)
- 机构
- 大学(37405)
- 学院(36599)
- 济(15245)
- 经济(14713)
- 管理(14478)
- 研究(14216)
- 理学(11958)
- 理学院(11725)
- 管理学(11555)
- 管理学院(11481)
- 中国(10762)
- 京(9359)
- 科学(9016)
- 中心(6644)
- 所(6578)
- 财(6310)
- 研究所(5971)
- 院(5836)
- 范(5660)
- 师范(5644)
- 业大(5608)
- 北京(5567)
- 江(5560)
- 农(5420)
- 财经(5327)
- 经济学(5323)
- 资源(5264)
- 城市(5157)
- 经(4925)
- 经济学院(4834)
共检索到54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杰
主持人语:大城市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国内经济循环重要性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大城市受制于要素承载的土地空间约束,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都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大城市也面临居住人口和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并相互竞争空间的冲突。大城市的房价租金高、职住不平衡、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成效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关键词:
城市住房 城市住房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秉勤
中国住房改革多年,在大城市[1]里一直比较强调住房私人所有。这样的政策在从公房为主向市场化住房体系过渡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使得政府直接提供住房的压力减小,大大改善了城市住房紧张的状况。不过,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中国的城市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艳飞 闫志宇 杨晨 刘释疑
以国内代表性大城市为例,从供需视角分析大城市住房市场基本特征、住房困境,包括大城市住房利用率高、租赁市场发达、居民支付压力大等特征,面临住房供需关系紧张、供应结构与需求不匹配、教育资源不均衡加剧供需矛盾、新市民住房保障需求增多、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等困境。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出因城制宜加大住宅用地供应规模、以住房可支付为准则完善住房供给体系、加强政策协同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优化住房、产业和教育布局拓展居住空间等建议。
关键词:
供需关系 大城市 住房问题 新市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高鑫 王丽艳
我国城市尤其大城市住房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伴随创新驱动发展、人口老龄化等机遇与挑战,混合利用住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将丰富住房发展新模式的内涵。在总结国际混合利用住房建设经验基础上,构建“社会共生-经济互溢-主体联动”的分析框架,针对混合理念创新不足、建设技术标准缺失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考:一是加快混合利用住房规划,打造“青银共居”社区、科技产业社区及新老市民混合社区等主题社区;二是探索混合尺度、混合比例等技术标准,精准对接群体需求;三是建立差异化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市场、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混合利用住房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遥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正面临着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压力,促使各级政府不断地在住房保障政策上进行尝试与革新。然而,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行之有效。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并评价了在不同供给模式以及区位条件组合下,住房保障政策的市场供需绩效及利益分配绩效。提出只有将保障性住房政策纳入一个空间资源配置政策体系中,才有可能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应最大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雨杭 章征涛
保障性住房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以及政府主导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方式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和普通商品住房不同的特点。本文总结国内大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布局规律,将其归纳为中心散点型、城市外围集聚型、郊区"大盘"建设型三种建设模式。第一种建设方式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后两种方式将成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发展趋势。文章最后针对这三种建设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设引导策略。
关键词:
大城市 保障性住房 空间分布 建设引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本文研究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指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郊区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加剧、出现城市贫民区与贫困文化、贫困的代际延续与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重置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配格局,维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建议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模式与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雪良
一、问题的提出和假定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合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的繁华程度与人口多寡、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密不可分。住房既是承载人口的基本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构成了城市的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晶 冯长春
针对近年来我国房价高企,住房负担日益加重,不同地区居民购房能力差异较大等问题,分析了现有居民住房购买力测算方法,将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区域发展水平、住房市场的供应结构、信贷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测算思路和方法,并以我国35个大城市为例,对2009年城市居民住房购买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不同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的比较,分析城市居民购房能力的区域不均衡性问题,为制定相关住房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居民住房购买力 新建住房 二手房 大城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伟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率的快速攀升,住房负担和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日益凸显。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讨论了2007—2016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城市的住房负担和公共服务与人口集聚的关系。结果表明:住房负担和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方面,住房负担与人口集聚正相关,但在一二线城市为边际效应递减,而在三四线城市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形特征;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同样与人口集聚正相关,在一二线城市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减,而在三四线城市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增。因此,为促进人口集聚,在不同城市应该采取差异化的人口吸引政策。一二线城市应该关注于降低住房负担,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三四线城市则应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
关键词:
住房负担 公共服务 人口集聚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昊 龙子洋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可支付住房供应短缺、房价高企、居住条件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提出危旧房改造政策以来,我国的住区更新实践已经历若干阶段,其目标与内涵逐步丰富,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实施城市住区更新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进一步认清城市住区更新的时代使命并找到克服其实施难点和堵点的可行路径。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住区更新实施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当前城市住区更新在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了现阶段住区更新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境,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存量时代下通过住区更新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思路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包容性城市住区更新,更好地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大城市 住房问题 住区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敏学
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处于快速城市化与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双通道进程中。快速城市化形成的巨量的住房需求,与尚不完善的住房供应方式共同引致了大城市住房发展中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增长与短期利益导向下,分散的住房建设行动进一步"显化"了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文章指出,大城市住房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方主体行动的有效整合。形成"区隔"化的供给结构,将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昕 刘文刀 陈杰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本文从18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切入,从政策目标、内容、工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各地政府背后的行动逻辑,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具体执行案例,梳理大城市最新试点进展并剖析其特征,进一步识别其在法律障碍与实践难点上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政策完善与工作优化,应高度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分配,增强跨部门协同合作,提高土地利用与增加土地收益以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同时应将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与住宅装配式产业化相结合,进而助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