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1)
- 2023(7386)
- 2022(6339)
- 2021(5801)
- 2020(4806)
- 2019(11275)
- 2018(11016)
- 2017(20464)
- 2016(11610)
- 2015(12929)
- 2014(13527)
- 2013(13144)
- 2012(12115)
- 2011(10953)
- 2010(11044)
- 2009(9897)
- 2008(10021)
- 2007(9084)
- 2006(7909)
- 2005(7114)
- 学科
- 济(46726)
- 经济(46678)
- 管理(30755)
- 业(26657)
- 企(21713)
- 企业(21713)
- 方法(19995)
- 数学(17305)
- 数学方法(16927)
- 中国(14655)
- 地方(13431)
- 学(12167)
- 财(10845)
- 农(10412)
- 业经(8981)
- 理论(8667)
- 制(8155)
- 环境(8091)
- 务(7247)
- 和(7223)
- 财务(7219)
- 财务管理(7190)
- 农业(7086)
- 城市(7079)
- 企业财务(6827)
- 技术(6635)
- 贸(6614)
- 贸易(6607)
- 银(6485)
- 银行(6471)
- 机构
- 学院(163947)
- 大学(162685)
- 济(59981)
- 研究(58739)
- 经济(58192)
- 管理(58058)
- 理学(49072)
- 理学院(48339)
- 管理学(47054)
- 管理学院(46738)
- 中国(43158)
- 科学(40055)
- 京(36144)
- 所(30930)
- 农(28741)
- 财(28172)
- 研究所(28164)
- 中心(26842)
- 江(26322)
- 业大(25900)
- 范(23706)
- 师范(23453)
- 北京(22773)
- 农业(22521)
- 财经(22443)
- 院(22279)
- 州(21617)
- 经(20226)
- 省(19905)
- 技术(19136)
- 基金
- 项目(111464)
- 科学(86367)
- 基金(78757)
- 研究(77313)
- 家(70641)
- 国家(70105)
- 科学基金(59121)
- 社会(47230)
- 社会科(44748)
- 社会科学(44732)
- 省(44225)
- 基金项目(41500)
- 自然(40100)
- 自然科(39147)
- 自然科学(39133)
- 自然科学基金(38341)
- 划(38021)
- 教育(35608)
- 资助(33160)
- 编号(30668)
- 重点(25865)
- 成果(24650)
- 发(24105)
- 部(23263)
- 课题(22813)
- 创(22006)
- 计划(21855)
- 科研(21396)
- 创新(20759)
- 性(20177)
共检索到24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柏林
大城市中心区工业布局适宜性评价选用P_i=sum from j=1 to x(W_j(C_(jj)/s_j)公式。8个主导因子(j)选自工业布局的条件和效益。搞好工业布局适宜性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每个因子的评价标准(S_j)和权系数(W_j)。
关键词:
大城市 工业布局 适宜性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柏林
一、市中心区工业布局的特点 1.工业密度较高 上海市中心区北起北京路,南至淮海路、人民路,西以华山路、常熟路为界,东抵黄浦江。面积7.5平方公里。这里是全市商业、外贸、金融业最发达地区,工厂比较集中,到1989年底共有工厂360家,职工7.19万人,产值15.6亿元。分布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有49家企业、0.98万职工和2.12亿元产值,均高于市区平均水平。如此高的工业密度及工业就业人口密度为世界大城市中心区罕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史北祥 杨俊宴
由于各研究者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中心区这一概念一直在探索与深化,没有形成定论。本文在对中心区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中心区区位、空间载体、景观形象、产业特征及心理认知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心区概念的解释框架,对中心区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心区的经济、空间、社会三个属性出发,探讨了中心区的内涵,并从空间区位、等级规模、主导功能、产业特征、经营模式等标准入手,探讨了中心区类型划分的方式。
关键词:
中心区 内涵 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灵瑞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大国。解放前从1876年至1949年的73年,共修铁路2.2万公里,平均每年修建约300公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工业布局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课题。工业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影响城乡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防安全的巩固,以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保持。工业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合理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本世纪末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重要保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吴亚琪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志颖
大城市中心区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当地居民。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区为例,通过对停车楼(场)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停车楼(场)动态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停车收费应进行更为精确的设计与更为高效的管理,并从停车费构成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规范性,停车楼(场)建设投入的灵活性以及停车收费的智能性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常疆
在对长沙市中心城区5个公共停车场进行现场、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长沙市中心区停车设施利用现状的主要指标,认为"饥"、"饱"不均、规划和建设不规范、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是主要问题。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停车设施优化利用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楷,李寿考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国需水量迅速增加,尤以城市和工业用水增加最快。据统计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工业用水增长20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12倍,农业用水增长7倍。另外,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占各部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美国从197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60%。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增长也很快,据统计分析,自1953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0%,用水量要相应增长4~8%。建国30多年来,北京市用水量增长40倍,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平顶山等市,也增长20余倍。因而,供水已成为我国多数城市普遍性问题。据1982年对全国216个城市调查统计,每天缺水1,200万吨的城市占80%。不少城市因缺水而限产停产,导致产值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如大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利林
将GIS网络分析与改进引力模型相结合,从生活便利性视角对泉州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居住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泉州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居住适宜性取决于居民对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认知度和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的吸引力;居住适宜性与该区域的建设历史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对居住适宜性的改造应根据其适宜水平采取差异性策略,Ⅰ级适宜区应合理地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及其服务边界且改造重点放在居民非物质层面上,Ⅱ级适宜区应继续提高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且应避免大拆大建,Ⅲ级适宜区应当增配次一级公共服务设施并加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Ⅳ级适宜区应尽可能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Ⅴ级适宜区应依托项目改造提升区域居住环境质量和通达能力。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居住适宜性 生活便利性 泉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振华
选择环境敏感性、交通优势度、水土资源丰度、人口聚集程度及附属设施4个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要素体系,对山东半岛地区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进行分类评价,利用AHP求取各指标权重,借助GIS软件空间叠加功能,计算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大小,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人口布局适宜性以强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烟台东部地区;制造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潍北地区、威海市中部地区、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新兴产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威海市北部地区、青岛市沿胶州湾地区,烟台市北部地区有零星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振华
选择环境敏感性、交通优势度、水土资源丰度、人口聚集程度及附属设施4个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要素体系,对山东半岛地区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进行分类评价,利用AHP求取各指标权重,借助GIS软件空间叠加功能,计算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大小,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人口布局适宜性以强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烟台东部地区;制造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潍北地区、威海市中部地区、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新兴产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威海市北部地区、青岛市沿胶州湾地区,烟台市北部地区有零星分布;物流行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市北部沿海、环胶州湾地区及潍坊市市域范围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远
以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区商业业态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我国批发市场的种类和发展形态较多,在空间布局和发展演进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当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批发市场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针对现有批发市场的布局情况,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导、以行政调控为辅助、以空间规划为依据,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提高运营成本、引导转型升级等综合性政策措施,推动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
关键词:
中心城区 批发市场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