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0)
- 2023(7868)
- 2022(6372)
- 2021(5870)
- 2020(4984)
- 2019(11320)
- 2018(11163)
- 2017(21577)
- 2016(11212)
- 2015(12337)
- 2014(12149)
- 2013(12223)
- 2012(11069)
- 2011(9389)
- 2010(9555)
- 2009(9095)
- 2008(9455)
- 2007(8426)
- 2006(7395)
- 2005(6732)
- 学科
- 业(70949)
- 企(66018)
- 企业(66018)
- 济(53104)
- 经济(53037)
- 管理(52238)
- 业经(24829)
- 方法(21543)
- 农(21348)
- 财(20381)
- 务(17290)
- 财务(17280)
- 财务管理(17272)
- 农业(16373)
- 企业财务(16287)
- 技术(14746)
- 数学(14173)
- 数学方法(14070)
- 和(11550)
- 策(11401)
- 制(11379)
- 划(11355)
- 理论(10696)
- 企业经济(10649)
- 经营(10281)
- 中国(10037)
- 地方(10003)
- 技术管理(9996)
- 贸(9713)
- 贸易(9708)
- 机构
- 学院(164534)
- 大学(156779)
- 管理(71644)
- 济(70785)
- 经济(69552)
- 理学(61363)
- 理学院(60819)
- 管理学(60310)
- 管理学院(59988)
- 研究(45664)
- 中国(39235)
- 财(33746)
- 京(32306)
- 财经(26594)
- 江(26220)
- 农(26100)
- 科学(25596)
- 经(23973)
- 业大(21990)
- 中心(21938)
- 所(21438)
- 商学(21163)
- 商学院(20969)
- 州(20572)
- 农业(20413)
- 经济学(20126)
- 北京(19662)
- 经济管理(19636)
- 财经大学(19204)
- 研究所(18818)
- 基金
- 项目(104561)
- 科学(84898)
- 研究(80564)
- 基金(76912)
- 家(64448)
- 国家(63778)
- 科学基金(58024)
- 社会(52851)
- 社会科(50123)
- 社会科学(50111)
- 省(42651)
- 基金项目(41597)
- 自然(36958)
- 自然科(36134)
- 自然科学(36127)
- 自然科学基金(35557)
- 教育(35081)
- 划(33360)
- 编号(32849)
- 资助(29869)
- 业(28933)
- 创(25435)
- 成果(24606)
- 发(23010)
- 部(22709)
- 创新(22708)
- 重点(22198)
- 制(21834)
- 课题(21554)
- 国家社会(21418)
共检索到245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群
长期以来,零售业缺少合理的判断过度竞争的标准,目前所使用的判断标准或者过于主观、随意性强,或者过于复杂、不易量化,在可操作性上皆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针对零售业具体行业特点,建立一个既简单明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型零售业过度竞争判断标准。可将长期经济利润作为判断过度竞争的最终标准,当企业经济利润长期为负时,就认为市场存在过度竞争。与存货周转率、会计利润等判断标准相比,经济利润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本文使用的产品差异化市场结构模型可成功克服经济利润不易测量的困难,将经济利润的最终标准转化为市场结构的直接标准,便于我们对过度竞争进行判断。建议相关政策制定部门重新制定大型零售业过度竞争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小丁 王锐 王晓彦
试图为过度竞争找到判断标准多出于政府规制的政策目的。以往国内外关于过度竞争的研究多以制造业为观察对象,其结论用来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现象时便会遇到理论上的困难。本研究在分析零售业与制造业在竞争方式和产品本质差异的基础上,针对零售业的竞争特征,给出了零售业过度竞争的定义和判断标准。研究发现,如果单以过度竞争发生时的企业行为特征作为判断过度竞争的标准,就有可能出现逻辑错误。据此提出零售业的过度竞争应从行业利润率、零售商促销行为、服务能力和零售组合等方面来判断。
关键词:
零售业 过度竞争 竞争理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曾玉英
以北京市某大型超市连锁集团为例,在对其配送中心现状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配送中心商品分播作业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从硬件设备配置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项目效率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配送中心 分拣系统 零售配送 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微微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资大型超市零售商在中国的发展和嵌入,同时还分析了零售跨国公司的空间渗透特征、母国和东道国经济对本地嵌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标准化和适应化经营的结构矛盾。零售跨国公司的扩张受到中国逐步自由化开放政策的影响;空间上扩张主要发生在两个方向: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及沿着中国城市等级结构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扩张;虽然母国经济很大程度影响了它们原先的经营战略,但是外资大型超市通过不断的调整以求更好的嵌入中国市场并且更有效的解决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外资大型超市 空间渗透 适应化 标准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微微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资大型超市零售商在中国的发展和嵌入,同时还分析了零售跨国公司的空间渗透特征、母国和东道国经济对本地嵌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标准化和适应化经营的结构矛盾。零售跨国公司的扩张受到中国逐步自由化开放政策的影响;空间上扩张主要发生在两个方向: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及沿着中国城市等级结构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扩张;虽然母国经济很大程度影响了它们原先的经营战略,但是外资大型超市通过不断的调整以求更好的嵌入中国市场并且更有效的解决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外资大型超市 空间渗透 适应化 标准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国新 胡雪枝
零售业一直被称为选址的产业,如何为零售业选址,一直吸引众多学者和商家关注。南京作为零售业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面临的压力更大。本文通过对南京零售业现状的介绍,运用购买力指数和零售引力法则分析南京六个城区零售业需求状况,相应得出该六区适合的主要零售业态。在此宏观基础上,结合苏果超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苏果超市空间布局模式的优越性,提出了南京市本土超市空间布局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堃 张志超
随着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增强我国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型零售企业只有科学地把握大型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才能更好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大型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斌峰
中国有13亿人口,可以说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也是中国市场的经济活力所在,而且这13亿人口有两大特点:一是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快,二是收入差距正逐步拉开,消费层次日趋明朗化。以上两个特点促使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上升。外商也对中国的零售市场充满信心。中国这一市场就成了各大国外零售商的必争之地。各家正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投资,大举进攻中国的零售市场。面对国内零售企业来说,国外零售业的优势是明显的,也正是这些优势形成了对中国零售企业的挑战。 一、中国零售业与世界零售业差距何在 (一)国外的零售企业具有规模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茅中飞
本文分析了外资在中国投资零售业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零售业和外资零售业之间的差距作了比较,提出了我国零售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零售业 外资 竞争能力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曲创 杨超 臧旭恒
本文研究双边市场中大型零售商的竞争性策略,大型零售商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厂商。研究发现,大型零售商会在竞争初期采用优惠手段吸引大量消费者,以利用交叉网络外部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大型零售商会对交叉网络外部性较大的一方,即消费者采取低价策略,而对交叉网络外部性较小的一方,即供应商采取高收费策略。大型零售商收取的通道费和制定的零售加价补偿了其部分服务成本,并进行了市场中外部性的重新分配。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大型零售商 定价策略 竞争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娜娜
随着外资零售巨头抢滩登陆中国市场竞争选址,我国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涉及的要素变的更为复杂。虽然,国内关于选址的研究文献已较丰富,但对于竞争选址问题的研究还非常有限。鉴于目前竞争选址约束条件的复杂性,很难单纯采用一种方法解决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时遇到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在探究此类现实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理论、竞争选址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及成功选址经验,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施以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
大型零售商 竞争选址 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华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全球性商业特别是跨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为扩展商圈范围,提升企业竞争力,跨国商业企业往往选择那些有优势的区位,以达到策略的可实施性与目标的可实现性。文章基于零售商业区位理论,对沃尔玛超市进驻浙江省金华市进行微区位选择与竞争力分析。研究发现,沃尔玛超市的区位选择具有远角区位或紧邻远角区位的优势,具备较好的顾客可视性、易接近性与区域展示性;与金华市其他购物中心相比,沃尔玛超市的区位集聚力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沃尔玛超市要进一步扩张商圈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必须对区位选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克服公交线路方面的障碍,摆脱地下停车场的限制,并进一步增强顾...
关键词:
零售业 微区位 区位竞争 沃尔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乜标
从商界竞争看零售业营销的出路乜标(杭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近几年,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零售商业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消费市场。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各地零售业的迅速发展。从沿海到内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春成
近几年来,中国的零售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省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零售业的竞争力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我国的本土零售企业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对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零售业 竞争力 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斌,成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