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4)
2023(11303)
2022(9042)
2021(8529)
2020(7150)
2019(16555)
2018(16447)
2017(32751)
2016(17447)
2015(19715)
2014(19359)
2013(19083)
2012(17225)
2011(15035)
2010(15290)
2009(14423)
2008(14525)
2007(13108)
2006(11539)
2005(10779)
作者
(47873)
(39857)
(39798)
(37741)
(25773)
(19043)
(18105)
(15366)
(15174)
(14476)
(13703)
(13430)
(12755)
(12629)
(12219)
(12209)
(11924)
(11595)
(11551)
(11452)
(9783)
(9757)
(9745)
(9380)
(8912)
(8892)
(8791)
(8756)
(7814)
(7723)
学科
(83144)
(82071)
经济(81989)
(76991)
企业(76991)
管理(66738)
方法(37673)
数学(29762)
数学方法(29243)
业经(28514)
(26322)
(24989)
(20031)
财务(19994)
财务管理(19981)
企业财务(18876)
农业(18600)
技术(17468)
中国(16828)
(16660)
理论(15579)
(14889)
(14552)
(14172)
(13902)
贸易(13890)
(13433)
地方(13297)
经营(12884)
(12794)
机构
学院(251942)
大学(244906)
(108923)
经济(106893)
管理(106590)
理学(91104)
理学院(90292)
管理学(88941)
管理学院(88473)
研究(74612)
中国(63283)
(51234)
(51026)
科学(41470)
财经(40467)
(38982)
(38007)
(36652)
(36103)
中心(35466)
业大(33688)
研究所(31995)
经济学(31951)
北京(31949)
(31015)
商学(30079)
商学院(29790)
财经大学(29767)
农业(29611)
经济学院(28792)
基金
项目(159849)
科学(128619)
研究(119997)
基金(117776)
(100022)
国家(99127)
科学基金(88821)
社会(77505)
社会科(73678)
社会科学(73655)
(63595)
基金项目(62101)
自然(57675)
自然科(56443)
自然科学(56432)
自然科学基金(55499)
教育(54646)
(51529)
编号(49075)
资助(48838)
成果(37464)
(36596)
(35494)
(35225)
重点(34830)
(34029)
创新(33275)
课题(32691)
国家社会(31575)
(31314)
期刊
(127542)
经济(127542)
研究(74528)
中国(46466)
管理(45614)
(43877)
(35564)
科学(31326)
学报(28190)
(26768)
金融(26768)
技术(26193)
农业(24335)
业经(23546)
大学(23341)
学学(22132)
教育(21354)
财经(20827)
经济研究(19452)
(18029)
问题(16578)
(16029)
技术经济(15872)
现代(13602)
财会(13400)
商业(13326)
(13168)
世界(12925)
统计(12767)
(12432)
共检索到38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龙  
企业国际化是开放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按照约翰.邓宁(John Dunning)的直接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将进入净对外投资为正的阶段。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值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在此阶段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选择成为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概念、分类、内在属性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其进入非洲市场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李洪伟  
产业特征是影响跨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然而以往的文献,尤其是国内文献缺乏对其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将在此方面加以尝试,试图从产业的所有权限制、产业增长率、产业组织特征及资产专用性四个方面评析跨国市场进入模式的产业特征对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给予相应启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侯远志  王鹏燕  
鉴于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尚缺乏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本文对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分类,并构建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影响因素框架,综合考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确定专家评价权重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选择,使优选模式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峻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工作逐步推行,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和开拓要求我们必须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更要开拓、发展和抢占国际市场。企业要走出国门,步入国际市场,实施跨国经营。然而,当企业选定了目标市场之后,选什么样的“市场进入”方式打入国际市场,是跨国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国际商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目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受到压力,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乘机赴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浪南   洪如明   谢绵陛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并购与新建、独资与合资的各国选择经验和选择影响因素,最后指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市场进入方式选择:从投资动机看,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经验寻求型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应以并购、合资为主,从东道国的外资政策看,我国的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家,进入方式应以新建、合资为主,从投资规模角度看,我国自然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应以合资为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平  徐登峰  
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股权进入模式,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长,并迎来了通过跨国并购进行全球布局的较佳时期。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两种进入模式选择的宏观、产业和微观三类影响因素,指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选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平  孔杰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振  江若尘  
采用跨国公司海外机构的组织模式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t模型检验企业资源条件(企业规模、国际化经验、业务多元化)和市场交易成本因素(交易环境不确定性、交易行为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大以及国际化经验越丰富,市场交易频率越高,企业选择股权模式的概率越大;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及市场交易环境和交易行为不确定性越大的情况下,企业选择非股权模式的概率越大。此外,采用多种建模方法检验了样本自相关和自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这两个问题对模型结论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夏春玉  
本文认为,并购、特许、合资、有机增长与战略联盟是目前跨国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常用模式,这几种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不同的适用条件;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应综合考察东道国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与零售商特定因素(包括零售商规模、零售商专业技能和国际化经验)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铁波  吴小节  汪秀琼  
通过整合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以150家从事跨区域经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省域间制度差异和经营经验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间的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水平和股权投资比例越低;(2)企业跨区域经营经验越丰富,企业省外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水平越高;(3)制度差异和跨区域经营经验对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存在负向交互作用,即跨区域经营经验/制度差异越大,省域间的制度差异/跨区域经营经验对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水平关系的影响越小。该结论为我国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跨区域扩张活动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华  章颖  龙文军  
跨国种子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在2000年之前主要进入中国非粮食种子市场,2000年后开始大举进入玉米等粮食种子市场。跨国种子企业以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进入中国种业市场,他们牢牢把握育种核心技术,立足中国本土研发、推广农作物种子;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的市场推广深入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精细化营销。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业务的迅速扩张,已经对中国种业市场和种子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对跨国种子企业的大举进入,促进中国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引导和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兰传海  周江  李俊  
跨国零售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作为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未来的生存与绩效。本文特别考虑到了以往研究被忽略的政策因素及战略因素,明确了进入方式与内在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特性与企业各种内外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系统地建立了描述进入方式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定量研究了6个跨国零售企业在华1995~2008年期间进入方式的转变,得到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结果,并与以往的定性研究成果相符合,实证检验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定量研究零售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