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0)
2023(9135)
2022(8326)
2021(7916)
2020(6671)
2019(15663)
2018(15708)
2017(30287)
2016(16692)
2015(18838)
2014(18912)
2013(18716)
2012(16943)
2011(15134)
2010(14844)
2009(13429)
2008(12885)
2007(10952)
2006(9423)
2005(7922)
作者
(48612)
(40079)
(39930)
(38016)
(25483)
(19525)
(18164)
(16159)
(15431)
(14242)
(14029)
(13388)
(12620)
(12543)
(12464)
(12347)
(12116)
(11959)
(11430)
(11377)
(10118)
(9788)
(9659)
(9138)
(9065)
(8996)
(8874)
(8791)
(8130)
(8073)
学科
(63859)
经济(63793)
管理(47035)
(44210)
(37799)
企业(37799)
方法(32634)
数学(28372)
数学方法(28011)
(16092)
(15969)
中国(14965)
(14937)
业经(14057)
地方(13429)
(11374)
理论(11259)
农业(10851)
环境(10768)
技术(10457)
(10426)
贸易(10422)
(10083)
(9997)
财务(9936)
财务管理(9917)
(9695)
企业财务(9382)
(9250)
教育(9040)
机构
大学(233204)
学院(231117)
管理(96665)
(84968)
理学(84718)
理学院(83788)
经济(82936)
管理学(82293)
管理学院(81903)
研究(75473)
中国(53514)
科学(50785)
(49953)
(38293)
(38105)
业大(37831)
(36853)
研究所(35344)
中心(33833)
(31854)
北京(31423)
(30817)
师范(30491)
财经(30490)
农业(30220)
(28031)
(27728)
(26462)
技术(25269)
师范大学(24798)
基金
项目(168140)
科学(130820)
研究(121085)
基金(120291)
(105309)
国家(104444)
科学基金(89377)
社会(73213)
社会科(69250)
社会科学(69228)
(66793)
基金项目(65177)
自然(60379)
自然科(58917)
自然科学(58900)
自然科学基金(57789)
(56400)
教育(55206)
资助(49876)
编号(49830)
成果(39495)
重点(37402)
(36263)
(35186)
(34772)
课题(34064)
科研(32624)
创新(32361)
计划(31481)
大学(30919)
期刊
(88367)
经济(88367)
研究(63767)
学报(39199)
中国(39046)
科学(35616)
(33501)
管理(33392)
大学(28836)
学学(27088)
(26219)
教育(25866)
农业(24266)
技术(20519)
业经(14918)
(14651)
金融(14651)
图书(13787)
财经(13403)
经济研究(13235)
科技(12767)
(12501)
理论(12135)
技术经济(11500)
实践(11479)
(11479)
资源(11386)
问题(11323)
(11180)
情报(10824)
共检索到318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备新  杨莲芳  
概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快速评价技术在取样方法、评价指数、参照系列和参照性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快速评价技术中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多度量评价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作了扼要介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韩政  谭梦  郑海粟  陈嗣威  张晟曼  彭自然  邵留  陈立婧  管卫兵  何培民  何文辉  
为促进城市水体的管理和保护,针对苏州市的23个河道断面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备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适宜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的核心指标。再利用比值法计算各核心指标值并累加求和得到各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区和参照点共发现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22种,隶属于3门6纲9目14科。经过指标筛选,得出适宜评价苏州的BIBI指数由以下6个指标组成,分别是总分类单元数、节肢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广布种百分比、昆虫纲个体百分比、耐污类群个体百分比。经计算BIBI的最佳期望值为4.01,即BIBI值≥4.01为健康,3.01~4.01为良好,2.01~3.01为一般,1.01~2.01为较差,<1.01为极差(区间范围为左闭右开,且BIBI≥0)。根据BIBI结果,苏州市各断面水体生态健康程度参差不齐,处于一般和良好的位点多于健康的,不同季节各点的健康状况是不同的。通过BIBI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运用BIBI能很好地评价城市水体生态健康状况,对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祖立  章守宇  陈彦  毕远新  
随着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海洋环境监测的需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多样性指数等在评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时显得说服力不足,而摄食功能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实验根据2012年8月对浙江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实验,分析该海域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的组成、空间及数量分布,并进行相关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以肉食者和滤食者占较大优势,食碎屑者、植食者和食底泥者次之,杂食者最少;肉食者的优势种为布尔小笔螺、寄居蟹、扁平管帽螺、甲虫螺和四齿矶蟹等,滤食者的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短石蛏和布氏蚶等,植食者的优势种为钩虾、单一丽口螺和锈凹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茂潇  牛东红  李家乐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的研究可以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病害防治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系统中已报道的C1q、MBL、fiCoLin、MASP、B因子、C3和C6等成分,比较了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成分的功能,描述了其补体激活途径和补体系统进化情况。目前,海洋无脊椎动物补体的研究发展很快,揭示可能存在与脊椎动物差异较大的补体系统,但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而未能构建起理论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浒  李厚琼  吴迪  秦樊鑫  
为了解乌江贵州段的底栖动物资源现状以及梯级电站开发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对18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底栖动物多样性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自然河段中,底栖动物物种丰富,以节肢动物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均以思南断面最高,生物多样性则以沿河二桥断面最高;群落类型复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优势群落,软体动物为群落中的优势类群。梯级水库的修建使底质环境差异变小,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密度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类型趋于简单,优势类群表现不明显,并且水库建成的年代越久,底栖动物的丰度、密度就越低,群落的组成类群就越少,物种组成以寡毛类和摇蚊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小明  程建丽  熊晶  张鹗  谢志才  
2009年7月对黄盖湖水系河源区——皤河的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无脊椎动物54种,隶属于4门6纲36科。其中水生昆虫45种,软体动物4种,甲壳动物2种,寡毛类、涡虫纲、蛛形纲各1种。无脊椎动物密度方面的优势类群主要为蜉蝣目稚虫和摇蚊幼虫。宽基蜉(Choroterpessp.)、微动蜉(Cinygmulasp.)、四节蜉(Baetissp.)和无突摇蚊(Ablabesmyiasp.)是最优势的种类,其相对丰度分别占总丰度的40.40%、8.38%、4.26%和4.19%。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海拔和河宽是影响无脊椎动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瑶  蔡艳  耿飞飞  刘曼红  陈菲  
为了解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5月对其进行了春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0目12科34种。其中水生昆虫19种,占总物种数的55.88%;软体动物9种,占26.47%;环节动物4种,占11.76%;甲壳动物2种,占5.88%。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步行多足摇蚊(Polypedilum pedestre)、黄色多足摇蚊(Polypedilum flavum)和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研究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7.44±103.28ind/m2和229.61±517.29g/m2。3种生物指数的分析结果如下: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4.11±1.8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83±0.48,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35±0.66。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的主要水体理化因子为磷酸盐和氧化还原电位。通过典范对应分析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和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水体理化因子为酸碱度,而对生物量影响最大的为亚硝酸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峰  向劲  谢宜兴  邓智勇  陈家法  谢玉坤  欧东升  王崇瑞  
为评估野生大鲵生境质量,促进大鲵栖息地恢复和野生大鲵资源保护,于2020年8月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2个大鲵栖息地开展了大型无脊椎动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无脊椎动物85个分类单元,隶属5门8纲15目43科,其中以水生昆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88.2%);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丰度的变化范围为70.37~8122.2 ind/m~(2)(均值1301.8 ind/m~(2)),生物量范围为0.92~73.61 g/m~(2)(均值14.3 g/m~(2));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调查点大型无脊椎动物丰度与生物量趋势存在较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是抑制大型无脊椎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素,而悬浮物浓度是影响敏感种优势度的关键因子。综合不同类型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张家界大鲵栖息地生境整体良好,与2014年相比未发生明显恶化。位于游客集中的黄龙洞和八眼泉等地生境受影响程度整体较轻,主要表现为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悬浮物浓度的干扰;位于非旅游区的骡子塔,由于采石挖沙,且防护措施不足,产生的高悬浮物浓度对大鲵生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它调查点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大鲵生境环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淼  周轩  洪波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于杭州湾北部进行的桁杆拖网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元统计和ABC曲线等方法对该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杭州湾北部共出现大型无脊椎动物22种,隶属4纲5目15科18属,十足目(Decapoda)所占种类数比例最高,达77.3%,其次为狭舌目(Stenoglossa),占比仅为9.1%。调查海域共出现5种优势种,分别是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太平洋长臂虾(Palaemon pacificus)、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黑龙江河篮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其中,安氏白虾为四季优势种,葛氏长臂虾为冬季、春季和秋季优势种。CLUSTER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显示,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在44%相似性水平下可分为2个群组,Ⅰ组为冬春组,Ⅱ组为夏秋组,组间差异系数达到57.76%。ANOSIM显示群组间差异极显著(R=0.4,P<0.01)。BIOENV表明,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温、盐度组合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39。研究表明,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优势种以小型虾类为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显著。群落的演替可能受温度、盐度变化及优势种的洄游习性影响,群落处于严重扰动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林海  罗奇  杨宇峰  
近年来,城市自来水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新型自来水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的应用普及,自来水的安全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还发现该工艺存在自来水生物安全隐患。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来水处理工艺中生物安全的时序风险评估体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评估自来水生物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对策,以控制和减少自来水中无脊椎动物生物的数量,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用水质量,防控自来水水质突发事件的发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济生  
根据1998~2000年在黄海进行的生物资源底拖网定点试捕调查,所取得的春、夏、秋、冬4季347个样方的无脊椎动物资料,分析了黄海无脊椎动物的资源结构及多样性。调查捕获无脊椎动物53种、2336 896kg、1385397尾。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作为生态优势度的度量指标,依此来划定每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IRI大于1000的种类定为优势种,全年只有1种,即冷温性的脊腹褐虾(Crangonaffinis),该种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61 4%;IRI值在1000~100的种类定为重要种,有3种(类),即枪乌贼(Loligosp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pacificus)和鹰爪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丑明  李利强  张君倩  蒋小明  谢志才  杨德国  
于2009年12月、2010年3月、6月和9月共4次对渔洞水库的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动物19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3纲5科16属。其中,寡毛类、水生昆虫及软体动物等主要类群分别记录6种(占总物种数的31.6%)、12种(63.2%)和1种(5.3%)。大型无脊椎动物密度优势类群主要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ède)、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和长跗摇蚊(Tanytarsus sp.)。渔洞水库的大型无脊椎动物在冬春季的现存量较夏秋季高,库湾的多样性高于主体库区。多余度分析(RDA)显示,水深和溶氧是影响渔洞水库无脊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习武  张硕  赵裕青  张虎  
为了解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变动及群落扰动情况,于2003、2004、2005和2007年采用底拖网对人工鱼礁区及邻近对照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州湾人工鱼礁区调查共鉴定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96种,其中鱼类和节肢类是人工鱼礁区游泳生物的主要种类,分别占55.21%和35.42%,而软体类与棘皮类则分别占7.29%和2.08%。鱼礁区的生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除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外,年平均生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区,鱼礁增殖效果明显。此外,通过ABC曲线分析发现:除投礁后第4年的鱼礁区春季和秋季外,投礁前和投礁后第1年、第2年的鱼礁区以及对照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强  王俊  袁伟  金显仕  
根据2006年6、8、10月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缺氧区底拖网定点捕捞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共49种,隶属2纲5目25科37属;生物量组成以蟹类为主,占大型无脊椎动物总生物量的58.20%;个体数密度组成以虾类为主,占大型无脊椎动物总密度的92.41%;不同航次大型无脊椎动物生物量分布变化较大,个体数密度分布与水温、盐度、水深、pH及溶解氧等单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但受水温及盐度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振华  章守宇  王凯  赵静  许敏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FM,以下同)的诱集效果,分别于2007年5、9月和2009年3、5、7月对上三横山人工鱼礁B区与泥底区进行了拖网本底和跟踪调查,并于2009年1-8月对下三横山人工鱼礁A区与鳗头山岩礁和泥底区进行了刺网调查。采用CPUE、Margalef种类丰富度d、经济种类数变化、Whilm多样性指数H′′等反映FM的资源状况。结果显示,(1)鱼礁A区和岩礁区在CPUE、种类丰富度、经济种和多样性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者各指标与泥底区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2)鱼礁B区,投礁后CPUE和经济种类数都明显高于投礁前也大于同期对照区,差异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