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0)
- 2023(12620)
- 2022(10051)
- 2021(9230)
- 2020(7676)
- 2019(17285)
- 2018(17581)
- 2017(31896)
- 2016(18218)
- 2015(20829)
- 2014(21433)
- 2013(20331)
- 2012(18334)
- 2011(16385)
- 2010(16908)
- 2009(15860)
- 2008(16133)
- 2007(15272)
- 2006(13645)
- 2005(12993)
- 学科
- 管理(64401)
- 济(60048)
- 经济(59943)
- 业(53754)
- 企(47461)
- 企业(47461)
- 财(23251)
- 制(21303)
- 中国(21173)
- 方法(19849)
- 农(19164)
- 业经(18136)
- 务(15286)
- 财务(15224)
- 财务管理(15176)
- 体(14984)
- 数学(14926)
- 学(14895)
- 数学方法(14671)
- 银(14631)
- 银行(14590)
- 理论(14343)
- 企业财务(14325)
- 行(13755)
- 融(12265)
- 金融(12258)
- 农业(12249)
- 地方(11965)
- 划(11754)
- 策(11499)
- 机构
- 学院(251118)
- 大学(249605)
- 管理(92282)
- 济(92102)
- 经济(89450)
- 研究(84633)
- 理学(75188)
- 理学院(74304)
- 管理学(72964)
- 管理学院(72472)
- 中国(69135)
- 京(54944)
- 财(51958)
- 科学(51693)
- 江(43823)
- 所(43814)
- 农(42652)
- 中心(40235)
- 研究所(38737)
- 财经(37983)
- 业大(35812)
- 北京(34766)
- 州(34703)
- 范(34167)
- 经(34015)
- 师范(33731)
- 农业(33171)
- 省(31557)
- 院(31197)
- 技术(30538)
- 基金
- 项目(155008)
- 科学(119676)
- 研究(116943)
- 基金(107746)
- 家(94343)
- 国家(93475)
- 科学基金(78818)
- 社会(70928)
- 社会科(66823)
- 社会科学(66808)
- 省(62530)
- 基金项目(55877)
- 教育(55180)
- 划(52141)
- 编号(49656)
- 自然(49488)
- 自然科(48289)
- 自然科学(48268)
- 自然科学基金(47388)
- 资助(43308)
- 成果(43066)
- 课题(36379)
- 重点(35537)
- 部(33317)
- 制(32864)
- 发(32832)
- 创(31956)
- 性(30616)
- 项目编号(30348)
- 创新(29929)
共检索到41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涂征宇 王孟钧 蒋武军 陆洋
从业主单位角度分析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协同、合作、激励、约束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和机制耦合,以期改变现有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机制运行不畅、管理效率低下的软肋,有助于提升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菊梅 宋健峰 王保乾
在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双重作用下,我国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经历两次变迁,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路口。文章在界定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变迁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认为符合制度变迁的一般原则,同时提出从关注利益协调、充分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三个方面促进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变迁。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变迁 基础设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华 张吕
一、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内容界定(一)科学发展观是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的精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体现在非税收入规范化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山 谭建立
PPP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成熟的公共供给模式,在国内正式提出没多久。该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固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之处。通过详细介绍该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发现该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给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并对该模式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PPP模式 法律防范 基础设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山 贾书斌
一、概述 建立投资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保障投资权益,建立科学、民主、规范、透明的投资管理体制,以此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减少决策失误,避免盲目投资。大型国企(以下简称“企业”)的总部和全资、控股子公司在进行新增长期投资、改扩建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与转让等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审查决策时,都可以适用本体系。企业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制订投资规划,依照进行投资审查和决策。企业的投资应集中于发展战略所确定的主营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文忠
文章在分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风险管理特点基础上,总结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界面风险,提出了基于任务—组织和流程的界面风险管理整合模型。文章最后提出在界面管理的经济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界面风险整合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界面风险 整合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振国 侯军岐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在界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有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滕敏敏 韩传峰 刘兴华
中国大型基础设施虽然总量上有了较大增长,但往往重数量轻质量,忽视与人口、经济及社会发展相适应,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是规避社会风险,保证项目、工程、投资甚至相关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规范实用的指标体系是有效评价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大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其社会影响,基于中国国情特征,确定包含61个主要指标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初始指标集。结合调查问卷分析,通过临界比值检验和同质性检验将初始指标集修正为46个指标,经过7轮探索性因子分析,将指标集精炼为包含2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包括个人与家庭、政治与社会结构、项目的直接影响、公共资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娆
基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基础设施PPP项目特点,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控和信息沟通等五个方面搭建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并设计运作机制,以期在理论上拓展现有的多侧重于项目合约签订阶段的机制设计,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金博
随着工程项目发展趋于复杂化、多样化,模块化总控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模块化管理和项目总控管理理论内涵出发,通过分析模块化总控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适用性及效果,提出模块化总控体系的具体应用模式,并以某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例,验证该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工程项目应用模块化总控管理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模块化 总控管理 BIM技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民吉
本文针对我国券商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境内外券商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目前我国对券商实行的分类管理与市场化原则发生矛盾 ,不利于公平竞争和深化券商改革 ,因此应借鉴境外券商管理制度的经验 ,走适应市场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国荣
乡镇卫生院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单位规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影响,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现笔者结合几家乡镇卫生院在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同行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斌 黄华
科学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建立一个以法制机制、财税杠杆、投资信贷、价格手段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当务之急。其中,法律上,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行机制来构建;财税上,扩大税收范围,从资源的开采、消耗、消费和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环节着手;再配合投资信贷和价格手段,将组合成一个内在协调、井然有序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管理制度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财政预算及其管理制度,有其特定内涵、发展历程、改革目标等。新一轮财税改革,围绕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这三大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其中,预算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需结合实际,重点推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铮 李政华
应急管理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压舱石,而制度是行政体系运转的关键,构建系统完备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单灾种应急管理(1949~2003年)、作为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2003~2018年)与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2018年至今)。通过分析机构职能划分、应急管理预案与协调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参与、应急管理法治化、大数据科技使用与管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以人为中心的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应急管理部的构建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应急管理 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