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5)
2023(12279)
2022(10178)
2021(9060)
2020(7983)
2019(18195)
2018(17773)
2017(34823)
2016(18717)
2015(21218)
2014(21204)
2013(21296)
2012(20013)
2011(17976)
2010(18471)
2009(17726)
2008(17877)
2007(16468)
2006(14569)
2005(13583)
作者
(55563)
(47006)
(46794)
(44410)
(30036)
(22189)
(21179)
(18213)
(17411)
(16710)
(16042)
(15467)
(15132)
(14890)
(14642)
(14322)
(13921)
(13872)
(13595)
(13420)
(11616)
(11607)
(11380)
(10778)
(10531)
(10460)
(10337)
(10265)
(9315)
(9280)
学科
(109580)
经济(109477)
(84908)
(77564)
企业(77564)
管理(72308)
方法(42814)
数学(34106)
数学方法(33894)
业经(31306)
(29684)
(28248)
(22034)
财务(22012)
财务管理(21977)
地方(21737)
企业财务(20827)
中国(20807)
农业(20479)
(18934)
技术(17652)
(17161)
(16093)
(15883)
(15633)
(15240)
贸易(15232)
理论(15198)
(15194)
(14694)
机构
学院(289989)
大学(284685)
(136589)
经济(134219)
管理(117585)
理学(100507)
理学院(99547)
管理学(98346)
管理学院(97812)
研究(93650)
中国(74590)
(62537)
(58335)
科学(53407)
财经(49297)
(48357)
(47645)
(45269)
(44497)
中心(42702)
研究所(42586)
经济学(42369)
业大(39811)
经济学院(38061)
农业(37997)
北京(36599)
财经大学(35975)
(34944)
商学(33538)
商学院(33247)
基金
项目(179565)
科学(143507)
研究(132590)
基金(132558)
(113308)
国家(112281)
科学基金(98481)
社会(87856)
社会科(83379)
社会科学(83355)
(70880)
基金项目(70475)
自然(62128)
自然科(60735)
自然科学(60717)
自然科学基金(59742)
教育(59237)
(57358)
资助(53834)
编号(52709)
成果(41460)
(40432)
(40028)
(39819)
重点(39775)
(39398)
创新(36641)
国家社会(36508)
课题(35177)
教育部(35111)
期刊
(161857)
经济(161857)
研究(86794)
(53887)
中国(52166)
管理(48303)
(44703)
科学(37842)
学报(37546)
农业(30014)
大学(29123)
学学(28096)
技术(27356)
(27339)
金融(27339)
业经(26489)
财经(26333)
经济研究(26029)
(22853)
问题(20902)
技术经济(19497)
教育(18961)
(18468)
(15929)
世界(15795)
商业(15359)
统计(14943)
财会(14857)
现代(14706)
(14002)
共检索到44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应从行为经济学视野中的沉淀成本效应角度解释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行为,从而与新古典经济理性解释形成互补关系。这样,在软预算约束与公有产权结构、前后期投资不一致以及政策性负担等有关经济解释的基础上,从决策者心理效用角度考察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对软预算约束的影响,从而认为解决软预算约束根本在于补偿沉淀成本,克服决策者的沉淀成本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贇  李珏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科尔奈最先提出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根据科尔奈的最初解释,软预算约束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在入不敷出后,政府对亏损企业的救助现象。科尔奈认为软预算约束是高度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政府事后对亏损企业的救助将扭曲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破坏市场竞争的退出机制。科尔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嫦娥  
我国目前正在对《企业破产法》进行修订,但如果企业的行为者与行为后果的承担者不一致,且行为后果由国家政府承担,那么,不管破产法如何修订, 破产法对不承担行为后果的经营者、对作为股东的政府都注定软化。因此, 笔者认为,要强化破产约束,减少债权损失,必须先理顺企业利益各方的产权关系。本文运用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激励相容的最优债务契约作为分析的突破口,并构建模型进行技术分析,探寻我国破产软约束的产权原因,并对产权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竹枝  李明月  
本文分析了作为所有者的政府、最大债权人的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状况。试图从这个角度 ,为国有企业高负债型的资本结构提供一个解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斐  
软预算约束问题一直是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基本问题,资本结构也对企业决策有重要影响。本文用2000~2016年的上市国有企业数据考察了软预算约束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作为软预算约束代理变量的过度投资与企业不同期限的杠杆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会提高企业的杠杆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与难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脱离实际,无法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行为经济学则可以有效弥补。根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改革中存在的自辩、沉淀成本效应、损失厌恶、现状偏爱、羊群效应、禀赋效应、自利服务偏见等现象,以及其对改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国杰  沈思  郝萌萌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不同于标准的企业财务行为,如何使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化,本文试图通过产权制度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财务行为之所以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行为不同,是因为所面对的制度环境不同;认为要改变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关键是改变产权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军荣  
本文基于产业视角,从"产业特质与国企存在"、"产业演进与国企变革"、"产业规制与国企治理"三个层次分析国有企业的存在发展,并构建国有企业的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燕补林  
人才外流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国有企业。学术界、企业界也一直在探讨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未能令人满意地解决。国有企业要改变人力资源现状应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运用经济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基本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永臻  
本文从法和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对以法规和行政指令等形式表现的政府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则变迁、绩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重塑是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命题,也是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调整的中心内容;当前国有产权市场交易通道阻塞,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扭曲,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形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袁伦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金标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国有股权形成动机,围绕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剖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必须拥有剩余控制权;同时,剩余控制权必须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凯江  
通过对草坪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本文揭示了产权关系与资源使用者的行为选择不直接相关,管理制度与资源使用者的行为选择直接相关。鉴此,本文提出,产权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是理想模式,而管理制度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才是现实模式。本文认为,在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能明晰,或者暂时不能明晰,甚至所有者“缺位”的特殊情况下,借助于某种权威(比如,国家和法律)的力量,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难题的新方向。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是推动四项法律制度的建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玲  汪顺  刘晴  
在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中国,企业研发参与以及研发强度为何会呈现不降反升的异象?本文通过一个扩展的异质性企业创新模型,以及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了这一异象。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并没有减少企业的研发参与,反而扭曲激励了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上述异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为达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研发强度门槛以获取相应的资源,而策略性地操纵其研发强度。进一步地,企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缓解上述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研发操纵行为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与利润水平。本文认为,制度迎合是对融资约束严重与高研发强度并存这一异象的经济学解释。因此,只有修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门槛,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地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于长革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阻力的经济学分析齐守印,于长革纵观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又到公司制企业,每一个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会遇到许多阻力,从而使企业制度变迁这个复杂的系统行为过程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时滞。为了系统了解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在实践中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