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7)
- 2023(10926)
- 2022(9247)
- 2021(8708)
- 2020(7294)
- 2019(16892)
- 2018(16451)
- 2017(31411)
- 2016(16339)
- 2015(18448)
- 2014(18473)
- 2013(17477)
- 2012(15807)
- 2011(13755)
- 2010(13329)
- 2009(11677)
- 2008(11110)
- 2007(9391)
- 2006(7704)
- 2005(6426)
- 学科
- 济(64465)
- 经济(64407)
- 管理(46204)
- 业(42768)
- 企(35624)
- 企业(35624)
- 方法(31832)
- 数学(27475)
- 数学方法(27094)
- 贸(21665)
- 贸易(21652)
- 易(20889)
- 农(17274)
- 财(16214)
- 中国(15438)
- 业经(14251)
- 地方(13677)
- 学(11986)
- 理论(11650)
- 农业(10924)
- 务(10885)
- 财务(10846)
- 财务管理(10815)
- 制(10140)
- 企业财务(10058)
- 技术(9929)
- 环境(9821)
- 和(9725)
- 银(8749)
- 银行(8738)
- 机构
- 学院(220519)
- 大学(216327)
- 济(91652)
- 经济(89922)
- 管理(86357)
- 理学(75434)
- 理学院(74683)
- 管理学(73333)
- 管理学院(72916)
- 研究(66197)
- 中国(49725)
- 京(42911)
- 财(40265)
- 科学(39486)
- 财经(33114)
- 中心(32267)
- 江(31726)
- 业大(31260)
- 农(30932)
- 所(30391)
- 经(30157)
- 经济学(28839)
- 范(28129)
- 师范(27827)
- 研究所(27653)
- 经济学院(26383)
- 北京(25670)
- 州(25454)
- 院(25325)
- 财经大学(24756)
- 基金
- 项目(156515)
- 科学(124198)
- 研究(116756)
- 基金(114198)
- 家(98891)
- 国家(98069)
- 科学基金(85589)
- 社会(74741)
- 社会科(70927)
- 社会科学(70912)
- 省(61539)
- 基金项目(61181)
- 自然(55083)
- 教育(54471)
- 自然科(53799)
- 自然科学(53782)
- 自然科学基金(52755)
- 划(51304)
- 编号(48065)
- 资助(45668)
- 成果(36639)
- 重点(35352)
- 部(34682)
- 发(34047)
- 创(33647)
- 课题(32120)
- 国家社会(31431)
- 创新(31398)
- 教育部(30449)
- 人文(30358)
共检索到308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丽丽
随着行业分工程度的持续加深,流通领域业发生了重要改革,专业化、集中化成为流通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商贸流通业在服务业渗透程度的加深和地理位置的日益集中,导致商贸流通聚集区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对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析采购商和商贸流通企业的内在机理,对采购商搜寻与集聚区的形成进行阐述,基于供应企业角度对集聚区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
商贸流通集聚区 机理 选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冠 刘静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流通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相关联的商贸流通业在区域上呈现明显集聚趋势。本文运用2008-2017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流通业分工对商贸流通集聚区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通业分工中,物资资本迂回、人力资本迂回、组织化专业、内部结构调整、外部劳动流转均对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物资资本迂回的影响最大,内部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小。控制变量方面,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政府干预对商贸流通集聚区均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兢 曲升刚 王秋霞
商贸流通集聚区作为我国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防止企业间出现因合作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串谋"现象。商贸流通集聚区内各商业企业间一体化的竞合关系,促使商贸流通集聚区呈现出浪潮式发展。然而,随着现代化商业模式变革以及差异化消费需求的出现,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并从精准品牌定位、商贸产业多层次网络构建、参与方共赢价值链持续扩张等方面,对商贸流通集聚区的演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发展路径优化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机,内部业态逐渐成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产业集聚,需要积极探讨通过合理的集聚,促进区域供应链网络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关键词:
区域产业升级 商贸流通业 产业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机,内部业态逐渐成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产业集聚,需要积极探讨通过合理的集聚,促进区域供应链网络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关键词:
区域产业升级 商贸流通业 产业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海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及其在产业经济领域中的广泛渗透,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日益紧密。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样本,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的关联性影响。实证结论表明: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商贸流通业效率则上升0.452个单位;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人力资本集聚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商贸流通业效率则上升0.268个单位;控制变量中,产业技术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交通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等外部变量与商贸流通业效率均呈正向相关关系。最后,结合文本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浩勇
在商贸流通业成为供应链核心服务主体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带动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发生在集聚服务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就通过商贸流通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供应网络之间的竞争,引发集群供应链网络的不断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为纽带创造新的生产性机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因此应在区域产业升级政策上充分重视并发挥商贸流通业集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靓秋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政府金融扶持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分类指标法、随机前沿方法(SFA)分别构建金融扶持水平、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从宏观上验证了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倒U型关系,即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过度的金融扶持反而会抑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企业获得的政府金融补贴为研究视角,从微观上验证了政府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类企业价值影响的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政府金融补贴有利于商贸流通类企业的价值提升,过度的政府金融补贴反而会损害企业价值。本文从宏微观双重视角,交互验证了政府金融扶持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倒U型关系,提出政府金融扶持应保持适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茂华 陈柳钦
现代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无法从微观主体的区位决策演绎到空间集聚。本文旨在探索个体选址行为到实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空间互补视角探讨了空间集聚的条件——自然的抑或人为造成的空间互补利益可以加速空间集聚,并使之在这一区位形成维持和锁定效应。
关键词:
区位决策 集聚经济 空间竞争 空间互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少军 张少华
我国双顺差形成及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原因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在加入GVC时,由于处在"世界工厂"的低端位置,形成了以外资代工为主的生产贸易模式。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嵌入GVC模式的货币镜像。从微观视角探究到的双顺差的国际分工基础,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顺差 全球价值链 外汇储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重要媒介的商贸流通业,目前已经从传统的媒介升级为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协调产业合作的新兴主导力量。近些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范围已经逐步向城市产业集聚地带、核心区以及中央商贸区扩展。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但对于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拓展产业附加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供应链 商贸流通产业 集聚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重要媒介的商贸流通业,目前已经从传统的媒介升级为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协调产业合作的新兴主导力量。近些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范围已经逐步向城市产业集聚地带、核心区以及中央商贸区扩展。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但对于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拓展产业附加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供应链 商贸流通产业 集聚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英泽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商贸流通效率低下,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员工作效率低,因此必须着力于质的提升,通过增加量、提升质进而打造中国质量。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短期内,通过扩大业务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式增加商贸流通量;从中期来讲,通过完善路网系统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强化产业联系等手段提升商贸流通品质;从长期来讲,通过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等战略打造中国质量,保障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庆霞
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组成单元是地区经济,后者构成国家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局部支撑基础。搞活地区经济、繁荣区域市场的关键在于商贸流通的发达程度,如何通过加强商业贸易流通而带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学共生理论出发,综合分析了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机制,并从协同发展路径角度给出了二者共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地区经济 商贸流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丽芳
零售业态集聚过程中形成的集群竞合效应,可以加速市场各流通主体反应速度,助力流通业集约化转型。本文基于集群竞合视角,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零售业态集聚对流通业集约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零售业态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可驱动流通业集约化转型。进一步将集群竞合拆分为集群合作与集群竞争,发现集群合作对流通业集约化转型具有驱动作用,而集群竞争的驱动作用并不显著。并且,集群合作在零售业态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驱动流通业集约化升级中均发挥显著中介作用,集群竞争中介作用则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流通业集约化转型借力零售业态集聚效应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