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6)
- 2023(10210)
- 2022(9147)
- 2021(8715)
- 2020(7263)
- 2019(16979)
- 2018(16891)
- 2017(32490)
- 2016(17863)
- 2015(20059)
- 2014(20175)
- 2013(19872)
- 2012(18053)
- 2011(16063)
- 2010(15976)
- 2009(14410)
- 2008(13809)
- 2007(11783)
- 2006(10309)
- 2005(8602)
- 学科
- 济(68926)
- 经济(68856)
- 管理(49636)
- 业(46545)
- 企(39403)
- 企业(39403)
- 方法(34561)
- 数学(29229)
- 数学方法(28855)
- 农(17881)
- 学(16408)
- 中国(16310)
- 业经(15654)
- 财(15595)
- 地方(14798)
- 理论(12771)
- 农业(12287)
- 和(11894)
- 环境(11618)
- 贸(11067)
- 贸易(11061)
- 技术(10919)
- 易(10693)
- 务(10345)
- 财务(10285)
- 财务管理(10266)
- 制(10204)
- 划(9831)
- 企业财务(9699)
- 教育(9477)
- 机构
- 大学(248456)
- 学院(248066)
- 管理(103774)
- 理学(90510)
- 济(90386)
- 理学院(89481)
- 经济(88209)
- 管理学(87941)
- 管理学院(87501)
- 研究(79925)
- 中国(57481)
- 京(53452)
- 科学(53380)
- 财(39761)
- 所(39718)
- 农(39319)
- 业大(39066)
- 研究所(36772)
- 中心(35882)
- 范(34981)
- 江(34695)
- 师范(34688)
- 北京(33757)
- 财经(32723)
- 农业(30847)
- 经(29709)
- 院(29644)
- 州(28919)
- 师范大学(28236)
- 技术(26230)
- 基金
- 项目(178172)
- 科学(139404)
- 研究(129470)
- 基金(127883)
- 家(111544)
- 国家(110630)
- 科学基金(95120)
- 社会(79349)
- 社会科(75101)
- 社会科学(75078)
- 省(70685)
- 基金项目(69580)
- 自然(63585)
- 自然科(62038)
- 自然科学(62024)
- 自然科学基金(60865)
- 划(59329)
- 教育(58811)
- 编号(53629)
- 资助(52759)
- 成果(42038)
- 重点(39391)
- 部(38278)
- 发(37870)
- 创(36685)
- 课题(36385)
- 科研(34106)
- 创新(34086)
- 项目编号(32731)
- 大学(32645)
共检索到34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晓莉
旅游视角下的事件影响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在检索EBSCO host、Elsevier Science directI、ngenta select等数据库的基础上,将近十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按事件前后旅游形象感知的变化、媒介的影响与整合营销、事件的网络合作、旅游吸引物与事件要素的捆绑四方面进行综述,发现此方面的研究是不系统的、零碎的,缺少循序渐进的研究;事件对旅游形象的提升受旅游者及事件自身特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但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合作、事件与举办地形象建设的整合捆绑、社区居民支持的积极作用得到认同,以期对
关键词:
事件 旅游 形象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祗辉
以北京奥运会后旅京欧美游客为例,选取142份样本,利用Spss16.0,对研究模型及假设进行证明。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改善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可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国内交通便利"、"干净环境"、"节日庆典活动独特"、"接近性好"等项目影响最大,其后顺序为"适合休息的舒适氛围"、"住宿设施合适"、"安全"等。最后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北京城市营销提出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梦晓 袁勤俭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景区 微博 形象 内容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海 邓颖颖 皮君
旅游目的地形象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内在竞争力,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运用竞争力对比评价法,选取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夏威夷作为标杆,找出"短板",探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表明,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关键不在于海南自身的旅游资源,而是与之相伴的开发现状。应该通过加强旅游资源供给、提高全岛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以及调整政府营销战略等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长期发展规划,以期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而提高其国际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 国际旅游岛 标杆对比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彬彬
城市事件旅游策划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事件旅游 热点旅游城市 地域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琳,谭清美
本文运用Rough集理论构建了一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评价模型,从中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隐含知识,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决策建议,该方法能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
粗糙集 旅游者 旅游目的地 评价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承云 戴添乐 蒋世敏 涂明程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其红色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携程网、马蜂窝网两大OTA中上海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在线评论,使用词云词频统计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分析法,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情感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中,以上海为主体,以名人形象与历史建筑形象为代表,而快速城市化是形象感知变化的主要推动力。(2)旅游者对上海的红色旅游形象感知呈现出“上海-历史-教育”的“单核心-过渡-边缘”层次模式,并且以上海为空间主体、历史为时间动力,拓展出信念教育的功能。(3)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情感评价,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管理能力及交通通达性和安全性是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基础,而不合理的红色景点游览结构和旅游者的非自主性是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慧 林晓
节事营销对举办城市的旅游效应近几年来备受关注,但关注点多聚焦于节事营销的短期效应和事后游客重访,却忽视了节事营销对城市潜在游客的吸引。本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事件形象、事件满意和城市潜在游客来访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管理者应该注重事件满意对事件本身和举办城市的重要意义,找寻提高事件满意的方法,关注事件形象的树立,关注节事结束后的旅游效应,放大节事长期效应。
关键词:
节事营销 旅游效应 城市管理 旅游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捷雷
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实施。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当关注旅游者对不同安全事件的看法和反应,根据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规律制定目的地危机营销管理对策。
关键词:
旅游安全事件 目的地营销 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感知形象 非结构化测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昭彦
重大事件对举办地的旅游形象及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2015—2017年杭州西湖风景区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研究数据,从时空维度分析2016年G20峰会对举办地中国杭州的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峰会对两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峰会对城市标志性景区的带动效应更为显著,而对新兴景区影响甚微;峰会对西湖风景区的即时效应和持续效应较为显著,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对西湖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峰会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非常有限,景区的全国知名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艺骞 张春萍
基于哈尔滨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与旅游者感知升级,目的地产品创新性不足等,文章以哈尔滨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从携程网入手,利用Python数据挖掘技术,共抓取20182条网络文本。运用ROSTCM6对用户数据进行高频词特征、语义网络及旅游者情感三个方面的分析研判,挖掘获取当下哈尔滨市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旅游者新感知与评价以及目的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与之相应的契合其发展痛点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提升建议,以期优化哈尔滨市旅游形象,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