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8)
2023(14614)
2022(12718)
2021(11979)
2020(9974)
2019(22959)
2018(22913)
2017(43806)
2016(24200)
2015(27341)
2014(27518)
2013(27256)
2012(25689)
2011(23346)
2010(23774)
2009(21839)
2008(21550)
2007(19187)
2006(17228)
2005(15817)
作者
(72431)
(59926)
(59511)
(56428)
(38427)
(28702)
(27041)
(23553)
(23043)
(21772)
(20625)
(20533)
(19261)
(19010)
(18682)
(18493)
(17786)
(17664)
(17208)
(17166)
(15119)
(14952)
(14577)
(13837)
(13501)
(13452)
(13411)
(13397)
(12193)
(11908)
学科
(98828)
经济(98713)
管理(66952)
(66003)
(52244)
企业(52244)
方法(39845)
数学(33733)
数学方法(33263)
中国(31109)
(27983)
地方(25300)
(23743)
业经(22961)
(22385)
(21087)
(19217)
银行(19168)
农业(18787)
(18308)
(18037)
金融(18035)
(17636)
贸易(17623)
(17005)
理论(16978)
(15890)
环境(15452)
技术(15259)
(14692)
机构
大学(348356)
学院(346154)
(133949)
管理(133618)
经济(130604)
研究(121812)
理学(113313)
理学院(111930)
管理学(109864)
管理学院(109235)
中国(94724)
(76910)
科学(76491)
(64752)
(63195)
(58276)
研究所(56945)
中心(55007)
(53599)
业大(51021)
财经(50343)
北京(49986)
(48646)
师范(48197)
(45549)
农业(45182)
(44100)
(43965)
师范大学(38935)
经济学(38791)
基金
项目(227493)
科学(177556)
研究(167632)
基金(162336)
(141396)
国家(140124)
科学基金(119090)
社会(102923)
社会科(97229)
社会科学(97204)
(89463)
基金项目(86104)
自然(77626)
教育(76702)
(75836)
自然科(75751)
自然科学(75730)
自然科学基金(74343)
编号(69405)
资助(67578)
成果(58085)
(51504)
重点(51151)
(49576)
课题(48944)
(46499)
创新(43342)
科研(43205)
项目编号(42123)
教育部(42105)
期刊
(159337)
经济(159337)
研究(110016)
中国(74560)
学报(55301)
(54282)
科学(51407)
管理(49880)
(47787)
教育(43814)
大学(41470)
学学(38641)
(38132)
金融(38132)
农业(37378)
技术(29597)
业经(26351)
财经(24195)
经济研究(23560)
(20452)
问题(20439)
图书(19942)
(18670)
理论(18143)
实践(16638)
(16638)
科技(16636)
技术经济(16494)
(15889)
现代(15826)
共检索到53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华林  李文娟  程志刚  
在人类历史上,大地震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律。近百年来大地震的发生日趋频繁,范围日趋广泛,其风险损失补偿制度也随之完善。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灾难中,形成了政府埋单的救灾传统,产生了传统文化与风险意识对冲的矛盾,在民众中产生了对保险业责任的质疑。以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参与的市场化手段调动全社会资源,发展社会化的地震保险制度,发挥保险业减灾防损的作用,是未来地震保险的发展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李文娟  
汶川地震之后,保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这种讨论对于唤醒民众的风险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的积极效果,但它同时也伴随着争议:中国保险业是否承担起了应该承担的责任?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大地震风险的特征不仅决定了它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来应对,而且决定了经济赔偿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其次,大地震之后依靠政府救助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并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没有从制度上得到改变,于是产生了传统文化与风险意识对冲的矛盾,在民众中形成了保险业的保险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混淆。分析国际上的成功的地震保险制度,笔者认为,未来我国保险业还应积极承担减灾责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翼彪  
2008年的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次地震中遇难69225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其中更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志耿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统计数据表明,受灾地区一般为人口小县、财政弱县,在经济脆弱和财力匮乏的巨大压力下,当地政府通常采取"一轻一重"的发展模式:"重"水电和资源开发,"轻"教育和道路等公共品供给。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震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公路和校舍强烈损毁、产业链条单一性和危险性逐渐暴露,这些都成为加剧地震灾害程度和影响救援速度的人为因素。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灾后震区的发展模式应适时向"抑重扬轻、协调均衡"转型,抑制水电产业的狂热和无序开发,弘扬道路、教育等公共物品的优先和充足供给,坚持有序开发和生态保护,重视区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家彬  
从机构设置、立法、规划、资金投放情况等方面对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5点启示:灾后重建工作中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重建工作要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重建规划应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进行;产业复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重要地位;产业复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倪锋  张悦  于彤舟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口支援工作。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对口支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行政体制不适应、支援省市之间缺乏统筹和协调、整体资金安排欠平衡和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简要追溯对口支援历史、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对口支援存在的根本是现有政治体制的支持,因此完善对口支援必须考虑以现有体制框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对口支援的统筹,完善产业帮扶市场平台建设,尽早考虑后期营运维护资金的筹措,健全动态评估机制等近期建议。并对对口支援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初步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中  
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与1995年神户大地震相比,本次地震重灾区东北部地区虽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但也是日本工业的集中地带之一。日本东北地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宗良  李亚芬  边卫红  
"3·11"大地震使日本处于"二战"以来最为困难时期。地震及次生灾难使金融市场一度陷入恐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注资及G7联手干预等举措起到了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本文认为灾难的叠加效应将使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受到影响,但全球经济总体不会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日本灾后恢复及重建工作的推进,巨额的救助资金无疑会对日本政府带来新的考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蒋同明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政策等各个方面,涉及灾害学、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多个学科。国情不同,灾害应对管理与重建模式不同,总的趋势是更加尊重自然、重视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瑞  
本文提出汶川地震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震后旅游的发展必须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要把重建当作是简单的原状恢复,而是抓住机遇对旅游发展重新定位和调整。旅游业的振兴要靠大家共同合作,同舟共济,靠产品启动市场,政府和企业都要考虑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谭如诗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玉波  
在当前的世界能源格局中,核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此次日本大地震引起核泄漏导致的全球核安全危机,致使全球核电建设再次放缓。这些将改变未来核电发展路径,从而影响全球能源消费格局,尤其是新能源的发展格局。正确选择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路径,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劲松  邓云峰  
"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的发生,使我国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方面开始形成了"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为主"的指挥模式"、四位一体"的联合指挥模式、多级政府指挥部模式、分区指挥模式,但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幅度、扩展与缩减方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条例",指导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设立与运转。在一元化指挥原则下,明确区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中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协调保障机构;统一规范各类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规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完善应急指挥协调程序,规范多级政府应急指挥部之间的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和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四川汶川大地震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地震保险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现阶段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实际操作层面着手,就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特别是城市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一个具体方案。此方案的提出需要确定几个基本方针,如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先分后统;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相对完善,尽快启动。需要明确几个基本原则,如区分住宅与非住宅建筑物;区分城市居民住宅与农村农民住房;以省为单位建立地震保险体系。需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如模式问题;承保能力问题;基金归集问题;责任与限额问题;定价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