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3)
2023(4113)
2022(3285)
2021(2960)
2020(2472)
2019(5472)
2018(5063)
2017(9719)
2016(4930)
2015(5658)
2014(5517)
2013(5395)
2012(4899)
2011(4241)
2010(4698)
2009(4887)
2008(3693)
2007(3270)
2006(3069)
2005(2872)
作者
(12733)
(10205)
(10148)
(9835)
(6528)
(4849)
(4675)
(4213)
(3801)
(3717)
(3489)
(3455)
(3346)
(3314)
(3145)
(3129)
(3093)
(2947)
(2871)
(2768)
(2633)
(2541)
(2390)
(2371)
(2352)
(2351)
(2273)
(2196)
(2172)
(2110)
学科
(24346)
金融(24346)
(21439)
银行(21439)
(20915)
(16685)
经济(16668)
(15812)
中国(14435)
管理(14258)
(14003)
企业(14003)
中国金融(10844)
(8337)
(7895)
方法(6110)
(6109)
财务(6096)
财务管理(6089)
地方(6039)
企业财务(5920)
理论(5654)
数学(5462)
数学方法(5413)
业经(5151)
(4780)
(4771)
事业(4354)
体制(4255)
(4132)
机构
学院(63819)
大学(61838)
(28617)
经济(27925)
中国(23968)
管理(23391)
研究(19611)
理学(19548)
理学院(19394)
管理学(19124)
管理学院(19010)
(15425)
(15259)
银行(14793)
(13915)
(13730)
金融(13474)
中心(12451)
(12138)
财经(12033)
人民(11700)
(10867)
国人(10671)
中国人(10611)
中国人民(10504)
经济学(9984)
(9834)
科学(9186)
财经大学(9122)
经济学院(9064)
基金
项目(39869)
研究(31906)
科学(31359)
基金(28293)
(23404)
国家(23171)
科学基金(20531)
社会(20443)
社会科(19522)
社会科学(19514)
(16687)
教育(15022)
基金项目(14677)
编号(13249)
(13155)
资助(11932)
自然(11772)
自然科(11539)
自然科学(11536)
自然科学基金(11344)
成果(10925)
(10197)
课题(9628)
(9475)
重点(9198)
(9140)
(8898)
创新(8808)
项目编号(8630)
(8582)
期刊
(29371)
经济(29371)
(26107)
金融(26107)
研究(21605)
中国(15929)
(12420)
管理(9206)
教育(8380)
(7635)
学报(6846)
科学(6612)
财经(6407)
技术(6131)
大学(6053)
学学(5712)
(5420)
经济研究(4859)
中国金融(4644)
理论(4208)
业经(4161)
农业(4052)
实践(3815)
(3815)
职业(3503)
问题(3323)
财会(3317)
国际(3162)
农村(3071)
(3071)
共检索到10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另一方面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而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说,未来世界经济博弈就是大国金融的博弈,而大国博弈就需要培养金融人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人才呢?"一行三会"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发展规划,规划的中心思想是:人才资源要稳步增长,人才结构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旭  
金融脱煤和多层次金融市场是宏观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都很关注的问题。“脱煤”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狭义地讲,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这个现象直接源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鑫  
利益关系失衡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碰到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引入了利益分享的分析角度,从分享广度、分享深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于金融功能的利益分享机制;并在模型分析中使用分享概念框架研究了经济转型、经济增长中的分享过程,指出多层次金融市场在利益分享和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层次性不足带来的分享偏差和各种经济后果。利益分享视角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分配格局中的复杂问题,也有助于找到金融改革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俞建国  宋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民  孟祥源  
节能服务公司开展的合同能源管理,有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是融资障碍成为了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为基础,设计出了由一级投融资市场、二级转让市场以及衍生品交易市场构成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并设计出创新性交易工具——未来的节能收益权和节能收益债券市场体系中的交易工具。在这一体系中,二级市场增强了参与合同能源管理的资金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这一市场中来;而衍生品交易市场又为投资者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同时指出合同能源管理中产生的"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发展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对于解决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在农村形成多种金融机构,来进行小额信贷和其他微型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歌  
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快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因素分析法分析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现状,以及金融供给方为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进行的部分有益尝试;进一步梳理多层次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借助地方金融的成功实践,得出了提高金融资源利用率、重视金融体系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的探索启示;提出了搭建产融合作平台、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及创新产品服务模式的三大优化路径,以期为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金融业的稳定与安全关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各国监管的重点。现今,如何在有效降低金融业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又不伤及金融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甚或能够提供激励机制鼓励金融创新,已成为衡量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将竞争监管手段有机融入金融业多层次监管体系,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竞争监管是指运用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内的各项竞争法律来监督和管理市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波  
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企业有必要创新人才激励的形式和方法。本期圆桌谈话就此展开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波  
明清山西商人创办了典当、印局、钱庄、账局、票号等多种金融机构,服务于不同收入水平、风险程度的客户,并以票号为统领,建立起密切的业务往来,形成多层次金融体系,满足了城乡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工商业发展需要,为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明清山西商人多层次金融体系也存在利率偏高、过分重视信用放贷、实行无限责任以及金融业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局限性,最终被现代银行所取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冠凤  
金融资源具有再配置其他资源的属性。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金融资源的属性特点。资本市场通过各种利益关系的再分配,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金融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配置效率和金融制度配置效率以及在三者基础上形成并反映三者效率的综合配置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天柱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重金融中心与地域金融、金融资源流动的相关性,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征和优势出发,积极探索长三角地区作为金融腹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重视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从而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加快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坚  
试论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一、亚洲地区多层次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结构国际金融中心是以减少或废除金融管制、减免租税等优惠条件吸引国际金融业者聚集从事国际资金借贷的国家、地区或城市。目前亚洲地区正在形成一个由多个国际金融中心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佳薇  刘兴华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形成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成熟、完备的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