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1)
2023(5162)
2022(4354)
2021(3735)
2020(3280)
2019(7406)
2018(7289)
2017(13987)
2016(7524)
2015(8493)
2014(8722)
2013(8745)
2012(8398)
2011(8145)
2010(8515)
2009(8261)
2008(7855)
2007(7153)
2006(6645)
2005(6208)
作者
(23619)
(20153)
(19735)
(18886)
(12854)
(9315)
(8912)
(7681)
(7600)
(7150)
(7072)
(6646)
(6601)
(6598)
(6185)
(6130)
(5790)
(5713)
(5686)
(5238)
(5097)
(4964)
(4774)
(4717)
(4674)
(4556)
(4290)
(4103)
(3902)
(3878)
学科
(64378)
经济(64348)
方法(23529)
管理(22264)
数学(21257)
数学方法(20934)
(17170)
地方(15628)
(14859)
企业(14859)
地方经济(12010)
中国(11149)
(10915)
业经(9601)
(7666)
理论(7489)
经济学(7204)
环境(7107)
(7028)
(6711)
金融(6710)
(6573)
(6489)
(5796)
(5759)
(5654)
(5629)
银行(5629)
(5545)
贸易(5540)
机构
大学(128305)
学院(126810)
(64808)
经济(63773)
管理(45670)
研究(45599)
理学(38919)
理学院(38461)
管理学(37540)
管理学院(37288)
中国(33571)
(27279)
(26000)
科学(25503)
(23209)
经济学(21989)
财经(21931)
研究所(20802)
(19687)
经济学院(19325)
中心(19169)
(18989)
(17019)
师范(16926)
北京(16746)
财经大学(15979)
(15362)
(15334)
(15153)
业大(14757)
基金
项目(75833)
科学(60465)
基金(56185)
研究(55020)
(48061)
国家(47714)
科学基金(41106)
社会(38008)
社会科(36198)
社会科学(36187)
(29263)
基金项目(28192)
教育(25685)
自然(24824)
资助(24655)
自然科(24276)
自然科学(24274)
(24152)
自然科学基金(23807)
编号(20506)
重点(17350)
成果(17315)
(17222)
(17084)
国家社会(16272)
教育部(15259)
课题(15183)
(14898)
人文(14839)
(14732)
期刊
(79282)
经济(79282)
研究(44498)
中国(21771)
(20773)
管理(19352)
学报(17824)
科学(16662)
经济研究(14021)
大学(13985)
(13791)
财经(13349)
学学(13271)
技术(12687)
(11664)
(11431)
金融(11431)
教育(11029)
统计(10637)
问题(10240)
技术经济(9447)
业经(9258)
农业(9034)
(9014)
决策(8477)
(7315)
世界(6981)
经济问题(6506)
国际(6367)
经济管理(5865)
共检索到199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如何解读新一轮通胀是近来宏观经济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若干大宗商品的国内需求与国际价格关系的角度来对输入型通胀论进行实证考察。作者认为,新一轮通胀主要是根源于过去一段时期总需求增长偏快和货币供应偏多累积过程的作用,需要更多采用货币和其他总量性紧缩措施主动彻底治理。鉴于中国客观上具有"巨型经济体"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经济成长的具体规律,需要重视和运用大国分析思路和方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泽香  
2011年,全球消费价格先升后抑,全年涨幅达到4.2%,比2010年明显升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能源、食品等价格大幅上扬。发达国家通胀水平上升较快,几乎接近历史高点。低收入国家物价上涨幅度大大高于高收入国家。全球通胀升高主要是由于流动性及投机资本泛滥、地缘政治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全球物价会略有回落,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仍将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超  
流动性过剩为通胀重要推手"通货膨胀"已是2010年最后几个月中频见报端的一个词汇。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全国范围内基本生活、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以"粮油肉蛋菜"等基本生活品的价格攀升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尤为突出,成为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2010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达3.3%,而11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已达5.1%,是全年峰值。在高涨的数字背后,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当前各界普遍将国内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联系,"输入型通胀"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分析输入型通胀的内涵及其传导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输入型通胀能否解释各国通胀差异的问题,并比较了各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胀以及汇率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玥  
2010年通胀持续走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超过了通胀管控的目标(CPI控制目标3%)。虽然其间,央行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加息,但治理通胀前景仍不乐观。在我国经济迅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隋建利  张龙  申瑛琦  
本文基于CPI与PPI数据刻画中美物价水平的运行表象,进一步测度和识别中美各类物价水平之间的溢出效应和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美各类物价水平之间既有长期协同一致走势,也有个别阶段“错位”分布差异。第二,中美各类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互溢”影响,输入型通胀与本土价格回溢共存,物价水平溢出效应具有时变特征、国别差异和价格分类属性,中国市场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第三,中美各类物价水平不但具有国内传导路径,还具有跨国传递渠道。大多时点上,中美各类物价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也存在个别时点上的“脱钩”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梓翔   车明   李雨佳  
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世界工厂和开放经济体,中国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系统分析输入型通胀的经济和政策影响。来自SVAR的证据显示,进口价格冲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负向供给冲击,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活动。进口价格冲击对PPI的影响远强于对CPI的影响,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反事实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主要源于进口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同时放大了进口价格冲击的负面影响。接着论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模型引入多种进口品和盯住进口通胀的货币政策。估计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加成冲击解释了大部分时期的PPI变化,但对CPI的解释效力有限。模型拟合脉冲响应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CPI和PPI的价格分化主要源于组成效应,而与整体进口占比的关系不大。输入型通胀向CPI的传导不畅主要源于衰退效应弱化了国内边际成本的上涨。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表明,当受到进口价格冲击影响时,放任输入型通胀、忽视稳增长和政策的持续性都会带来更低的福利水平,央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输入型通胀,以此降低PPI和投资受到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温和也是可控的,并未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很大冲击,这一通货膨胀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巩冰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将新冠疫情后全球高通胀做实。截至2022年年底,通胀仍高企,并呈现出驱动因素复杂化、跨经济体间通胀结构差异化等特征。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寄希望于通过激进的、步调一致的加息遏制通胀。但本文认为:新冠疫情后央行面临的局面已发生质的改变,它们的货币政策操作必须在保增长、控通胀、防债务危机三个维度上进行权衡,这将大幅限制其加息空间,也将使其通过加息抑制通胀的效果大打折扣,央行货币政策进退维谷。从中长期来看,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博弈、碳中和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改变、生产率增速下降趋势延续等因素将增加全球供给扰动风险,使总需求难以大幅收缩,加之总供给持续扩张,导致全球通胀高位运行成为新常态。面对全球通胀高企,经济陷入以滞胀为核心特征的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和低增长格局的情况下,中国应加快“双循环”与国内大市场建设,保障能源与供应链安全,增加绿色投资,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投资、通胀与经济增长●马秀岩近年来,高通胀已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向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传统观点认为,抑制通胀,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无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建中  
本文归纳十多年来循环出现的通胀高峰和调控政策在经济波动中的演化机制;着重分析物价上涨的机理及其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和重新分配效应;指出通胀在中国极易加剧结构扭曲、拉大贫富差距、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经济发展难以进入稳定而健康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伯成   陈灏康  
按一些人说法,新经济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举世瞩目的“新经济”现象,源自美国,在经济合球化和信息化带动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具有明显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特征,在多方面形成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其中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质疑就是一典型例。正如有人所提出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事实上,美国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至今已连续四年保持4%左右,失业率从1992年的7.5%降至目前的4.1%,而同期的通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凯  邢天才  谷富强  
本文以实际贸易为出发点,采用2005.1~2010.12的月度数据,对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给出外部冲击对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和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外部冲击能通过进口价格传导到国内价格体系,但传递不完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最大。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存在中下游价格倒逼上游价格的现象;进口价格对上中下游价格的传导都不显著,其它价格却能反向传导到进口价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京晶  
本文基于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理论,指出开放条件下输入型通胀传导路径主要包括:进口价格路径、国际金融衍生品价格路径以及贸易顺差引致货币供给路径。通过选取2005-2010年期间月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输入型通胀因素与国内物价波动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际金融衍生品价格、进口价格主要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表现为PPI的变动。由于虚拟部门集聚资金对货币供给量的分流作用,以及PPI与CPI之间传导不通畅等原因,输入型通胀因素对CPI波动的影响程度被大大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