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4)
- 2023(14144)
- 2022(11910)
- 2021(11159)
- 2020(9521)
- 2019(21817)
- 2018(21729)
- 2017(42417)
- 2016(22975)
- 2015(25722)
- 2014(25640)
- 2013(25149)
- 2012(23047)
- 2011(20596)
- 2010(20467)
- 2009(18856)
- 2008(18855)
- 2007(16900)
- 2006(14285)
- 2005(12805)
- 学科
- 济(90254)
- 经济(90128)
- 管理(70948)
- 业(64819)
- 企(53989)
- 企业(53989)
- 方法(44290)
- 数学(39285)
- 数学方法(38819)
- 财(31616)
- 农(25492)
- 中国(23291)
- 制(22283)
- 业经(19808)
- 务(17622)
- 财务(17566)
- 财务管理(17516)
- 学(16757)
- 企业财务(16620)
- 农业(16445)
- 地方(16279)
- 贸(15601)
- 贸易(15598)
- 体(15413)
- 易(15184)
- 银(14725)
- 银行(14697)
- 理论(14039)
- 融(13993)
- 金融(13987)
- 机构
- 大学(320322)
- 学院(320288)
- 济(132708)
- 经济(130028)
- 管理(126519)
- 理学(109575)
- 理学院(108483)
- 管理学(106676)
- 管理学院(106067)
- 研究(101083)
- 中国(76647)
- 财(66151)
- 京(65087)
- 科学(59739)
- 财经(51786)
- 农(50027)
- 所(49036)
- 中心(48439)
- 江(47780)
- 经(46960)
- 业大(46009)
- 研究所(44230)
- 经济学(41852)
- 北京(39949)
- 范(39761)
- 师范(39363)
- 农业(39096)
- 财经大学(38544)
- 经济学院(37951)
- 州(37535)
- 基金
- 项目(217522)
- 科学(172229)
- 研究(160769)
- 基金(159154)
- 家(137327)
- 国家(136186)
- 科学基金(118126)
- 社会(103896)
- 社会科(98519)
- 社会科学(98491)
- 省(85168)
- 基金项目(83899)
- 教育(75303)
- 自然(74783)
- 自然科(73034)
- 自然科学(73013)
- 自然科学基金(71708)
- 划(71119)
- 编号(65867)
- 资助(64387)
- 成果(53975)
- 部(49113)
- 重点(48960)
- 创(45793)
- 发(45513)
- 课题(44783)
- 制(44386)
- 国家社会(43705)
- 创新(42893)
- 教育部(42847)
共检索到462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佩霞 周小林
分税制框架下的现行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无论从"增长效应"还是从"公平效应"看,其制度设计均不利于促成地方政府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基于大国治理逻辑的一个理论基石是,促成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需要融合独立性财权与"权力制衡"机制。据此,结合"受益原则"与"支付能力原则",利于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地方公共收入机制构建,应在不触动当前政府间财政制衡设计的框架下,围绕"权力确定"、"来源清晰,负担落实"、"征管优势"、"适度弹性"原则,注重财产税、使用者费、地方公债三大收入形式的运用,并借助制度调整来增强地方独立性财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君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日益突出。围绕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客观条件,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角色,供给主体应体现怎样的结构和特征,公共物品供给应体现怎样的内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就构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逻辑体系和框架。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政府角色 供给主体 公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激励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地方政府既可以供给民生型公共物品,也可以供给发展型公共物品。本文通过模型求解找到了影响地方政府供给民生型公共物品和发展型公共物品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视发展型公共物品供给而轻视民生型公共物品供给,除了因为现行的激励结构使得发展型公共物品的"政治价格"大大高于民生型公共物品的"政治价格"以外,还因为民生型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风险高于发展型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物品 共同代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隐性债务源于政府承担公共风险而产生的潜在支出义务,化解隐性债务的关键是治理诱发政府潜在支出义务的公共风险。隐性债务治理不仅要防范政府部门债务风险向私人部门的溢出,还要降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冲击。公共风险视角下隐性债务治理的关键是从疏堵结合转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治理模式,核心是在厘清隐性债务内涵并明确政府权责边界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担与化解的制度体系,其中建立隐性债务报告制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向预算内转变、深化政府直接融资制度改革、加大隐性债务内外部监督力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制度等是构筑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
公共风险 隐性债务 或有债务 债务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涛 梅林海 范阳东
公共品供给和社会选择存在效率难题。Tiebout模型通过在政府行为中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群体偏好的显示性特征,是实现帕累托生产供给的前提条件。文章旨在通过理论模型及Besley动态博弈过程对居民、地方及中央政府的竞争行为进行模拟,分析公共资源达到效率化配置的长期均衡,进一步说明竞争机制能够限制政府行使权力造成的非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留花 诸大建
共享单车非理性发展引发的秩序问题越来越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借鉴可持续管理中的"状态—压力—反应"分析模型,认为公共空间的性质既影响了共享单车的治理效果,也决定了治理策略的选择。基于此,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并对应提出以下四种治理模式:社区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协同管理型。共享单车的有效治理有赖于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既需要自上而下"掌舵"型管制,也需要自下而上"自主"型治理,以最终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丽英 刘慧琳
以蒂布特模型的"用脚投票"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05年的Panel Data建立Panel Data模型,实证分析各地区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对吸引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FDI的吸引呈显著正相关,各地区公共物品供给差异是FDI区域分布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补充性原则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宪法原则,成为现代税收国家赋予地方税权的理论渊源。地方税权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进程,以顺应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从纵横两个维度考量,我国地方财力格局中地方税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地方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比悬殊、地方税收入规模地区差异大等现状与事实,均表明地方税收入不足引致治理效能缺失,主体税种缺失与税制改革滞后是其直接原因,中央与地方分税规则不稳定则是治理效能缺失的体制根源。"十四五"时期,我国应该以合理划分和调整事权与支出责任为改革牵引,逐步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增强地方税与共享税、转移支付协同效应,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从税权划分、税种配置、征管改革等方面不断健全地方税体系。
关键词:
补充性原则 地方税 税收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西部的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应形成合力,两者互为契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西部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西部大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的成就。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萍
在中国独特的文化与制度背景下,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机制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会计信息供给所涉及到的背景、内容和实践从理论上给予厘清和指导。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支撑,对会计信息这一公共物品进行理论分析,从应然层面来剖析会计信息如何均衡供给,并用其指导会计信息供给的研究,以期实现政府在会计信息均衡有效供给的正确监管和导向。
关键词:
公共物品视角 会计信息 均衡供给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丙涛 潘美薇 杨梅
近年来,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问题正在引起学界与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重要障碍。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多数只是关注了地方治理的困难,却很少进行问题原因的分析,也很少看到对地方政府进行各种治理模式探索积极意义的挖掘。本文将以公共经济理论为基础,从需求多元的角度剖析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经验,以期为今天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基层治理改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基层治理 历史 理论 多元分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黄晓红
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效率问题应以多边治理思想代替简单的供给思想。农村公共物品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博弈,而是嵌套在社会关系博弈之中。改变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公共物品决策体系,将形成有利于多边治理的博弈结构。在这种嵌套博弈中,农户、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都有参与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积极性,他们与村委会及各级政府共同建立起分工协调的多边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治理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常
公共物品由于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从而导致收费的困难和“搭便车”的现象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应由政府负责提供。但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和资金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导致公共物品提供的低效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公共物品的不同产权安排的效率分析 ,认为要根据公共物品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产权安排方式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 ,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公共物品 产权 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燕
分税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的实行,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财权,加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各地区间的地区差距,使得原本就不协调的地区差距越发变得不平衡,非均衡财政体系逐渐形成。地区财力的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地方政府在供给本区域公共产品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目前我国位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协调好各地区间提供公共产品的差异,保证各地区间公共设施的有效供给,减缓因地区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亟待解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物品 供给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相对城市而言严重不足 ,但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基层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却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 ,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违背了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最优原则。我国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来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户籍制度 财政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