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3)
- 2023(7496)
- 2022(5751)
- 2021(5108)
- 2020(4106)
- 2019(9357)
- 2018(9262)
- 2017(18638)
- 2016(9889)
- 2015(10965)
- 2014(11156)
- 2013(10954)
- 2012(9874)
- 2011(8847)
- 2010(8971)
- 2009(8264)
- 2008(7950)
- 2007(7456)
- 2006(6690)
- 2005(6556)
- 学科
- 济(49112)
- 经济(49077)
- 业(26865)
- 管理(26106)
- 企(20512)
- 企业(20512)
- 方法(19474)
- 数学(17228)
- 数学方法(17150)
- 贸(15828)
- 贸易(15821)
- 易(15447)
- 中国(15087)
- 农(13986)
- 出(11664)
- 财(11395)
- 业经(11031)
- 制(9737)
- 地方(9573)
- 农业(8734)
- 产业(8733)
- 口(8513)
- 结构(8509)
- 出口(8503)
- 出口贸易(8503)
- 融(8371)
- 金融(8371)
- 银(7776)
- 银行(7764)
- 学(7574)
- 机构
- 学院(144466)
- 大学(143972)
- 济(70239)
- 经济(69145)
- 管理(54303)
- 研究(52008)
- 理学(46217)
- 理学院(45757)
- 管理学(45135)
- 管理学院(44869)
- 中国(41657)
- 财(31922)
- 京(30234)
- 科学(27765)
- 所(26058)
- 财经(25430)
- 经济学(23410)
- 经(23189)
- 研究所(23172)
- 中心(23073)
- 农(22118)
- 江(22083)
- 经济学院(21144)
- 北京(19246)
- 院(18920)
- 财经大学(18905)
- 业大(18250)
- 范(17721)
- 师范(17519)
- 农业(17150)
- 基金
- 项目(91900)
- 科学(73965)
- 基金(69377)
- 研究(67637)
- 家(59765)
- 国家(59325)
- 科学基金(51579)
- 社会(46251)
- 社会科(44143)
- 社会科学(44130)
- 基金项目(35893)
- 省(34202)
- 自然(31639)
- 自然科(30996)
- 自然科学(30991)
- 自然科学基金(30495)
- 教育(30296)
- 资助(28425)
- 划(28358)
- 编号(26366)
- 部(21202)
- 重点(20755)
- 成果(20753)
- 发(20470)
- 国家社会(20202)
- 创(18660)
- 教育部(18610)
- 课题(18024)
- 人文(17991)
- 创新(17636)
共检索到22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小平 傅元海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亟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依托大国市场优势,可以培育本土新兴产业,并通过本土产业与出口的有力关联,形成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基于2000年~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本地市场规模越大,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这在2007年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不足的背景下表现尤为明显;借助大国市场优势,消费结构升级最终促进了国内供给升级,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打破了既有全球分工格局,为发挥本地市场优势、培育本土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由于进口产品对本土产品的替代作用,进口增加会削弱上述机制的实施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杉 甘子夏
文章利用1992~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口结构RSCA和NTR等指标,对出口种类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升级:原材料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现在处于比较劣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强但目前开始出现了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还处于比较劣势但逐渐上升;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分解发现易于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能力上升的比较快而且现在已经有比较优势,难于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还处于比较劣势但开始改善。中国的出口结构符合H-O理论,并且走出了比较优势陷阱。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出口商品 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知识产权保护除了从供给侧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产生直接作用外,还会通过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消费升级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从消费升级的不同表征维度看,消费“质”的升级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力要强于消费“量”的升级;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会因各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同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标导向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注重其对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的供给侧作用,还要注重其在培育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品牌效应促进消费“质”的需求侧作用,同时,需要构建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反作用。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阮敏
文章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的模型,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应该相互融合的路径,并利用1990年到2007年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的取得依赖于比较优势,从而是由资源禀赋状况内生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静态竞争优势带来的剩余将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的结构,动态比较优势会自发地导致动态竞争优势,为此,要利用静态的比较优势所获得的剩余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渐进地高度化。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是因为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毓萍
外贸出口一直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所处重工业的早期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出口商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本文以此入手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重工业化阶段 竞争优势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产品 结构出现了两次大的跨越。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这一时期我国贸易的特点之一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体现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宜红 王明荣
文章基于HS6位编码计算了1997~2008年中国与24个发达国家的出口相似度指数(ESI),从细分的出口产品角度研究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1)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很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同;(2)相比较于FDI,中国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等区位优势的改善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性因素;(3)虽然亚洲是中国FDI的主要来源地,但欧美在华直接投资对出口相似度的提高作用更大。1997~2008年各年横截面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出口相似度的作用程度显现出先快速上升后平稳下降的动态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晓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由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结构向以智力资源的占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型转变,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我国以资源和劳动力消耗为主体的低层次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应在分析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的动态结构优化战略,从而实现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结构的转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程琤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义出口商品结构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实际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幅度远远小于名义优化幅度。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低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高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高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障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不仅要把既有的产业价值链做大做强,还要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实施高端人才战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树立全球人才观,积极从海外引进人才;提高待遇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减少高端人才外流,从而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李健 刘雪琴 章海源 肖新艳 张莉 梅新育 韩秀申
在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出口什么商品,无疑取决于国内能够生产、提供什么商品,所以出口商品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同时,生产什么商品,又要看该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能容纳主要事实和重要因素的分析框架,预测我国若干重要商品的出口增长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首先识别出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八项关键因素,以及相应的可计量指标,建立起分析模型,并用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然后筛选出若干技术和附加值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有较大出口增长潜力的商品,用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增长趋势。主要结论是: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参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主要因素。我们兼得这些有利因素,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同时,一些相对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将较快增长,推动出口商品结构持续升级。研究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有规律...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出口结构 全球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王聪 李梦杰
选取1982—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ARMA模型对我国2012—2014年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会增加,体现了我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劳动力资源的萎缩,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出口政策相符合。
关键词:
ARMA模型 出口商品结构 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立华
20世纪90年代的中俄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中方连年逆差,1992~1999年累计逆差已超过175亿美元。造成中国对俄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因此要改变中俄贸易中方连年逆差的状况,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