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561)
2022(4816)
2021(4461)
2020(3507)
2019(7510)
2018(7801)
2017(15020)
2016(8351)
2015(9368)
2014(9538)
2013(9081)
2012(8029)
2011(7228)
2010(7424)
2009(6926)
2008(6881)
2007(6484)
2006(6082)
2005(5583)
作者
(23163)
(20171)
(19455)
(18666)
(12137)
(9514)
(8756)
(7829)
(7618)
(6897)
(6856)
(6452)
(6201)
(6148)
(6015)
(5955)
(5837)
(5676)
(5671)
(5551)
(5115)
(4996)
(4879)
(4711)
(4581)
(4544)
(4491)
(4217)
(4034)
(4007)
学科
(44047)
(37604)
经济(37560)
(31065)
农业(29244)
管理(15840)
业经(15073)
中国(12865)
(10719)
企业(10719)
(10268)
农业经济(9895)
地方(9135)
发展(9109)
(9099)
(8938)
农村(8927)
方法(8845)
(8722)
数学(7567)
数学方法(7512)
(7352)
土地(7202)
(7102)
人口(6987)
(6697)
劳动(6696)
收入(6478)
及其(6322)
建设(6310)
机构
学院(119952)
大学(113999)
(52670)
经济(51670)
管理(44296)
(42918)
研究(42558)
理学(38146)
理学院(37805)
管理学(37179)
管理学院(36983)
中国(33872)
农业(32326)
科学(25219)
业大(25141)
(23754)
(21644)
(20543)
中心(20418)
农业大学(19610)
(19590)
研究所(19513)
(16538)
师范(16425)
财经(15894)
经济管理(15859)
(15623)
(15011)
经济学(14997)
(14949)
基金
项目(78386)
科学(62018)
研究(61759)
基金(55836)
(48109)
国家(47559)
科学基金(40511)
社会(40435)
社会科(37804)
社会科学(37795)
(32445)
基金项目(29682)
编号(27836)
(26516)
教育(26462)
(25471)
自然(23282)
自然科(22708)
自然科学(22705)
自然科学基金(22292)
成果(21817)
资助(20557)
(19396)
课题(17912)
(17445)
重点(17207)
国家社会(16917)
(16588)
(16336)
发展(16271)
期刊
(68349)
经济(68349)
(50460)
研究(34805)
农业(34061)
中国(28772)
学报(19262)
业经(18706)
科学(18315)
大学(15912)
(15413)
学学(15061)
(14791)
金融(14791)
教育(13661)
(13515)
农业经济(13467)
农村(13252)
(13252)
管理(12398)
技术(10733)
问题(10724)
世界(9184)
农村经济(8804)
(8598)
经济问题(8231)
经济研究(8161)
社会(7526)
财经(7416)
社会科(6850)
共检索到18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小农是在特定资源禀赋下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为一体的农业微观主体,其生产方式本质是小农经济。新时代小农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工业化发展所需劳动力资源、生成规模农户经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功能。推进小农现代化,要按照"保护、组织、带动、提升、富裕"五位一体的思路,充分发挥小农的主体作用,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强化内生动力两方面优化政策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青阳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本文详尽地阐述了教育现代化的背景,内容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其发展速度取决于对农业的投入水平 ,有效途径是延伸产业链来拓宽其发展领域 ,需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 ,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嘉冀  杨君  
农民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在现代化的洗礼中,我国农民群体的未来走向并不明朗。跳出现有的小农"终结论"与"再生论"的二元格局,需将眼光投射到整个农民群体进行研究。基于中国特殊的户籍政策和土地制度,农民未来的走向在小农长期存在的基础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现代化,进而呈现村落的终结、农民的职业化、就地非农化、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这五种符合国情的现代化路径。农民群体未来走向的更深层意义是:如何在国家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激发农民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创建适应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今年年初,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三大奖,高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顶天立地的高校科技,取得了骄人成绩。以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为重要体现的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等教育领域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雪萍  
从"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当前职业教育治理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政府职业教育治理角色转换"差位"和治理能力"弱位"、职业教育治理制度"缺位"以及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权责"错位"等。因此,需要对各方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动态地调整政府的职能边界,明晰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构建多主体合作博弈机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福林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理论擘画和全面部署,并确定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内外经济互动是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首先,本文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交互发展的历程,尤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共生的关联性,并阐述了两者交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与对外开放战略密切相关的若干重点议题展开探讨。最后,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当前,中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职业教育管理现代化是其中颇为重要的环节。职业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真谛是聚合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实现管理的既定目标。有效的管理包括科学的战略决策、完善的制度政策、合理的体制机制、客观公正的反馈评价等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鸿  
新时代,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职业教育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需要站在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时代意义与历史使命,贯彻新方略,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和道路,聚焦新需求,创新建设思路与举措,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进步、社会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税收国际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税收已经突破传统主权和地理边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今年5月,第10届税收征管论坛(FTA)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在中国国际税收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刻,回顾昨天、总结今天、展望明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伴随国家对外开放步伐昂首前行历史总是能给人以深刻启示。1979年5月,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召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保险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中国保险监管一步步走向成熟,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迈出坚实步伐。中国保险监管的历史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历史以我国保险业经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起步和停办、国内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途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的自然国情、发展的历史阶段相结合的创新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态化的原则、要求和目标渗透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中,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生态创新型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途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的自然国情、发展的历史阶段相结合的创新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态化的原则、要求和目标渗透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中,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生态创新型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露   赵巍  
根据2011—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尤其在乡村经济和生活的数字化方面作用显著,但数字基础设施还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对产前、产中的农业现代化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最显著地影响了产中阶段的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其次是产前阶段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对产后阶段的影响尚显不足。此外,数字乡村建设的影响随时间、空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异。大数据战略实施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在高水平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效应更强;区域上,东部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南北差异表现为南高北低,粮食主销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