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1)
- 2023(13142)
- 2022(10884)
- 2021(10070)
- 2020(8365)
- 2019(18606)
- 2018(18242)
- 2017(35508)
- 2016(19248)
- 2015(20927)
- 2014(20483)
- 2013(20285)
- 2012(18598)
- 2011(16573)
- 2010(16744)
- 2009(15654)
- 2008(15842)
- 2007(14379)
- 2006(12834)
- 2005(11601)
- 学科
- 业(90757)
- 济(81791)
- 经济(81692)
- 企(73147)
- 企业(73147)
- 管理(69049)
- 农(47606)
- 方法(32825)
- 农业(31769)
- 业经(30403)
- 财(27588)
- 数学(24680)
- 数学方法(24483)
- 务(20625)
- 财务(20617)
- 财务管理(20593)
- 企业财务(19595)
- 中国(19376)
- 制(18681)
- 环境(18129)
- 技术(17429)
- 划(17037)
- 地方(16424)
- 策(15515)
- 体(15287)
- 和(15142)
- 学(14298)
- 贸(13987)
- 贸易(13981)
- 理论(13756)
- 机构
- 学院(277594)
- 大学(266945)
- 济(116532)
- 经济(114341)
- 管理(111356)
- 理学(96370)
- 理学院(95406)
- 管理学(94140)
- 管理学院(93635)
- 研究(87727)
- 中国(70066)
- 农(60336)
- 京(54999)
- 财(53385)
- 科学(53339)
- 农业(45916)
- 业大(44949)
- 江(43374)
- 所(43339)
- 财经(42615)
- 中心(41688)
- 研究所(39147)
- 经(38621)
- 经济学(34528)
- 州(34131)
- 范(33594)
- 北京(33391)
- 师范(33284)
- 经济管理(32317)
- 院(31487)
- 基金
- 项目(185805)
- 科学(148562)
- 研究(138640)
- 基金(136479)
- 家(117849)
- 国家(116664)
- 科学基金(102059)
- 社会(91675)
- 社会科(86544)
- 社会科学(86517)
- 省(75417)
- 基金项目(73490)
- 自然(64477)
- 自然科(62855)
- 自然科学(62840)
- 自然科学基金(61796)
- 划(60567)
- 教育(60509)
- 编号(56073)
- 资助(53162)
- 成果(42967)
- 发(41551)
- 创(41335)
- 重点(41240)
- 部(40949)
- 业(40713)
- 国家社会(38141)
- 创新(37854)
- 课题(37237)
- 制(37193)
- 期刊
- 济(139992)
- 经济(139992)
- 研究(75988)
- 农(62559)
- 中国(52266)
- 财(44025)
- 农业(42079)
- 管理(41024)
- 学报(40472)
- 科学(40443)
- 大学(31863)
- 学学(30808)
- 业经(30685)
- 融(26882)
- 金融(26882)
- 技术(23200)
- 业(21918)
- 财经(20895)
- 教育(20458)
- 经济研究(19645)
- 问题(19329)
- 经(18060)
- 版(15236)
- 技术经济(15228)
- 农村(14750)
- 村(14750)
- 资源(14371)
- 农业经济(14298)
- 世界(14221)
- 现代(14060)
共检索到407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当前我国面临较为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危机,并且治理效果欠佳,反映出国家农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不足。文章认为,大国小农的结构是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散经营的个体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使得生态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激励机制失效,农民缺乏从事生态农业的动力。分散经营的个体小农户也难以对接大国家,使国家难以有效地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导致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新时代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重塑农业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业治理结构 生态环境 小农户 科学种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小才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内容,我国当前农产品总量矛盾基本化解,结构性矛盾凸现,表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着手:从生产力层面,需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发展名牌农产品等。从生关系层面,要转变农民观念,下决心调整农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的职能,包括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政府为经济服务的职能,政府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等。
关键词:
农业产品结构 结构调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胜刚 黄凌
按照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具体要求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直至全面接轨的进程将逐步展开。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目前及未来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 ,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过渡期安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国际化 结构性矛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外贸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产品总量不足,中国实行了以"保增产"为核心目标的增产导向型农业政策。这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农产品产量增长,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等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中国农业发展将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农业政策亟需从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业支撑产量增长的增产导向型政策,转变为以绿色农业为支撑、追求质量和效率的质效导向型政策。实行质效导向型农业政策,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围绕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和组合式政策,从根本上有效破解农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外贸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产品总量不足,中国实行了以"保增产"为核心目标的增产导向型农业政策。这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农产品产量增长,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等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 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非
大中型国有企业当前普遍存在一方面人员总量偏多,另一方面"可用"人员紧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通过分析B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解决人员结构性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优化其人力资源基础管理。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结构性矛盾 系统解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重庆 张慧鹏
小农长期被污名化,然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仍将长期存在。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兼业小农,而是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者。在高度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各类资本主体占据优势地位,控制着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小农户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从属和依附于资本,有关农业产业政策也排挤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小农户的功能,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产业 组织化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丽丽
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需要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经历了初步孕育、稳定起步、纵深过渡和全面确立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但在“大国”小农结构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面临着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力量明显不足的防治困境。农业面源污染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和季节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协同性。基于此,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要以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相协调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为突破路径,以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夏柱智
国家干预和治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治理过程中,政府扶持弱质性的农民难以实现规模农业,政府与高度分散农民对接出现了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农业经营主体重构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农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形式上实现了规模农业,并消解了政府与农民的交易成本问题。但农业企业的非生产性再分配活动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扭曲了资源配置逻辑,导致了分利秩序的形成。分利秩序使得农业治理困境结构化,简单地改善治理方式难以解决农业治理问题。
关键词:
农业治理 分利秩序 政府失灵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阳
从当前和未来总量趋势看,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与需求已大体平衡。但随着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变,一些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凸显银行功能定位分工不明晰。农村地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我国目前由于城布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种种结构性的矛盾非常明显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结构性矛盾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