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5)
2023(8710)
2022(7354)
2021(7150)
2020(5987)
2019(14416)
2018(14107)
2017(26944)
2016(13889)
2015(16231)
2014(15832)
2013(15573)
2012(14362)
2011(13116)
2010(13268)
2009(12414)
2008(11941)
2007(10064)
2006(8837)
2005(8244)
作者
(37533)
(31365)
(31133)
(29839)
(20072)
(15011)
(14219)
(12289)
(11825)
(11006)
(10659)
(10579)
(10124)
(9947)
(9777)
(9680)
(9391)
(9092)
(9012)
(8572)
(7888)
(7543)
(7445)
(7236)
(7048)
(6990)
(6848)
(6513)
(6182)
(6104)
学科
(65497)
经济(65438)
管理(34864)
方法(33482)
(33263)
数学(30442)
数学方法(29920)
(26473)
企业(26473)
(26472)
贸易(26460)
(25859)
中国(19652)
(14564)
(14306)
(14158)
业经(11295)
(10894)
金融(10893)
(10572)
出口(10565)
出口贸易(10565)
(10523)
关系(10442)
(9990)
银行(9989)
(9717)
(9455)
地方(9280)
理论(9156)
机构
大学(201565)
学院(198064)
(98396)
经济(97002)
管理(76019)
研究(71701)
理学(65613)
理学院(64967)
管理学(63823)
管理学院(63473)
中国(57381)
(42803)
(41890)
科学(37589)
(34766)
财经(33785)
经济学(32891)
研究所(31415)
中心(31343)
(31228)
经济学院(29825)
北京(27935)
(26462)
(26139)
财经大学(25573)
(25183)
(24214)
师范(24040)
业大(23611)
(22737)
基金
项目(129918)
科学(104070)
基金(98705)
研究(96447)
(85690)
国家(85127)
科学基金(73237)
社会(64751)
社会科(61880)
社会科学(61868)
基金项目(49697)
自然(45360)
(45218)
教育(44912)
自然科(44445)
自然科学(44437)
自然科学基金(43705)
资助(43106)
(39694)
编号(36658)
(31434)
成果(29906)
重点(29495)
国家社会(28789)
中国(28015)
(27868)
教育部(27837)
(27039)
人文(26174)
大学(25735)
期刊
(99559)
经济(99559)
研究(64182)
中国(38553)
(29996)
管理(29485)
科学(25427)
学报(25382)
(22187)
(21538)
大学(20939)
国际(20646)
教育(19909)
(19730)
金融(19730)
经济研究(19512)
学学(19443)
技术(17503)
财经(17026)
农业(15907)
(14815)
世界(14405)
问题(14397)
业经(13481)
统计(12606)
(10875)
(10662)
技术经济(10295)
(10287)
贸易(10287)
共检索到30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待讨论澄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外贸才能形成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机制?从外贸起源和其"增长引擎"本质作用的终端视角看,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不仅可发挥大国国内需求这一"国家特定优势",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也可通过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的强有力关联,更好地发挥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本质作用。因此,在相同发展阶段,大国比小国更加偏向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明显背离大国经验,深层原因在于,致使"国内需求——本土供给——出口结构"不能有效衔接的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待讨论澄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外贸才能形成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机制?从外贸起源和其"增长引擎"本质作用的终端视角看,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不仅可发挥大国国内需求这一"国家特定优势",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也可通过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的强有力关联,更好地发挥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本质作用。因此,在相同发展阶段,大国比小国更加偏向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明显背离大国经验,深层原因在于,致使"国内需求——本土供给——出口结构"不能有效衔接的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燕  杨义东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开展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作用。但随着贸易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贸易的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矛盾进一步激化。文章运用2005~2013年的最新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额和全国环境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中国贸易出口额与环境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二氧化硫呈负相关,并拟合出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红  童恒庆  魏平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理论对进出口贸易预测进行建模作了研究,根据逐步回归的结果,分别进行过三次逐步回归,然后通过综合比较每次逐步回归的模型评价指标和拟合效果图,选择误差低、拟合效果好的模型作为进出口的预测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基于我国1995年1季度至2008年3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和估计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波动幅度下,汇率水平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呈不对称特征。当汇率波动幅度小于1.26%时,实际汇率贬值,我国的出口贸易量将增加;然而汇率波动幅度大于1.26%时,汇率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并不显著,实际汇率贬值并不能改善我国的出口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沅潮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数据分析,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条件异方差理论,对国际贸易进口的差分数据构建了6月份及8月份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和,并应用进口增长率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波动率和变化率的拟合估计。根据所拟合的模型,发现在8月份拟合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下的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数据更接近实际的国际贸易差分数据,并且国际贸易进口增长率差分对出口增长率差分的波动率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具有滞后的时间效应,并且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波动率对出口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沅潮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数据分析,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条件异方差理论,对国际贸易进口的差分数据构建了6月份及8月份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和,并应用进口增长率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波动率和变化率的拟合估计。根据所拟合的模型,发现在8月份拟合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下的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数据更接近实际的国际贸易差分数据,并且国际贸易进口增长率差分对出口增长率差分的波动率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具有滞后的时间效应,并且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波动率对出口差分有正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辉民  
运用1980年~2013年的FAO统计数据,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模式、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计与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均值约为-0.56,总体而言缺乏国际竞争力;单板、碎料板、木材剩余物等林产品属于产业内贸易,多数产品为产业间贸易;中国在林产品进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大,出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弱。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玲  吴根宝  
中国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总体不太高,其中中低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出口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出口生产性服务业竞相争夺的部分。中国要在保持这一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快中高技术通讯和计算机及信息业、高技术金融保险和专利及所有权业的发展,可考虑从增加人才储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制环境和加强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政府要加快推进中国优化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和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进程。这对于中国有效实现贸易升级和产业转型都将产生有益的连带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安礼伟  杨夏  
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扮演着加工装配地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等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进口中间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至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了三角贸易模式。中国对美出口的快速增加与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的增加和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加,因此中美贸易失衡主要不是一种双边贸易现象,而是一种结构性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力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问题。中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出口至上”战略是传统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在外汇已经非常充裕的今天已无存在的必要。“出口至上”战略加剧中外经济摩擦,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增加财政负担,需要尽快加以摒弃。中国应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锐  
文章使用"监督分组"主成分回归方法对进出口贸易与各类经济、社会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监督分组"方法在一定条件仍然无法有效克服共线性问题。在对2011~2013年主成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提取了2012~2013年进出口贸易预测值的公共残差,并利用其对2014年各地区贸易值进行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出了2014年各地较为精确的进出口贸易值与增速预测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先锋  张莉  
文章应用我国1980—2006年相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技术进步、资本积累、FDI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技术进步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红  彭馨  
本文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和科技创新视角,就1990~2012年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影响进行了协整分析、VAR模型回归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扩散、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方向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技术进步并不是出口结构调整的原因,我国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路径还未实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发现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依赖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外资和腐败程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对进出口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均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均改善了环境质量,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则加剧了环境污染,在外资水平较高的省份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正面影响较小,在中等外资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较大;产业结构和腐败程度与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均为正相关,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腐败程度较高的省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