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3)
- 2023(17994)
- 2022(14975)
- 2021(13640)
- 2020(11380)
- 2019(25980)
- 2018(25583)
- 2017(48985)
- 2016(26619)
- 2015(30051)
- 2014(30480)
- 2013(30209)
- 2012(28321)
- 2011(25618)
- 2010(26500)
- 2009(25249)
- 2008(25050)
- 2007(23137)
- 2006(20757)
- 2005(19468)
- 学科
- 济(118437)
- 经济(118273)
- 业(97774)
- 管理(90721)
- 企(85422)
- 企业(85422)
- 方法(45239)
- 财(37576)
- 中国(36987)
- 农(36617)
- 数学(35570)
- 业经(35421)
- 数学方法(35258)
- 制(30813)
- 融(29718)
- 金融(29714)
- 银(29445)
- 银行(29410)
- 地方(28766)
- 行(28344)
- 务(25507)
- 农业(25474)
- 财务(25450)
- 财务管理(25390)
- 企业财务(24069)
- 贸(21458)
- 贸易(21435)
- 技术(21252)
- 理论(21121)
- 体(20792)
- 机构
- 学院(390251)
- 大学(384034)
- 济(165144)
- 经济(161515)
- 管理(147806)
- 研究(132044)
- 理学(124060)
- 理学院(122702)
- 管理学(120929)
- 管理学院(120171)
- 中国(109301)
- 财(82737)
- 京(82363)
- 科学(76924)
- 所(67856)
- 农(66753)
- 江(64296)
- 财经(63223)
- 中心(62257)
- 研究所(60046)
- 经(56956)
- 业大(54121)
- 北京(52692)
- 农业(51778)
- 州(51254)
- 经济学(50355)
- 范(48974)
- 师范(48487)
- 院(47264)
- 财经大学(46185)
- 基金
- 项目(239516)
- 科学(188190)
- 研究(180740)
- 基金(170932)
- 家(146544)
- 国家(145118)
- 科学基金(125015)
- 社会(114744)
- 社会科(108722)
- 社会科学(108694)
- 省(96417)
- 基金项目(89859)
- 教育(82546)
- 划(78816)
- 自然(77568)
- 自然科(75704)
- 自然科学(75680)
- 编号(74885)
- 自然科学基金(74384)
- 资助(69651)
- 成果(61737)
- 发(56025)
- 重点(54042)
- 部(52802)
- 课题(52635)
- 创(52448)
- 制(48498)
- 创新(48359)
- 业(47014)
- 性(46979)
- 期刊
- 济(199623)
- 经济(199623)
- 研究(122632)
- 中国(88679)
- 财(69405)
- 农(63505)
- 管理(60628)
- 学报(55003)
- 融(52597)
- 金融(52597)
- 科学(52090)
- 教育(43542)
- 大学(42574)
- 农业(41978)
- 学学(39982)
- 技术(36789)
- 业经(34374)
- 财经(32443)
- 经济研究(30430)
- 经(27955)
- 问题(25713)
- 业(24115)
- 技术经济(21462)
- 贸(20629)
- 财会(19133)
- 现代(18905)
- 商业(18876)
- 理论(18625)
- 世界(18523)
- 国际(18131)
共检索到625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人淮 马宇飞
促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重大战略任务。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以创新驱动为前提、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资本流动和推动制度变迁,其实现模式主要有依托效益驱动下的同心扩散模式、产业演进下的自然替代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试点带动模式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防工业(人民军工)先后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走过不同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兵民一致、兵民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时期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历程 成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蕾 王玲
本文先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又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与熵权法分别测算了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升级水平,进一步地采用固定和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两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地区差异,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伴随着两业技术、产品、业务、市场上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基于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升级;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动态演进的过程,且不同地区两业融合发展水平不同;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但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其中东部、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新闻 王艳 侯光明
本文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首先,在对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关系深刻理解基础上,给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论证了"三化"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系统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并阐述了"三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过程;最后,就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每两化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王述英
制造业是工业化进程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获得竞争力的有效保障。本文从天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归纳出其发展特点,依据其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天津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洪群联 王晓红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近年来,两区都出现了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二业融合")加快的情况。一、融合发展的情况与成效(一)二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人淮 郭玮
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展军
针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西安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国防科技 装备制造业 军民融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工业旅游、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等。在政府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推动和网络创新等路径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生 黄朝峰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脊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军工行业相对封闭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军民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解军民融合管理与国防科技创新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嵘 桑雷
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据此,文章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发展 复合型人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艳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应用模式,它将重构经济活动各环节并从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生态等方面影响先进制造业并与之融合发展。以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相关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并结合自身基础与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呈现出四大趋势:软性制造、大规模定制化、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互为依存以及先进制造更加绿色化和服务化。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发展工业互联网并使其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成为各制造强国的共同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不仅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因而对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有了更好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迫切要求把国防工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之中,努力探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实现模式。依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不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主要有延伸裂变模式、纳入聚变模式、互动扩张模式、集群衍生模式和优化升级模式等实现模式。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新型城镇化 实现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制造业转型发展。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韧劲的重要支撑。制造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作,对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意义重大。目前,国家和地方围绕制造业转型发展制定了产业政策规划,加大制造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既强调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制造业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同时强调瞄准制造科技前沿,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晨竹
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紧密联系区域产业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昌吉州为研究样本,提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主攻领军队伍建设,主办优势高水平专业,主谋技术技能培养,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