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7)
- 2023(6020)
- 2022(5206)
- 2021(4903)
- 2020(4054)
- 2019(9320)
- 2018(9165)
- 2017(17717)
- 2016(9658)
- 2015(11043)
- 2014(11117)
- 2013(10800)
- 2012(10519)
- 2011(9658)
- 2010(10393)
- 2009(9625)
- 2008(9716)
- 2007(8869)
- 2006(8343)
- 2005(7874)
- 学科
- 济(37647)
- 经济(37596)
- 管理(26142)
- 业(24518)
- 贸(20072)
- 贸易(20059)
- 企(19628)
- 企业(19628)
- 易(19497)
- 方法(12782)
- 农(12338)
- 中国(11981)
- 财(10507)
- 数学(10241)
- 数学方法(10045)
- 制(9838)
- 策(9314)
- 地方(9208)
- 银(8627)
- 银行(8622)
- 业经(8588)
- 融(8585)
- 金融(8585)
- 行(8358)
- 出(8151)
- 关系(7778)
- 农业(7212)
- 税(6611)
- 理论(6598)
- 学(6520)
- 机构
- 学院(137064)
- 大学(135935)
- 济(64299)
- 经济(62914)
- 研究(51998)
- 管理(49680)
- 中国(42079)
- 理学(40579)
- 理学院(40173)
- 管理学(39657)
- 管理学院(39383)
- 财(31875)
- 京(29152)
- 科学(26112)
- 所(25948)
- 中心(24270)
- 江(23734)
- 财经(23300)
- 研究所(22694)
- 经(20901)
- 农(19328)
- 北京(19319)
- 经济学(19240)
- 院(19039)
- 范(18838)
- 师范(18740)
- 州(18623)
- 贸(17625)
- 经济学院(17275)
- 财经大学(16756)
- 基金
- 项目(77506)
- 研究(63137)
- 科学(60702)
- 基金(55027)
- 家(46130)
- 国家(45712)
- 社会(39122)
- 科学基金(38364)
- 社会科(37205)
- 社会科学(37201)
- 教育(29101)
- 省(28814)
- 编号(27227)
- 基金项目(26933)
- 成果(24776)
- 划(24586)
- 资助(24056)
- 自然(22165)
- 自然科(21625)
- 自然科学(21620)
- 自然科学基金(21228)
- 课题(19624)
- 部(18231)
- 发(17738)
- 性(17578)
- 重点(17527)
- 年(16481)
- 项目编号(16322)
- 教育部(15969)
- 国家社会(15786)
共检索到240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烈
大国力量的消长与国际贸易政策走势的历史考察任烈(财政部税政司)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以来,掀起了向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GATT体制靠拢,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强大浪潮。尤其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临近复关之际,呼声更是高涨。与此同时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玉琴 孙倩 王辉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考察60余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其演进的特点及动因。研究显示,加工贸易的发展始终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工业化 对外开放 历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力波 汤维祺
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关于自由贸易的争议也变得空前激烈。国际贸易是否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领域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而在当下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合理性的探究尽管触及了经济增长问题,但在贸易静态收益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究竟是否会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各个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究竟偏向于出口部门还是进口部门,也取决于各种贸易政策对各个部门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现有针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明确指出了目前各种看似矛盾的实证证据背后的理论和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玮
碳税是经济发达国家将国际贸易问题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的产物。碳税的开征对各国贸易竞争力、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际气候条约没有达成的背景下,由国际贸易活动引致的"碳泄漏"会使得碳税抑制碳排放的功效大打折扣,但从长远看国际贸易也有可能推动碳税在全球的普及。本文从多个视角辩证地分析了碳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碳税政策选择问题。
关键词:
碳税 国际贸易 全球气候变化 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黎明 刘海波
本研究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高度依赖专利保护的医药产业为例,在分析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对专利、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1)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医药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比较优势对医药出口贸易增长影响并不显著;(2)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和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医药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中药出口贸易的增加主要依赖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3)相对原料药而言,专利对成品药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更为显著;(4)我国专利保护强度的改善对促进成品药和医疗器械的进口贸易有积极作用,原料药进口贸易的发展主要源于我国人均医疗支出的增加;(5)从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看,我国工业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的降低反而带来化学制剂和生物生化制品进口贸易增长率的降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晖
消费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是国际贸易进行的前提条件,对贸易商来说,只有该贸易商品存在着需求时,他才会决定进行或继续进行贸易。如果该商品无人来消费,贸易商就不会对这种商品贸易感兴趣。国际贸易是实现和扩大消费的一种方式,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一方面可以来自本国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来自国外生产,这就必须经过国际贸易。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决定了消费与国际贸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就尝试着对国际贸易与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个探讨。一、国际贸易与消费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中,一国政府应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目标,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本手段,同时扮演"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等四大角色,从而谋求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全成本 比较优势 政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外贸易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外贸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对外贸易量已稳居世界前三,在此局面下国际贸易大国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要稳定国际贸易中的大国地位,推动外贸向更远、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平衡问题。在分析内部市场需求和进出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处理国际贸易中的平衡问题,是保证中国外贸平衡、稳定国际贸易大国地位的关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大国贸易平衡 贸易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超愚 韦伟
1、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前对外开放实践中暴露出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理论上也相应地存在着对开放经济以及我国贸易政策选择的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 (1)各级政府和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时不重视内外贸的效益比较,表现出追求出口规模的数量冲动。出口创汇似乎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企业经济效绩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合理地偏高,出现了强制出口现象。而在理论上,也认为经济的开放程度是与外贸依存度正相关的,片面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认为我国应无条件地实行出口促进。 (2)不计成本代价,盲目利用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百红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变迁的根源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的本性推动着资本积累方式的变革,相应地改变着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鉴于此,文章从资本积累的逻辑出发,将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变迁作为研究的核心,构建"资本—劳工—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从劳工对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资本—资本的博弈、国家—国家的博弈三个层次探讨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决定过程,以期为改善美国新总统任期下的中美经贸关系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破解之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良福 程正军 张国圣
国际贸易壁垒的现状及走势分析熊良福程正军张国圣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经过多轮成功的关税减让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率已大幅度降低,关税已不再是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但自70年代中期以来,非关税壁垒已经继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日明 邹东颖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国际贸易政策不外乎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规律大体上是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运行,而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振幅越来越小。我国当前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成钢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收支项目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是作为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两种重要的方式,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