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3)
2023(9602)
2022(7685)
2021(7232)
2020(6227)
2019(14344)
2018(13720)
2017(26058)
2016(13712)
2015(15552)
2014(15267)
2013(15424)
2012(14158)
2011(12410)
2010(12590)
2009(12178)
2008(12763)
2007(11064)
2006(9668)
2005(9266)
作者
(37114)
(30879)
(30850)
(29270)
(20018)
(14525)
(14048)
(11943)
(11694)
(11091)
(10571)
(10387)
(10287)
(9678)
(9629)
(9331)
(9212)
(8928)
(8784)
(8579)
(7798)
(7635)
(7444)
(7006)
(6953)
(6948)
(6938)
(6741)
(6186)
(5908)
学科
(75979)
(71330)
企业(71330)
(67211)
经济(67130)
管理(58446)
方法(29526)
(26805)
业经(25743)
(21800)
数学(21497)
数学方法(21417)
(21382)
财务(21372)
财务管理(21353)
企业财务(20039)
中国(18023)
农业(16161)
技术(15654)
(15460)
贸易(15451)
(15186)
(14291)
(13958)
(13263)
(12892)
企业经济(11903)
(11613)
理论(11464)
经营(11109)
机构
学院(204481)
大学(199074)
(100134)
经济(98811)
管理(84178)
理学(71561)
理学院(70976)
管理学(70539)
管理学院(70149)
研究(66085)
中国(57822)
(49739)
(41598)
财经(38558)
(35138)
科学(33230)
(32613)
经济学(31284)
(29939)
中心(29345)
(28836)
研究所(28436)
经济学院(28306)
财经大学(28291)
北京(26900)
商学(26348)
商学院(26125)
经济管理(23644)
业大(23439)
(23293)
基金
项目(123441)
科学(100435)
研究(95368)
基金(93769)
(79508)
国家(78788)
科学基金(69854)
社会(65112)
社会科(62040)
社会科学(62027)
基金项目(48681)
(45280)
自然(42039)
教育(41976)
自然科(41160)
自然科学(41151)
自然科学基金(40566)
资助(38331)
(37292)
编号(36876)
(31693)
(29519)
成果(29393)
(29151)
国家社会(28384)
重点(27314)
(26868)
创新(26374)
中国(26285)
教育部(26140)
期刊
(113163)
经济(113163)
研究(65292)
(46249)
中国(39503)
管理(36151)
(27222)
科学(24555)
学报(21460)
(21318)
金融(21318)
财经(20299)
农业(19302)
经济研究(19176)
技术(18625)
业经(18335)
大学(17972)
(17636)
学学(17201)
会计(16748)
(15909)
国际(15484)
财会(15109)
问题(14925)
世界(14511)
(13799)
技术经济(13353)
教育(13349)
现代(10585)
通讯(10255)
共检索到32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盖地  
本文将中国现行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 ,说明经过多年的努力 ,中国企业会计标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 ,同时 ,也应充分认识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小异” ,即会计差异。各国会计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其形成有诸多因素 ,但会计差异不等于会计差距 ,更不等于会计差错。“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趋势 ,但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需要不断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根据中国国情 ,制定诸如《企业会计制度》这样的会计标准 ,会使中国会计标准健康、有序地迈向国际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全球协同应对危机而成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希望G20各成员国及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加快趋同步伐—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在这一背景下,作为G20和FSB的重要成员,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4月2日,我国财政部以财会[2010]10号文正式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这是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开始走向"纵深发展阶段"。本期专题报道栏目,我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财会[2010]10号),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对此,中国会计学会于4月11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资深会员论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在论坛上做了《趋同路线图是动员令》的演讲。本刊将"路线图"及论坛综述刊出,供读者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玉廷  
为响应G20峰会提出的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IASB拟对系列准则进行重大修改,包括:将金融工具的分类从现行的四类简化为以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类,并禁止重分类;对公允价值进行重新定义,强调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必须与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一致;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并按照营业活动、筹资活动对三张报表进行分类;其他准则的后续修订仍在继续。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经济业务有其特殊性。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IASB的准则修订,促进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充分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本文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亚瑟·怀特先生、秘书长大卫·凯尔恩斯先生以及专业研究主管约瑟夫·叶斯比先生今年2月在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内容。由财政部会计制度管理司会计准则组根据报告提纲和报告记录整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孝衍  
一、香港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联系 (一)香港会计准则的发展 1.香港会计准则是由香港会计师公会(HKSA)根据公众的利益制定和发布的,它对会计工作具有权威性。传统的香港会计准则是根据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因为其法律背景相似。香港会计准则的最初目标是对所涉及到的事务,减少会计处理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就这点而言,香港会计准则的目标同国际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一样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目的 本准则的目的是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本准则既包括一个企业被另一个企业购买,也包括难以辨别谁是收购者的这样一种不常见的股权联合。购买会计涉及确定购买成本、将该成本分摊于被购企业的可确认资产和负债、以及对购买时和购买后形成的商誉或负商誉进行会计处理。其他会计问题包括确定少数股权金额、购买期间的会计问题、购买成本或对资产负债确认的后续变化以及要求披露的事项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娟  郭庆  
一、国际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及趋势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美国、欧洲乃至部分新兴经济体,引发了剧烈的经济低迷和不景气。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是一个因素,但诸多跨国公司的破产、倒闭等现实,使得会计准则缺陷和会计技术方法的滥用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指责。作为在国际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世界范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剑峭  皮建屏  
从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关系(Earning-ReturnRelation)来看,1994-1999年,以国际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相关性并不比以国内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相关性高。经过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敏  陆建桥  徐华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制定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国或地区采取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倍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重新构建,国际会计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积极推动治理结构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选择适应国情需要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党红  
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并对合并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预期。新版企业合并国际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合并准则中关于分次购并、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合并日所确定的或有对价以及非控制性权益的取得和处置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并未采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完全商誉法。笔者认为,在母公司观和主体观的概念之争没有明晰之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之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完全商誉法不会进入合并会计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aearch)在2008年6月(第46卷第3期)刊登了Marye Barth,Wayner Landsman和Mark H Lang合写的一篇题为"国际会计准则与会计质量"(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的文章。本篇文章中作者研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是否与较高的会计质量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反映了财务报告体系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锦芳  
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差异存在原因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对投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和无形资产、存货业务的具体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差异,并结合我国会计环境对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宁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资本化市场的形成,会计作为全球通用商业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背景;然后运用对比法以表格的形式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保持了一致,只有个别准则存在差异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对存在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对我国会计准则协调提出建议:逐步建立我国的财务框架概念结构;正确认识会计国际化;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我国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