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1904)
- 2022(10579)
- 2021(9965)
- 2020(8396)
- 2019(19348)
- 2018(19146)
- 2017(36806)
- 2016(20467)
- 2015(22746)
- 2014(22749)
- 2013(22557)
- 2012(20738)
- 2011(18762)
- 2010(18419)
- 2009(16636)
- 2008(16037)
- 2007(13942)
- 2006(11920)
- 2005(10350)
- 学科
- 济(74715)
- 经济(74623)
- 管理(54998)
- 业(52651)
- 企(44180)
- 企业(44180)
- 方法(36854)
- 数学(31815)
- 数学方法(31391)
- 学(21786)
- 农(19346)
- 财(19018)
- 中国(18793)
- 业经(16309)
- 地方(14604)
- 贸(13534)
- 贸易(13528)
- 理论(13502)
- 易(13151)
- 制(13119)
- 农业(13029)
- 和(12541)
- 务(12417)
- 技术(12392)
- 财务(12356)
- 财务管理(12334)
- 企业财务(11766)
- 环境(11625)
- 银(11020)
- 银行(10946)
- 机构
- 大学(288398)
- 学院(284739)
- 管理(109353)
- 济(103911)
- 经济(101505)
- 研究(100857)
- 理学(95734)
- 理学院(94552)
- 管理学(92523)
- 管理学院(92052)
- 中国(71108)
- 科学(69581)
- 京(62134)
- 农(58113)
- 所(53226)
- 业大(50562)
- 研究所(49441)
- 财(46724)
- 农业(46612)
- 中心(44616)
- 江(40881)
- 北京(38746)
- 财经(38015)
- 范(37297)
- 院(36818)
- 师范(36711)
- 经(34743)
- 州(33160)
- 技术(33036)
- 省(31004)
- 基金
- 项目(206276)
- 科学(159823)
- 基金(149347)
- 研究(141533)
- 家(134337)
- 国家(133287)
- 科学基金(112109)
- 社会(85454)
- 省(81758)
- 社会科(80783)
- 社会科学(80758)
- 基金项目(79835)
- 自然(78167)
- 自然科(76344)
- 自然科学(76321)
- 自然科学基金(74945)
- 划(69975)
- 教育(64689)
- 资助(62078)
- 编号(55787)
- 重点(46799)
- 成果(45060)
- 部(44133)
- 发(43335)
- 创(42904)
- 计划(41711)
- 科研(40925)
- 创新(40087)
- 课题(39220)
- 大学(37433)
- 期刊
- 济(108965)
- 经济(108965)
- 研究(79235)
- 学报(59058)
- 中国(52674)
- 农(52356)
- 科学(50683)
- 大学(42264)
- 学学(40148)
- 管理(39517)
- 农业(36327)
- 财(34135)
- 教育(30502)
- 技术(22650)
- 融(20836)
- 金融(20836)
- 业(19015)
- 财经(17987)
- 经济研究(17567)
- 业经(17441)
- 业大(16361)
- 科技(15715)
- 版(15534)
- 图书(15528)
- 经(15222)
- 问题(14051)
- 理论(13876)
- 林业(13620)
- 农业大学(13163)
- 实践(12914)
共检索到403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慧 白俊杰 叶星 胡隐昌
根据大口黑鲈IGF-I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IGF-I基因内含子核苷酸序列,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中国养殖群体和美国野生群体中筛选IGF-I基因内含子上的多态位点。应用RFLP、CRS-RFLP和SSCP技术建立多态位点的检测方法,同时比较分析其中4个多态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表明:(1)IGF-I基因内含子1、3和4序列长分别为1 317 bp、712 bp和1 941 bp;(2)在3个内含子上共发现7个多态位点,其中在内含子1的208和1070位为G-A突变;内含子3的第40个碱基为一个"A"的插入-缺失突变,第307位为C-T突变,683位是G-A突变;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秋玲 许尚忠 昝林森 高雪 张争锋 任红艳 陈金宝
以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海福特牛为试验材料,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解耦联蛋白3基因(UCP3)的第5内含子和第6外显子部分序列,利用PCR-SSCP技术对牛UCP3基因进行了SNPs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牛品种中的优势等位基因均为B,中国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的优势基因型为BB型,海福特牛的优势基因型为AB型;中国西门塔尔牛和海福特牛在UCP3基因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安格斯牛在UCP3基因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中国西门塔尔牛和海福特牛在UCP3基因位点为中度多态,安格斯牛在UCP3基因位点为高度多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建勇 陈松林 毕金贞
通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MHC II B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直接测序的方法,从83个抗病牙鲆个体中共得到了85个等位基因,其中76个为新发现的等位基因。在扩增得到的263bp的外显子2中,共发现了60个多态性位点,其中33个是新发现的。不同的等位基因均以较低的频率出现,基因频率范围从0.006到0.069,基因型频率范围从0.012到0.169。通过序列分析,共发现了6种内含子1,其中4种是新发现的。内含子1中均包含了一个12bp的重复单元,其3'端含有一个富含CT/GT的区域。牙鲆MHC II B基因的高多态型和低频率揭示了牙鲆群体MHC基因资源的丰富性,...
关键词:
牙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廿 鄢锦辉 张开春 王晶 张晓明 闫国华
【目的】研究70个甜樱桃品种DFR基因多态性与果皮颜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DNA序列分析,以不同果皮颜色的10个甜樱桃品种(Prunus avium L.)为材料,检测DFR基因的多态性。根据多态性出现的位点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70个甜樱桃品种DFR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获得甜樱桃DFR基因约1 kb的片段,测序结果用BLAST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与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0%,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甜樱桃(P.avium)DFR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该片段由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2个多态性位点分别在内含子2和内含子3上。在黄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坤航 邢晋祎 邹士涛 李洁
脂肪酸转运蛋白4(SLC27A4)是主要的极长链脂肪酰基辅酶A合成酶,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6个猪种的SLC27A4基因内含子8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长白猪群体中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在莱芜猪和大约克检测到AG和GG 2种基因型;其余猪种只检测到GG 1种基因型。在6个猪群中G均为优势等位基因,GG为优势基因型。χ2检验显示,基因型分布在莱芜猪、大约克和长白猪群均达到了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不同基因型在群体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00~1.2914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秋娟 任播扬 何桂娟 黄守婷 王景伟 肖天放
以褐色菜鸭为材料,对其ApoVLDL-Ⅱ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PCR-SSCP检测,分析其多态性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ApoVLDL-Ⅱ基因第1内含子检测到多态性,存在BB、Bb和bb 3种基因型,序列比对发现存在T374C、C379T和T390G 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该位点属中度多态,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bb基因型个体的蛋重极显著高于BB型(P<0.01),bb基因型个体的蛋白重显著高于BB型(P<0.05).推测该片段的多态位点可能对褐色菜鸭蛋重和蛋白重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华 郑友民 李宏滨 杜立新 马月辉
【目的】寻找猪POU1F1多态位点和基因表达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以大白猪(英系)和中畜黑猪为试验材料,对POU1F1基因第一内含子多态性进行PCR-SSCP检测分析,同时提取垂体总RNA,对POU1F1、GH、PRL、TSH-β的mRNA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结果】发现一个位于第一内含子1515位点的突变和猪屠宰前日增重相关系数为R=-0.6(P<0.05);【结论】T→C的替换将导致GH的mRNA表达量升高,在生长性状上表现为屠宰前日增重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琦 柴志欣 钟金城
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8作为影响西藏牦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育种措施为我国西藏高山牦牛进行种质资源保种选育提供理论根据。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帕里牦牛、申扎牦牛、斯布牦牛和类乌齐牦牛4个品种(类群)共151个样本的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8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并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IGF2基因内含子8部分序列长度为412 bP,在帕里牦牛和申扎牦牛中发现AA、Ab、bb 3种基因型,与AA型相比,bb型在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泳全 汪旭升 黄伟素 肖天霞 郑燕 吴为人
通过在多态位点两侧的保守编码序列上设计引物,可以开发出在不同物种间通用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称为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目的】探讨利用已公布的水稻籼、粳两亚种的基因组序列开发禾本科ACGM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水稻两亚种间的内含子长度多态性,开发了38对ACGM引物。用这些引物对玉米、粟、大麦、小麦、竹子、旱稗草和大米草6个属共12个不同材料进行PCR实验。【结果】几乎所有引物都可在至少1种材料中扩增出特异条带,而1/3以上的引物可以在全部供试材料中获得特异扩增产物。在每一种供试材料中,平均大约有2/3的引物可以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这些引物在各属内不同种、亚种或品种(系)之间的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卫侃韵 谢淑媚 王沈同 陈宇宽 牛东红 李家乐
为研究缢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本实验利用直接测序法从缢蛏EGFR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序列中共筛选到17个SNP位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17个位点中,有13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多态性检测显示17个位点中有10个位点表现为中等多态性(0.25
关键词:
缢蛏 EGFR 多态性 生长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华玉 李良华 彭先文 宋忠旭 冯政 梅书棋
对猪MX1基因第8内含子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在167 bp处发现1个G/A突变,引起HpaⅡ酶切多态。利用PCR-RFLP方法对国内外6个猪种MX1基因第8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大白、长白、通城、清平、鄂西黑猪、大梅F2代等6个品种中等位基因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3、0.89、0.94、0.87、0.89和0.55;在180头大梅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性状关联分析发现MX1基因第8内含子的多态性与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高显著关联,屠宰率、眼肌高加性效应显著;眼肌高、瘦肉率显性效应显著。
关键词:
猪 MX1 PCR-RFLP 关联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封竣淇 罗卫星 张依裕 蔡惠芬 罗铮 徐伟 翁吉梅 陈说
【目的】为黔北麻羊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黔北麻羊DKK1基因CDS区及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黔北麻羊DKK1基因的蛋白特性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在黔北麻羊的DKK1基因CDS区及部分内含子序列中筛选出8个SNP位点,分别为第1内含子C1626T位点,第3内含子A3083G位点,编码区的T3000C、T3228C、T3238C、G3240A、T3271A和T3411C位点。其中,T3271A为错义突变,导致半胱氨酸(Cys)变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梅 鞠志花 李秋玲 王洪梅 黄金明 李建斌 仲跻峰 王长法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MBL1基因第一内含子与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及分析MBL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和乳品质的关联性,为培育优质抗性奶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596头中国荷斯坦牛的MBL1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SHEsis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3个新的SNPs,包括内含子1上G855A1个SNP位点;外显子2上G2651A突变为错义突变,导致第2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T2686C突变为同义突变,仍编码丙氨酸。单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关联分析表明,G2651A突变位点AA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强巴央宗 彭俊飞 辜雪冬 杨涛 张浩
藏猪为我国高原特色的原始小型猪种,其生长发育速度缓慢。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藏猪IGF Ⅰ基因外显子4和IGF Ⅱ基因内含子7酶切多态性。结果发现藏猪IGF Ⅰ基因exon4-PCR-HhaI-RFLP出现AA、AB和BB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频率较高,为66.07%;等位基因A和B频率分别为80.36%和19.34%。藏猪IGF Ⅱ基因intron7-G162C位点全部为GG基因型,intron7-C179G位点全部为CC基因型。藏猪这2个基因的基因型分布与国内外其他猪种表现差异,这可能与其生长速度慢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春年 阎萍 刑成峰 裴杰 郭宪 包鹏甲 丁学智 褚敏 朱新书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共277头)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大通牦牛呈不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MSTN基因内含子2对成年牦牛胸围、体质量、胸围指数、体长指数和肉用指数均显著相关(P<0.05),而不同基因型的牦牛体高、管围、体长和管围指数差异不显著。初步推断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