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
2023(968)
2022(742)
2021(565)
2020(446)
2019(1072)
2018(898)
2017(1514)
2016(952)
2015(956)
2014(935)
2013(987)
2012(964)
2011(829)
2010(789)
2009(760)
2008(725)
2007(597)
2006(533)
2005(453)
作者
(4044)
(3360)
(3359)
(3109)
(2108)
(1725)
(1453)
(1384)
(1329)
(1260)
(1234)
(1187)
(1179)
(1171)
(1139)
(1127)
(1096)
(1011)
(1008)
(980)
(945)
(903)
(853)
(801)
(789)
(774)
(755)
(749)
(734)
(725)
学科
(3204)
经济(3197)
管理(1756)
(1666)
方法(1338)
数学(1239)
数学方法(1224)
(1205)
地方(1094)
中国(1088)
(1056)
(1026)
企业(1026)
农业(850)
业经(835)
(774)
及其(765)
动物(606)
水产(604)
环境(592)
(580)
(502)
产业(497)
地方经济(479)
信息(454)
(443)
发展(409)
(409)
(409)
贸易(407)
机构
大学(14127)
学院(13985)
研究(6827)
(6002)
科学(5701)
农业(5022)
中国(4362)
(4349)
(4287)
经济(4234)
业大(4155)
研究所(4111)
管理(3731)
理学(3305)
理学院(3252)
农业大学(3206)
(3197)
(3171)
管理学(3132)
管理学院(3115)
(3084)
实验(2933)
(2865)
实验室(2845)
中心(2736)
重点(2691)
(2608)
(2513)
科学院(2363)
研究院(2257)
基金
项目(11483)
科学(8180)
(7989)
国家(7931)
基金(7772)
研究(6124)
科学基金(6014)
(5169)
自然(4382)
自然科(4287)
自然科学(4286)
(4256)
自然科学基金(4209)
基金项目(3972)
社会(3649)
科技(3553)
社会科(3468)
社会科学(3468)
资助(3235)
计划(3160)
重点(2915)
(2800)
(2794)
专项(2670)
(2628)
科研(2530)
教育(2471)
(2358)
创新(2264)
农业(2100)
期刊
学报(5310)
(5092)
科学(4197)
(4034)
经济(4034)
农业(3599)
大学(3435)
学学(3368)
中国(3342)
研究(3338)
(2353)
业大(1805)
农业大学(1557)
中国农业(1341)
林业(1281)
(1215)
(1165)
管理(1111)
自然(1048)
科技(1005)
教育(937)
自然科(908)
自然科学(908)
统计(879)
(840)
资源(821)
水产(779)
经济研究(773)
决策(754)
技术(747)
共检索到20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子科  陈乃松  王孟乐  连雪原  闫春为  尹佳  
以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L)、高直链玉米淀粉(Z)、小麦淀粉(X)和木薯淀粉(M),分别以5%和10%的添加量配制了8种等氮和等能(CP 48%,GE 18.5 MJ/kg)的饲料(L5、L10、Z5、Z10、X5、X10、M5和M10)。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3.46±0.19)g的大口黑鲈45 d,以评定大口黑鲈饲料的适宜淀粉源及添加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同一种淀粉的添加量从5%升至10%,L10、X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祥泰  陈乃松  刘子科  苟仕潘  尹佳  
为了评估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各按两水平(5%和10%)配制成8种等氮和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45±0.08)g的大口黑鲈,经45 d的饲养后,采集肝脏样本进行肝脏组织的生化测定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摄食全部5%淀粉饲料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的实验鱼的肝脏颜色呈正常的鲜红色;而摄食其他10%淀粉饲料的实验鱼肝脏均显现出发白现象,同时,肝细胞体积、肝体指数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5%淀粉饲料组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肝细胞的细胞核移至细胞边位,出现空泡化现象。在5%和10%的淀粉水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娇   刘崇万   朱晓华   杨志强   李潇轩   杨洪生   李昊泽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与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00±0.50)g的大口黑鲈 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35尾。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5个实验组添加不同浓度的胰酶(P250组、P500组、P750组、P1000组、P1250组),配制成 5 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实验周期为70d. 结果显示:(1)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鱼体生长性能先升高后下降,其中P750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且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均有所上升,分别在P500组和P750组最高;P500组和P75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P750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3)与对照组相比,P500组和P750组肝脂空泡化面积显著降低、绒毛宽度显著上升;P500组绒毛数量显著提高。综上,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与肝肠组织结构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胰酶呈现剂量效应。综合分析及以增重率为指标,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胰酶适宜添加量为679mg/k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正贺  余聪  李云梦  王岩  
通过养殖实验评价了饲料中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水质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40%的饲料为背景(RF),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饲料RF中60%的鱼粉(CH0);在饲料CH0的基础上,分别按1%(CH1)和2%(CH2)的剂量添加发酵啤酒酵母。将初始体重为(21.7±0.2)g的实验鱼在容积为4000L的室外聚乙烯水槽内养殖8周,密度为30尾/水槽。实验期间,水温为(22.5±5.2)℃,溶解氧>6.0mg/L,pH为6.8±0.1。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对鱼成活率、体增重、摄食率、饲料利用效率(饲料系数、碳和氮储积效率)、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鱼体形态(肥满度、肝重指数)和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碳和磷含量)、碳、氮和磷废物排放量以及养殖水槽内水质(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磷储积效率随发酵啤酒酵母添加水平增加明显下降(P0.05),但前者的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肝重指数和鱼体灰分含量明显高于后者(P<0.05)。摄食饲料RF的鱼磷储积效率明显高于摄食饲料CH1和CH2的鱼(P<0.05),而氮和磷废物排放量显著低于后者(P<0.05)。与采用湖沼学方法估算的养殖水体氮、磷积累量相比,采用营养学方法估算的氮积累量较低(P<0.05),而磷积累量较高(P<0.01)。本研究结果揭示,通过添加棉籽浓缩蛋白将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16%不会对大口黑鲈摄食、生长、饲料利用效率、鱼体组成和养殖废物排放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不会明显增加摄食低鱼粉饲料的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或明显降低其养殖废物排放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正贺  余聪  李云梦  王岩  
通过养殖实验评价了饲料中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水质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40% 的饲料为背景(RF),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饲料RF中60%的鱼粉(CH0);在饲料CH0的基础上,分别按1%(CH1)和2%(CH2)的剂量添加发酵啤酒酵母。将初始体重为21.7±0.2 g(x±SD,n=12)的实验鱼在容积为 4000L 的室外聚乙烯水槽内养殖 8 周, 密度为 30 尾/水槽。实验期间,水温为(22.5±5.2)℃,溶氧?6.0mg/L,pH 为 6.8±0.1。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对鱼成活率、体增重、摄食率、饲料利用效率(饲料系数、碳和氮储积效率)、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鱼体形态(肥满度、肝重指数)和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碳和磷含量)、碳、氮和磷废物排放量以及养殖水槽内水质(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磷储积效率随发酵啤酒酵母添加水平增加明显下降(P0.05),但前者的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肝重指数和鱼体灰分含量明显高于后者(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马秀丽  赵明  季振尧  佟春萌  
用8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饲料效率、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液学参数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分别替代白鱼粉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在4水平的去皮豆粕饲料(D1~D4)和酶解豆粕饲料(E1~E4)中,白鱼粉和两种豆粕的配比均分别为45∶5、40∶12、35∶18和30∶25。用上述8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5.32±0.05)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8:00和16:00)。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实验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当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在饲料中的含量分别高于5%和12%时,饲料效率和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坤生  陈芳  张关荣  黄泽葵  关俊锋  麻永财  陈宇航  谢帝芝  李远友  
目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性大,而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其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降低饲料成本,本研究以鱼粉、鸡肉粉和猪肉粉为饲料动物蛋白源,制作7种配合饲料(D1~D7),其鱼粉/鸡肉粉/猪肉粉的添加百分比分别为45.0/22.6/0、37.1/22.6/8.0、28.8/22.6/16.0、45.0/14.5/8.0、45.0/5.3/16.0、41.6/18.0/8.0和37.0/13.8/16.0。采用上述饲料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始体重约为55 g) 60 d,评估饲料动物蛋白源组合对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肌肉质构特性以及肝脏蛋白质代谢和肠道炎性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饲料投喂组,D3组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3组全鱼粗蛋白质显著高于D5组,其粗脂肪水平显著低于D4和D6组(P<0.05)。在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方面,D3组鱼血清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D1和D4组(P<0.05),而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D5组(P<0.05);D3组鱼肝脏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7组(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D3组肌肉硬度和胶着性以及咀嚼性分别显著低于D4组和D6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8.8%鱼粉、16.0%猪肉粉和22.6%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的促生长效果最优,且有利于提高肝脏蛋白质合成,维护肠道健康。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楠楠  丁斐斐  张乐  乔芳  杜震宇  张美玲  
为了评估脱氧胆酸钠作为大口黑鲈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实验配制了脱氧胆酸钠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和300 mg/kg的2种实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80±0.12) g的大口黑鲈8周后,分析了脱氧胆酸钠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脱氧胆酸钠显著增加了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CF),而对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全鱼的总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脱氧胆酸钠显著增加了肝脏和肌肉中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脱氧胆酸钠通过增加肌肉中糖原合成酶(GCS)的活性显著增加了肌肉中糖原的含量,而对肝脏中的糖原含量则无显著影响。此外,脱氧胆酸钠显著增加了胆囊中胆汁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脱氧胆酸钠主要通过下调肝脏中胆汁酸受体基因(fxr)的表达,以及上调胆固醇合成酶7α-羟化酶基因(cyp7a1)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大口黑鲈摄食含脱氧胆酸钠的饲料后,肠道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微生物丰度下降,放线菌门的丰度升高。研究表明,脱氧胆酸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肌糖原的积累以及胆汁酸合成的增加,并会对肠道菌群组成产生影响。因此,脱氧胆酸钠可以作为大口黑鲈的一种饲料添加剂,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扩展胆汁酸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仕潘  陈乃松  徐祥泰  刘子科  尹佳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欣平  董文静  黄汉  廖瑞生  陈拥军  谭北平  林仕梅  
为了评价淀粉结构对大口黑鲈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用10%的普通玉米淀粉(直/支链比例为3:7,CS)和高直链玉米淀粉(直/支链比例为7∶3,HACS)分别配制成CS和HACS两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饲养初始体重为(8.53±0.06)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HACS组大口黑鲈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 显著高于CS组。同CS组相比,HACS组肠道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显著升高,且抗氧化基因nrf2、cat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同时,HACS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而抗炎细胞因子(tgf-β)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此外,HACS组在门水平中显著提高放线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中显著提高有益菌乳酸菌属的丰度,降低部分潜在有害菌(不动杆菌属、考克氏菌属)的丰度。进一步表型预测发现相较于普通玉米淀粉,饲喂高直链玉米淀粉能显著降低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增加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显著降低潜在致病菌丰度。研究表明,高直链淀粉能提高大口黑鲈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因此,高直链淀粉能改善大口黑鲈的肠道健康状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王家林  常青  柳旭东  麦康森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至0.0 mg.kg-1、0.2 mg.kg-1、0.4 mg.kg-1、0.6 mg.kg-1、0.8 mg.kg-1和1.0 mg.kg-1,分别饲喂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10周,观察其对鲈鱼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R)、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实验鲈鱼初始体质量为(26.5±1.02)g,实验结束后饥饿24 h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GR的最大值及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硒水平0.4 mg.kg-1饲料组,该组鱼体蛋白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硒水平为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转东  廖瑞生  孙皓  刘欣平  陈拥军  向枭  谭北平  林仕梅  
为评价酶解鸡浆在大口黑鲈健康养殖方面的功效,本实验用3.5%的鱼溶浆(SW)和酶解鸡浆(EC)分别等量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配制成3种等脂(EE 11.3%)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饲喂初始体质量为(9.25±0.13) 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大口黑鲈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率(FR)均无显著差异。EC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炎细胞因子(TGF-β)和促炎细胞因子(IL-8)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基础饲料)和SW组。同其他处理组相比,添加酶解鸡浆后,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和claudin-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而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D-Lac)和脂多糖(LPS)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观察到酶解鸡浆会影响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丰度(OTUs和Chao1),在属水平上增加潜在益生菌芽孢杆菌丰度,降低部分潜在有害菌如志贺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弧菌属和支原体的丰度。进一步表型预测发现,添加酶解鸡浆会显著降低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增加革兰氏阳性菌比例。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酶解鸡浆不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还会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肠道物理屏障,改善肠道菌群。酶解鸡浆可作为大口黑鲈饲料的优质蛋白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梦华  李国立  黄文庆  周萌  王国霞  黄燕华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由桑叶黄酮、栗木单宁和桑叶多糖组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设计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0.1%、0.2%复合植物提取物的等氮等脂饲料(J0、J1、J2),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与J0组相比,J2组大口黑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分别显著提高8.34%、11.24%和5.88%;3组大口黑鲈机体粗脂肪、水分、粗灰分、钙和总磷,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随着复合植物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J0组相比,J2组显著提高5.61%;J1和J2组肝体比显著降低9.10%~10.28%,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白蛋白/球蛋白值显著提高8.28%~12.62%和13.56%~23.73%,J2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9.47%,J1和J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25%~46.88%、7.69%~12.54%和20.90%~22.40%;J1和J2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呈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升高趋势;J1和J2组肝脂空泡化程度显著降低22.89%~36.22%,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降低10.84%。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改善其肝脏健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三峰  李松林  代敏  陈乃松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酵母类产品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未添加酵母类产品处理为对照组(CON),以添加酵母水解物(SCH)、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SDG)和酵母培养物(DV)的处理为实验组,制作4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将初始体重(16.26 ± 0.02)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条鱼,分别投喂4种不同的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77天。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酵母类产品对大口黑鲈的存活率及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饲料效率(P < 0.05),酵母水解物和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 < 0.05),且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P < 0.05)。抗氧化能力结果分析表明,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肝脏丙二醛的含量(P < 0.05),同时显著提高了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 < 0.05)。相比于对照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和酵母培养物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其溶菌酶活力(P < 0.05)。综上,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饲料效率,且酵母类产品的添加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博文  杨航  李小勤  王璞  何明  徐禛  杨品贤  冷向军  
为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以ZnSO_4·H_2O为锌源制作半精制基础饲料,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25、50、100和200 mg/kg锌,制成5种含不同锌水平饲料(24.8、48.8、78.9、126.1和223.6 mg/kg干物质)(命名为Zn-25、Zn-49、Zn-79、Zn-126和Zn-224),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0.99±0.07) g的大口黑鲈幼鱼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补充25 mg/kg锌(Zn-49)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进一步提高锌的添加量后,各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趋于稳定。当饲料锌含量为25~49 mg/kg时,T-SOD和CuZn-SOD活性增加,锌含量达到49 mg/kg后,其活性保持基本稳定,而AKP活性在Zn-79组最高。大口黑鲈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随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当饲料锌含量达到126 mg/kg (Zn-126)后,全鱼和脊椎骨中的锌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而全鱼铁、骨铁、骨锰含量和全鱼铁、锌沉积率则随饲料锌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在半精制饲料中补充锌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提高血清免疫能力、全鱼锌和骨锌的沉积,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全鱼锌和骨锌为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确定大口黑鲈幼鱼对饲料中锌的需求量分别为45.5、44.6、121.8和130.5 mg/kg干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