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1705)
- 2022(10267)
- 2021(9836)
- 2020(8124)
- 2019(18830)
- 2018(18738)
- 2017(36231)
- 2016(19818)
- 2015(22015)
- 2014(22193)
- 2013(21778)
- 2012(19900)
- 2011(17674)
- 2010(17517)
- 2009(15723)
- 2008(15353)
- 2007(13259)
- 2006(11277)
- 2005(9771)
- 学科
- 济(72729)
- 经济(72651)
- 管理(56277)
- 业(52973)
- 企(44593)
- 企业(44593)
- 方法(37086)
- 数学(32168)
- 数学方法(31671)
- 农(19131)
- 财(18784)
- 学(18285)
- 中国(17651)
- 业经(16003)
- 理论(14057)
- 地方(13776)
- 务(12840)
- 制(12780)
- 财务(12770)
- 财务管理(12748)
- 农业(12709)
- 技术(12423)
- 贸(12187)
- 贸易(12182)
- 和(12155)
- 企业财务(12111)
- 易(11826)
- 环境(11228)
- 银(10866)
- 银行(10826)
- 机构
- 大学(276855)
- 学院(275726)
- 管理(110590)
- 济(101809)
- 经济(99379)
- 理学(96905)
- 理学院(95814)
- 管理学(93858)
- 管理学院(93366)
- 研究(90187)
- 中国(65350)
- 科学(59488)
- 京(59256)
- 农(48058)
- 财(45921)
- 所(45591)
- 业大(45267)
- 研究所(42119)
- 中心(41016)
- 江(38655)
- 农业(38116)
- 财经(37748)
- 北京(37107)
- 范(36166)
- 师范(35728)
- 经(34468)
- 院(33199)
- 州(31833)
- 技术(30638)
- 经济学(29383)
- 基金
- 项目(196745)
- 科学(153087)
- 基金(141606)
- 研究(140500)
- 家(124790)
- 国家(123779)
- 科学基金(105772)
- 社会(85536)
- 社会科(81039)
- 社会科学(81018)
- 省(77353)
- 基金项目(75881)
- 自然(71536)
- 自然科(69876)
- 自然科学(69856)
- 自然科学基金(68571)
- 划(65352)
- 教育(64929)
- 资助(59135)
- 编号(57121)
- 成果(45708)
- 重点(43745)
- 部(42790)
- 发(40631)
- 创(40608)
- 课题(39129)
- 科研(38409)
- 创新(37849)
- 大学(36692)
- 计划(36638)
- 期刊
- 济(105875)
- 经济(105875)
- 研究(75545)
- 中国(48795)
- 学报(48228)
- 科学(42767)
- 农(42729)
- 管理(39867)
- 大学(35950)
- 财(34285)
- 学学(33919)
- 教育(31474)
- 农业(30603)
- 技术(25414)
- 融(19701)
- 金融(19701)
- 业经(17519)
- 财经(17467)
- 经济研究(16343)
- 图书(15622)
- 业(15388)
- 经(14714)
- 科技(14452)
- 理论(13813)
- 版(13646)
- 问题(13644)
- 业大(13195)
- 技术经济(13085)
- 实践(12931)
- 践(12931)
共检索到384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龙 胡庆松 厉成新 李功政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其从进食生物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饲料。传统适口性转化方法存在转化率低、互相吞食严重、劳动力使用量大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大口黑鲈食性特点为基础,研发了一套水流式食性驯化装置。该装置通过水流送料的方式,实现均匀性喂料,使鱼苗长势均匀,缓解"大鱼吃小鱼"的种内残食现象。同时,该装置能够实现定时、定点的自动化投喂,利于幼鱼的驯化,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现场试验,与传统食性驯化方法相比,该装置提高了幼鱼生长均匀性和成活率,减少了人工投入,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胡庆松 章守宇
当前海洋牧场鱼类驯化以人工操作为主,鱼类自动驯化是建设高效海洋牧场运行模式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部分鱼类具有趋声性或趋光性习性,设计了能定时播放声音和开启灯光、同时配合饵料定时定量供应的鱼类驯化装置。通过无线水下视频监控和定位通讯,实现对驯化效果监控和远程控制。实际试验中,以黑鲷鱼苗为研究对象,经过30 d的驯化,在播放声音和开启灯光后,黑鲷幼苗集群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该驯化装置的驯化效果明显,声音、光线、饵料供应、能量供应系统等工作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海洋牧场鱼类自动驯化提供了有效的装备支撑。
关键词:
海洋牧场 鱼类驯化 趋声性 趋光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伟民
大口黑鲈仔、稚鱼生长和食性的观察陆伟民(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大口黑鲈,仔、稚鱼,生长,食性OBSERVATIONONGROWTHANDFEEDINGHABITSOFLARGEMOUTHBASS,MICRORTERUSSALMOIDES,...
关键词:
大口黑鲈,仔、稚鱼,生长,食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旭方
鳢、黄鳝、胡子鲶、大口鲶、长吻鱼危等名贵肉食性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其鲜活饲料供应困难,而人工饲料的使用尚不普遍,故严重制约了其养殖规模的发展及饲养成本的降低。本文仅就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国内外有关其食性驯化和饲料营养研究的进展情况作简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佳佳 白俊杰 李胜杰 马冬梅 姜鹏
为了检测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个选育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变化,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驯食配合饲料大口黑鲈选育基础群体(Sp0)和第二、三和四代选育群体(Sp2、Sp3和Sp4)共240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44个等位基因。Sp0、Sp2、Sp3和Sp4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4895、0.4802、0.4579和0.420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15、0.4454、0.4621和0.39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791、0.3659、0.3764和0.3257。4个群体间的配对比较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在0.01612~0.16162之间、遗传距离(D_a)在0.0249~0.1434之间。遗传变异来源(AMOVA)分析显示,只有8.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其余遗传变异均来自于个体间。研究表明,经连续多代选育之后,易驯食配合饲料的快长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具有中度遗传多样性,具备选育潜力,可继续进行选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冬梅 全迎春 樊佳佳 胡婕 白俊杰 刘浩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冰鲜鱼为饵料,冰鲜鱼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多余的冰鲜鱼残饵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必须减少冰鲜鱼的使用量,本实验以选育适合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为研究目标,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饵料驯化大口黑鲈幼鱼,在驯食后14和16 d,测定其体质量、全长、体高等生长指标。同时在大口黑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SNP位点中,选择其所在序列的基因功能与能量代谢有相关性的7个SNP位点进行SNaPshot分型,用SPSS 19.0进行卡方分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序列Unigene031044中的C1332G位点、Unigene085384中的A741G位点和Unigene022319中的A284G位点在体质量、全长及体高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SNP位点所在的基因经预测分别与雌二醇17β脱氢酶12B (hsd17b12b)基因、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1(acsl1)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组装因子2(sdhaf2)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上述3个SNP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了基因表达产物对脂肪酸代谢或三羧酸循环的调节功能,与大口黑鲈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能力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的与驯食相关的SNP位点为大口黑鲈功能基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加快大口黑鲈食性改良与驯化育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荣 梁旭方 杨宇晖 杜嵇华 曹亮 叶卫 符云
本研究旨在探寻胃蛋白酶(pepsinogen,PEP)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在不同食性驯化表型鳜(Siniperca chuatsi)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2周食性驯化,挑选出最易驯化和最不易驯化的2组,提取各组鳜鳍条组织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irect sequencing,D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CRS-PCR)对鳜胃蛋白酶基因5、6、7、8内含子和6、7、8外显子进行SNPs遗传多态性...
关键词:
鳜 胃蛋白酶 SNP 食性驯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万安 杨松全 陈建 陈敏
以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s),对其生长、免疫力和鱼体组成进行分析。实验分为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剂组和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组,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Cu2+2mg、Fe2+150mg、Zn2+30mg、Mn2+12mg、Co2+2mg;每种饲料设4个重复,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25℃下喂养,通过60d的饲养实验表明,有机微量元素使鱼对微量元素的消化率有所提高,而对鱼体的增重、免疫力没有明显的提高;蛋氨酸螯合物组鱼血液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无机盐组,鱼体肝脏、肌肉、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无机盐组有所提高。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饲料 微量元素 生物学参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冬梅 邓国成 白俊杰 李胜杰 江小燕 杨小静
为了查明2009年10月广东省佛山地区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暴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对病鱼的肝脏、脾脏和腹隔膜进行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中有大量病毒颗粒,切面为六角形,直径约145~150 nm,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似虹彩病毒的病毒粒子。用除菌的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大口黑鲈,被感染鱼死亡率达90%以上。根据已知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提取人工感染发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鳜(Siniperca chuatsi)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但言 余凤琴 李双 陈元坤 陈红霖 李燕 王恕桥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方法】在大口黑鲈9个不同生长阶段(5、6、7、9、10、12、14、15、16月龄)采集肠道黏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结果】大口黑鲈生长前期OTU数量、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生长中后期,在6月龄均为最大;在各生长阶段微生物相对丰度大于2%的有9门17属,优势菌群有差异;随着生长阶段的推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生长前中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后上下波动;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在生长前中期呈现降低的趋势,在中后期升高,随后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前中期呈现降低的趋势,随后上下波动;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在整个生长阶段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后期丰度大幅度提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呈现前期升高后升高—降低交替变化的趋势。支原体属(Mycoplasma)所占比例在前期升高,中期降低,后期降低—升高交替变化;不同生长阶段的肠道微生物丰度差异标记类群存在一定的差异,生长前期主要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栖热菌门(Thermi)、披毛菌科(Gallionellaceae),中期主要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细菌科(Pseudomonadaceae)。【结论】大口黑鲈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在养殖过程中有可能通过精准利用微生态试剂来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肠道微生物 16S rRN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磊 白俊杰 李胜杰
选择已经获得的8个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位于IGF-I、POU1F1、PSSIII和MSTN基因上,4个微卫星位点分别是JZL60、JZL67、MisaTpw76和MisaTpw117。从养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4个以上优势基因型数量的大口黑鲈亲鱼20尾进行群体繁殖,其中雌鱼9尾,雄鱼11尾。所产子代进行同塘饲养,9月龄时随机挑选288尾进行体质量测量与ST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子代体质量为103~401 g,含有生长优势基因型的数量在1~6之间,含有1~6个生长优势基因型的个体其平均体质量依次为227.8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小燕 刘小林 白俊杰 李胜杰 樊佳佳
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体高、头长,尾柄高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尾柄长,计算以体宽、体长、眼间距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大口黑鲈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942,0.979,0.92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曾欢 陶宁萍 张晶晶 汪立平 丛建华
采用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复配适度发酵大口黑鲈,研究改善其风味的效果。利用感官分析、电子鼻和新型固相萃取整体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MMSE-GC-MS)检测不同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鲈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其脱腥前后风味物质的变化。感官和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气味差异明显。GC-MS结果表明,鲈鱼经生物发酵后,辛醛、壬醛、癸醛、1-戊烯-3-醇和6-甲基-5-庚烯-2-酮等腥味物质经微生物转化利用,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显示出脱腥效果。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产生了2,3-戊二酮、香叶基丙酮等具有奶油香、花香等愉悦气味的物质,风味更协调,脱腥增香效果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威 缪佳佳 李小龙 李骅 吕晓兰 丁为民
[目的]本文旨在解决果树风送式施药存在雾滴穿透难、飘移严重等问题。[方法]结合现代密植果园特征和自由淹没射流理论,设计一种射流式且各通道气流高度独立调节的果园多通道定向风送雾化装置。风送雾化装置采用多通道风臂组、喷射式出风口与后盖弧形罩导流等结构,以达到气、雾流的高穿透性和定向防飘效果。[结果]相比较传统漫射型风送式喷雾,冠层内雾滴沉积提高47.6%,变异系数降低34%;地面沉积量和空中飘移量降低29.9%。[结论]该风机各项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作业工况下的效率值可以达到70%以上。
关键词:
植保机械 风送施药 雾滴沉积 飘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