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6)
- 2023(2775)
- 2022(2401)
- 2021(2365)
- 2020(2003)
- 2019(4553)
- 2018(4630)
- 2017(7495)
- 2016(5038)
- 2015(5787)
- 2014(5917)
- 2013(5365)
- 2012(5207)
- 2011(4797)
- 2010(5171)
- 2009(4473)
- 2008(4754)
- 2007(4472)
- 2006(3823)
- 2005(3383)
- 学科
- 济(12631)
- 经济(12614)
- 管理(9482)
- 业(8531)
- 学(6808)
- 企(6615)
- 企业(6615)
- 理论(6286)
- 方法(6056)
- 教学(6002)
- 教育(5163)
- 数学(4903)
- 数学方法(4687)
- 农(4280)
- 学法(3958)
- 教学法(3958)
- 中国(3896)
- 学理(3486)
- 学理论(3486)
- 研究(2933)
- 业经(2851)
- 农业(2806)
- 财(2772)
- 技术(2334)
- 制(2330)
- 和(2317)
- 银(2270)
- 银行(2237)
- 融(2118)
- 金融(2115)
- 机构
- 学院(71959)
- 大学(71682)
- 研究(28276)
- 科学(22109)
- 农(20004)
- 管理(19462)
- 中国(18539)
- 济(18405)
- 经济(17728)
- 京(16873)
- 所(16692)
- 理学(16551)
- 理学院(16203)
- 农业(16103)
- 研究所(15661)
- 管理学(15362)
- 管理学院(15250)
- 业大(15222)
- 江(12889)
- 技术(12828)
- 范(12333)
- 师范(12099)
- 中心(11732)
- 农业大学(10584)
- 北京(10514)
- 院(10315)
- 室(10222)
- 省(10030)
- 州(9919)
- 教育(9793)
- 基金
- 项目(48694)
- 科学(35532)
- 研究(32767)
- 基金(31492)
- 家(29703)
- 国家(29430)
- 科学基金(23115)
- 省(21529)
- 划(18391)
- 教育(18115)
- 自然(17151)
- 自然科(16778)
- 自然科学(16765)
- 自然科学基金(16424)
- 基金项目(16374)
- 社会(15908)
- 社会科(14840)
- 社会科学(14833)
- 编号(14103)
- 资助(13883)
- 成果(12595)
- 重点(12222)
- 课题(11680)
- 计划(11152)
- 科技(10825)
- 发(10098)
- 创(10019)
- 部(9803)
- 年(9561)
- 科研(9506)
共检索到109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喻文娟 李聃 王翔凌 张宁 邱军强 杨先乐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养5 d后,肝细胞连接成片,分裂增多;培养至7 d,细胞渐至单层;14 d后,细胞停止生长,出现老化迹象。培养至第3~4天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渗出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的酶渗出量逐渐减少。ALb的分泌量在第3~5天呈上升的趋势,第4~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第5天达到最高,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Lb的分泌量呈...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喻文娟 杨先乐 唐俊 郑宗林 张宁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肝细胞 原代培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翔凌 杨先乐 林茂 喻文娟 张宁 张书俊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F)代谢情况的方法,并通过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来间接反映恩诺沙星N-脱乙基酶的活性。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细胞中的药物,正己烷去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经测得该方法样品回收率均大于80.28%,日间变异系数小于5.54%。通过EF与大口黑鲈肝细胞进行孵育,发现EF在细胞中的消除方程为C=50e-0.0008t,消除半衰期(T1/2)为86.63 h,消除速率常数(K)为8×10-4/h。对孵育过程中的酶活研究发现最佳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洋 彭莹莹 段星祥 余娟 孙懿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一类具有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多能干细胞,这些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并有潜能分化为机体三胚层所有类型的细胞。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能够作为肝细胞的替代物应用于体外药物筛选和肝脏疾病的治疗。文章对多能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研究、多能性干细胞来源肝细胞的鉴定方案研究及其在药物筛选和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分化 肝细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睿 曹丽萍 丁炜东 杜金梁 徐跑 殷国俊
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探索鲫鱼肝细胞的原代培养,以建立稳定的鲫鱼肝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用WST-1检测细胞活力,同时观察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4~5 d后肝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并增殖,但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且细胞不易收集;机械分散法收集的细胞少,细胞存活率低;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分离和培养效果。用0.1%胰蛋白酶消化30 min,每克肝重可收集1.47×108个细胞,平均存活率为91.43%。培养基和血清浓度均会影响肝细胞的贴壁和生长。在含有10%(V/V)胎牛血清(FCS)M199培养基中,4%CO2、28℃,肝细胞培养8~...
关键词:
鲫鱼 肝细胞 胰蛋白酶 原代培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雪 马海田
剪切9日龄三黄肉鸡鸡胚肝组织,胰酶消化分离肝细胞,用改良的M199培养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分离的肝细胞即时存活率为93.7%±2.6%;过碘酸席夫试剂染色后,胞质中布满粉红色糖原颗粒;肝细胞活力和白蛋白分泌功能在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这是体外研究禽类肝脏功能和代谢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鸡胚肝细胞 原代培养 形态 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骆源 张春晓 王玲 张冬玲 霍振华 宋凯
本研究以斜带石斑鱼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旨在探讨稳定可靠的斜带石斑鱼肝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和胰蛋白酶(含EDTA)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细胞悬液于DMEM/F-12、M199和L-15培养液中培养;细胞活力及数量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同时,测定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以分析肝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斜带石斑鱼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细胞产量达到1.6×10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娟 杜金梁 贾睿 曹丽萍 王佳豪 殷国俊
研究中药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建鲤(Cyprinus carpiovar Jian)肝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四氯化碳构建建鲤肝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处理肝细胞,设空白对照组、枸杞多糖对照组(0.4 mg/mL)、模型组(CCl4)、预防组(CCl4处理前加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治疗组(CCl4处理后加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和预防治疗组(枸杞多糖孵育后经CCl4处理再经枸杞多糖孵育,0.1、0.2和0.4 mg/m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开毓 赵德明 耿毅 黄小丽 刘光迅
Hepatic cells apoptosis induced by olaquindox in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were studied. The test was conducted for 30 days, with dose of 200mg?kg~(-1) fee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end labeling (TUNEL), electronic microscopic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perfor...
关键词:
鲤 细胞凋亡 喹乙醇 肝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茂 杨先乐 纪荣兴
为了建立以CYP1A cDNA为探针的水环境毒理学细胞模型,以β-萘黄酮(BNF)作为诱导剂,通过半定量PCR技术研究CYP1A在草鱼不同细胞系及其对应组织中的诱导表达情况。在半定量PCR反应参数研究中,对关键的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退火温度为57℃,循环次数为30次较为合适,该条件下Gauss迹量的CYP1A/ACT比值能更准确的反映CYP1A的表达水平。对照组和诱导组草鱼细胞中ACT和CYP1A cDNA扩增结果表明,细胞中CYP1A的基础表达量较低,而BNF诱导使GCL、CIK和CO细胞中CYP1A的表达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GCL、CIK和CO细胞三者之间诱导后CYP1A...
关键词:
草鱼 细胞 CYP1A cDNA 诱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艳利 党燕娜 段玉兰 杨小军
【目的】腹脂沉积是目前家禽养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与哺乳动物不同,家禽的脂质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前人很多研究发现叶酸和IGF2均参与调控动物的脂质代谢,因此,试验旨在建立鸡原代肝细胞培养条件,并研究叶酸对鸡原代肝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体外探究叶酸调控家禽脂质代谢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配合鸡淋巴细胞分离液纯化法分离得到鸡原代肝细胞,用高碘酸希夫氏染色方法进行肝细胞鉴定;同时分离得到的肝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36 h后,更换含不同叶酸浓度的培养基(0,1,5,10,15,和20 mg
关键词:
叶酸 IGF2 肝细胞 脂质代谢 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梁 刘英娟 曹丽萍 贾睿 王加豪 殷国俊
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原代建鲤肝细胞并进行培养,用四氯化碳(CCl4)构建建鲤肝细胞损伤模型,以3种不同浓度的猪苓多糖进行干预,检测肝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肝细胞存活率;收集肝细胞进行RNA提取,并用RT-PCR法测定CYP3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以前处理组中质量浓度为0.8mg/mL的猪苓多糖效果最好,与CCl4组相比,显著降低了GOT、GPT、MDA在肝细胞中的释放;极显著降低了LDH在肝细胞中的释放;显著升高了肝细胞中SOD活性值;显著提高了肝细胞的存活率;显著诱导了CYP3A...
关键词:
建鲤 猪苓多糖 四氯化碳 肝细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贾睿 徐跑 殷国俊
为了研究中药泽泻提取物对油酸诱导建鲤脂肪肝变性细胞的保护作用,本实验以0.4 mmol·L-1油酸来构建建鲤原代脂肪肝细胞损伤模型,然后用不同浓度的泽泻提取物处理肝细胞24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然后测定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KP)、胆碱酯酶(CHE)、细胞色素酶P4501A1(CYP1A1)和细胞色素酶P4502E1(CYP2E1)的含量等生化指标以及CYP1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0.4
关键词:
建鲤 肝细胞 油酸 泽泻提取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红芳 昝林森 孙永刚
【目的】建立牛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特征,为研究牛脂肪发育和脂肪沉积的机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新生牛脂肪组织中获得前体脂肪细胞,对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及脂肪细胞标志基因LPL、PPAR-r和脂联素表达研究。【结果】80%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h开始贴壁,4d后开始向脂肪细胞转化,10d后绝大部分细胞脂滴融合,细胞脂肪含量增加;分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d生长缓慢,3~8d进入对数生长期,9d后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数目开始下降。经胰岛素诱导分化过程中,LPL在牛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采用含200 mg.kg-1喹乙醇的饲料连续饲喂鲤鱼(Cyprinus carpioLinnaeus),分别于饲喂后的第7天、14天、20天、25天和第30天各剖杀4尾鱼,取肝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显示,在肝细胞DNA直方图中,于G1峰之前出现一AP峰,且AP峰峰值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细胞在不同时期的凋亡率与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在经喹乙醇染毒第7天,鲤肝细胞的凋亡率平均值为2.05%,而对照组为1.7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4天,可见轻微的AP峰;在第20天,凋亡率达到9.49%,凋亡峰已较明显;在第25天时的AP峰比第14天时峰值明显升高;在染毒...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喹乙醇 细胞凋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