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2)
- 2023(7718)
- 2022(6849)
- 2021(6229)
- 2020(5680)
- 2019(13257)
- 2018(13039)
- 2017(24958)
- 2016(14412)
- 2015(16583)
- 2014(16854)
- 2013(16915)
- 2012(16355)
- 2011(15086)
- 2010(15242)
- 2009(14320)
- 2008(14727)
- 2007(13617)
- 2006(11802)
- 2005(10635)
- 学科
- 济(60050)
- 经济(59977)
- 管理(35293)
- 业(34880)
- 方法(29658)
- 企(27147)
- 企业(27147)
- 数学(26135)
- 数学方法(25798)
- 学(18498)
- 农(16696)
- 财(14519)
- 中国(14434)
- 贸(11685)
- 贸易(11684)
- 地方(11521)
- 易(11325)
- 农业(11080)
- 业经(11053)
- 制(10641)
- 和(9491)
- 理论(9062)
- 融(9018)
- 金融(9014)
- 银(8754)
- 银行(8688)
- 务(8464)
- 财务(8447)
- 财务管理(8417)
- 环境(8278)
- 机构
- 大学(225484)
- 学院(220051)
- 研究(85643)
- 济(84843)
- 经济(82956)
- 管理(75593)
- 理学(64804)
- 理学院(63895)
- 管理学(62343)
- 管理学院(61960)
- 中国(61208)
- 科学(59269)
- 农(53783)
- 京(49861)
- 所(48558)
- 研究所(44891)
- 农业(43416)
- 业大(41869)
- 财(38134)
- 中心(37644)
- 江(35477)
- 北京(31458)
- 院(30511)
- 财经(30450)
- 范(30200)
- 师范(29700)
- 农业大学(28054)
- 省(27952)
- 经(27534)
- 州(27263)
- 基金
- 项目(148288)
- 科学(112419)
- 基金(105824)
- 研究(97766)
- 家(97634)
- 国家(96865)
- 科学基金(77989)
- 社会(58453)
- 省(58144)
- 基金项目(55855)
- 社会科(55110)
- 社会科学(55086)
- 自然(54459)
- 自然科(53150)
- 自然科学(53121)
- 自然科学基金(52166)
- 划(51017)
- 教育(45539)
- 资助(45211)
- 编号(37860)
- 重点(35098)
- 部(32660)
- 成果(32405)
- 发(32134)
- 计划(31938)
- 科研(30094)
- 创(29529)
- 科技(29366)
- 课题(27961)
- 创新(27879)
- 期刊
- 济(92800)
- 经济(92800)
- 研究(61402)
- 学报(50758)
- 农(48153)
- 中国(42417)
- 科学(42083)
- 大学(35783)
- 学学(34039)
- 农业(32413)
- 财(29471)
- 管理(25647)
- 教育(21836)
- 业(17924)
- 融(17582)
- 金融(17582)
- 技术(16991)
- 财经(15159)
- 经济研究(14765)
- 业大(14284)
- 版(14026)
- 业经(13796)
- 经(13048)
- 问题(12798)
- 农业大学(11868)
- 林业(11047)
- 科技(10791)
- 技术经济(10770)
- 贸(10711)
- 统计(10541)
共检索到32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磊 白俊杰 李胜杰 陈昆慈 曹婷婷
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为亲本,建立了北方亚种自交N(北方亚种♀×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自交F(佛罗里达亚种♀×佛罗里达亚种♂)、正交子代NF(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反交子代FN(佛罗里达亚种♀×北方亚种♂)4个试验群体,并对其生长性能和形态学差异进行了比较。N、NF和FN的生长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90~152日龄期间,3个试验群体生长速率差别不大,在152日龄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两杂交子代。可数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在腹鳍、臀鳍硬棘、鳃耙和脊椎骨上均无差异;正反交子代与两亲本在背鳍条、胸鳍条、臀鳍条、尾鳍条、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的数量上均达到极显著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磊 白俊杰 李胜杰 陈昆慈 樊佳佳 马冬梅
用18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N)、佛罗里达亚种(M.salmoides floridanus,F)及其正交子代(N♀×F♂)和反交子代(F♀×N♂)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0。检测到6对(Jzl48、Jzl68、Jzl84、MiSaTPW76、Msal21、Mdo6和Mdo7)亚种间特异性引物,其中有2对引物(Jzl48和Mdo7)可以用来鉴别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其杂交子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为杂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景燕娟 白俊杰 李胜杰 于凌云 蔡磊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Roche 454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建立ESTs数据库,结果得到北方亚种ESTs序列468 671条,佛罗里达亚种ESTs序列332 322条,两亚种ESTs序列的平均长度分别为306.5bp和304.4bp。将得到的高质量序列进行拼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共得到contig序列总数分别为42 056条和35 743条,平均长度分别为612.6bp和588.2bp。将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数据库合并,通过与蛋白数据库比对后,共78 938条EST序列被注释,根据Gene On...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忠林 张佳佳 周国勤 强俊 徐跑 徐钢春 王佩佩 庆辉
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引进种F1代幼鱼的生理适应性,以体质量(12.51±0.91) g的幼鱼为对象,进行氨氮胁迫试验。氨氮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种F1代幼鱼24、48、72、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3.66、29.86、26.98和25.08 mg/L,安全浓度为2.51 mg/L。通过18 mg/L浓度的氨氮溶液对其进行96 h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鳃组织中Na~+/K~+-ATP酶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出现降低升高交替的现象,在12 h时达到最低值,48 h时达到最高值;肝和鳃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都在胁迫6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肝组织下降速度快于鳃组织。48~96 h胁迫组肝和鳃组织hsp70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在0 h时表达量最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在胁迫6 h时就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氨氮会引起大口黑鲈加州原种产生应激损伤,因此在实际养殖中要及时监测水体中氨氮浓度,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李建雄 何彩云
【目的】分析沙棘不同优良杂种种子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医疗和保健专用优良沙棘杂种的选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生长与结实性状,从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子代中选育出43个杂种优良单株,对其种子中VE、黄酮、脂肪酸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沙棘杂交子代优株种子中的VE、黄酮、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分别变化于2.94~16.42mg/hg、82.37~381.48mg/hg、4.03~9.59g/hg、3.15%~39.28%、0.43%~14.72%、3.16~24.43%、4.57%~73.32%、2.53%~4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雅婷 傅建军 朱文彬 张林兵 王兰梅 强俊 郜灿 胡桂飞 洪斌 董在杰
为了加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良种更新,以引进的大口黑鲈美国群体(US)和国内养殖群体(YZ)为基础群体,开展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获得USUS、USYZ、YZUS和YZYZ共4个配对组合;并对子代个体1龄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USYZ杂交子代在体质量、体长和绝对增重率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变异系数也最高;2组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均具有中亲优势,USYZ杂交子代的体质量、体长、全长、头长和体高均具有超亲杂种优势,且在生长性状方面优于YZUS组合。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子代的全长、体宽、体高和体质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区别于USUS,在USYZ、YZUS和YZYZ中体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要高于体高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本研究基于群体交配设计,从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方面分析最佳的杂交组合,以期为中国大口黑鲈养殖群体种质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生长性状 杂种优势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元华 张洪程 韦还和 赵可 许俊伟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目的】旨在明确稻麦两熟制地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方法】2011—2012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常熟、扬州)选用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A26/F9250、A16/F9250、甬优12、甬优13与冠叶过长型组合A43/F8585、A41/F8585、甬优15、甬优11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二者产量构成因素特征、茎鞘物质积累与转运机制、叶片光合特性和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两年、两点的试验均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冠叶适中型产量明显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2011年常熟、2011年扬州、2012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宝华
综述了近 1 0 a来我国亚种间特别是两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 (主要包括干物质生产、分配和运转 ,库源关系 ,结实特性等内在生理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的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众所周知,籼粳交F_1表现极明显的优势,但结实率低.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使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成为可能.袁隆平据此提出了利用广亲和基因培育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的见解.我们研究了用广亲和品种配制的杂种F_1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及各性状的优势表现.旨在为广亲和品种用于配制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广亲和品种为培矮64(籼), CPSLO17(爪哇型),CPSLO(爪哇型),02428(粳).不育系有台中65A,秋光A,黎明A,农虎26A,京越A,黄金A,中作59A,537A,72-75A,垦六人,六南早A,珍籼97A(籼),V20A(籼),29南1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令启 冯瑞光 宁文书
以 5个粳型不育系和 5个广亲和品种为亲本 ,按 p×q交配模式配制 2 5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进行了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子粒充实度差具有全穗性 ,充实度以穗的上位、中位和下位依次递减 ;子粒充实度的变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其广义遗传力在 0 82以上 ,以加性效应为主 ;子粒充实度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 ,饱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受精粒数对子粒充实度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交稻 子粒充实度 遗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欢 郭印山 苏凯 石广丽 赵玉辉 宋俊杰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149株后代群体及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130株后代群体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杂交群体各单株对霜霉病的抗性并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后代表型表现出免疫、高抗、中抗、感病和高感共5个级别。其中红地球×双优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4.44和2.96,红地球表现出高感,双优出表现高抗,杂交后代高抗级别以上的单株占60.41%,感病和高感级别的单株占23.49%,后代群体中产生了较多的抗霜霉病单株;霞多丽×北冰红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才国
用扫描电镜对水稻的当代花粉在柱头上附着及萌发状态的观察发现:花粉的附着量呈现出亚种间<品种间<籼/粳广亲和及粳/籼广亲和间的趋势。籼粳亚种间的杂交组合,在花粉管伸长的前端出现膨大、弯曲、盘绕等多种异常现象,而品种间及籼粳与带有广亲和基因品种间的杂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较为正常。花粉内容物在授粉后3h之内几乎没有释放,4h开始大量地释放,5h左右基本释放完毕。
关键词:
花粉 柱头 附着和萌发 杂交 扫描电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兆建 杜超群 戴兵成 陈冬玲 陈建国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亚种间 籽粒充实度 配合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浪涛 王若仲 丁君辉 严钦泉
为探明内源激素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关系 ,以不同籽粒充实度的亚种间杂交稻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以及发育过程中 IAA,GA3,Z和 ABA4种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籽粒充实度低的亚种间杂交稻“两段灌浆”表现明显 ,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 ,孕穗期至开花期 IAA和 Z含量与起始灌浆势 (R0 )、平均灌浆速率 (Fmean)和籽粒充实率 (GFP)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开花期至花后 15 d这一期间 IAA ,Z和 ABA含量与 R0 ,Fmean和 GFP呈显著正相关 .在孕穗期至花后 10 d期间 ,IAA与 Z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灌浆期 IAA与GA...
关键词:
内源激素 亚种间杂交稻 灌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