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3)
2023(11556)
2022(10258)
2021(9715)
2020(8194)
2019(18750)
2018(18563)
2017(35853)
2016(19852)
2015(22056)
2014(21992)
2013(21863)
2012(20005)
2011(18092)
2010(17773)
2009(16079)
2008(15478)
2007(13468)
2006(11540)
2005(10032)
作者
(60148)
(49664)
(49340)
(46969)
(31805)
(24104)
(22401)
(19580)
(18989)
(17767)
(17090)
(16832)
(15921)
(15724)
(15650)
(15462)
(15240)
(14912)
(14289)
(14271)
(12683)
(12163)
(12110)
(11402)
(11184)
(11177)
(11042)
(10866)
(10157)
(9996)
学科
(73449)
经济(73359)
管理(54487)
(52017)
(43749)
企业(43749)
方法(36146)
数学(31163)
数学方法(30785)
(20427)
(18823)
(18786)
中国(18560)
业经(16095)
地方(14429)
理论(13231)
(12951)
农业(12707)
(12636)
贸易(12631)
(12370)
(12325)
技术(12266)
财务(12265)
(12262)
财务管理(12243)
企业财务(11680)
环境(11475)
(10838)
银行(10778)
机构
大学(280635)
学院(276927)
管理(108055)
(102281)
经济(99925)
研究(96757)
理学(94596)
理学院(93396)
管理学(91537)
管理学院(91063)
中国(68287)
科学(65689)
(60491)
(53939)
(50522)
业大(47987)
研究所(46823)
(45898)
农业(43073)
中心(42735)
(39443)
北京(37768)
财经(37477)
(36378)
师范(35852)
(35279)
(34261)
(32219)
技术(31196)
经济学(29865)
基金
项目(199776)
科学(154898)
基金(144516)
研究(138719)
(129204)
国家(128183)
科学基金(108196)
社会(84400)
社会科(79797)
社会科学(79772)
(78796)
基金项目(77273)
自然(74554)
自然科(72812)
自然科学(72782)
自然科学基金(71485)
(67363)
教育(63339)
资助(60150)
编号(55213)
重点(45096)
成果(44572)
(43013)
(42023)
(41539)
计划(39461)
科研(39335)
创新(38792)
课题(38487)
大学(36430)
期刊
(107594)
经济(107594)
研究(78005)
学报(55146)
中国(50218)
(48285)
科学(47737)
大学(40034)
管理(38965)
学学(37938)
农业(33930)
(33459)
教育(30212)
技术(22164)
(20446)
金融(20446)
财经(17752)
业经(17288)
(17280)
经济研究(17242)
业大(15335)
图书(15221)
(15014)
科技(15000)
(14656)
问题(13873)
理论(13597)
实践(12655)
(12655)
林业(12594)
共检索到391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锡林  王有模  唐学清  王明清  
从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鱼中,分离出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证实这二菌株是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为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性病变。并探讨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昆明  郭爱民  马江霞  段成任  谢志胜  岳城  
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是新疆额尔齐斯河特有的土著鱼类,已开展人工养殖,但其病害相关研究较少。2016年,五家渠某水产推广站河鲈突然大批死亡,作者从发病的河鲈肝脏和肠道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进行了传代纯化培养。结果显示,在20℃培养24h后,ZL1能形成边缘整齐、中间微隆起、表面光滑、浅黄色、有特殊芳香气味、大小为1.5~2 mm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圈;ZL3和ZL5可形成圆形、微隆起、表面湿润光滑、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大小为0.5~1 mm的菌落,但在血琼脂平板上不能形成溶血圈。经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16SrRNA序列比对和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鉴定ZL1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ZL3和ZL5株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isella tarda)。药敏实验结果显示,ZL1株对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他啶等药物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克拉霉素等耐药;ZL3和ZL5株对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和恩诺沙星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人工感染结果显示,分离菌均具有明显致病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毛芝娟  王美珍  陈吉刚  杨季芳  
2008年3月,浙江省象山港养殖黑鲷暴发了严重的肠炎病情,病鱼肠道肿胀,充满黄色黏液。以ZoBell2216E平板自病鱼肠道黏液分离到4株菌BB01、BB02、BB03和BB04。通过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了前3株为病原菌,其中BB01菌株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61×104CFU/g鱼体重。3株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氧化酶试验阳性,氧化葡萄糖,不产气,4℃生长,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利用麦芽糖、柠檬酸盐,硝酸盐降解阳性,DNA酶、乙酰胺酶阴性;与已发表的恶臭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经形态和理化特性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此3株菌同属于恶臭假单胞菌。药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将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aris)和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punctata)分别制成酚灭活菌苗(PKC)和提取其菌体脂多糖(LPS),采用浸泡加注射和口服加浸泡的多种接种途径,对草鱼免疫接种4周后,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无论是浸泡加注射还是口服加浸泡的免疫应答均较对照鱼有明显上升,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也达到了50%~88.9%。证明了多种接种途径免疫预防草鱼的细菌性烂鳃和肠炎病的效果是明显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珊  王国良  赵青松  陈惠群  陈寅儿  
2002年5月从患细菌性类结节病的濒死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02517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0E系统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糖、蛋白质、尿素、胆固醇等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活性增强,说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鲈在营养物质代谢、抗病力、消化、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4种化学疗剂及地榆、乌梅、木瓜、五味子等4种中草药对该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晟毓  魏文燕  刘韬  杨倩  谢恒  何琦瑶  汪开毓  
2018年4月四川邛崃地区某养殖场大口黑鲈感染致死性结节病,死亡率高达80%。为明确病因,通过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从患病鱼皮肤溃疡灶、鱼鳔腔积液和肝脏组织中分离到同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SY-NS02。经菌体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镜检、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和特异性PCR扩增,确定该菌为诺卡氏菌。进一步对健康大口黑鲈进行分离菌的人工感染实验以确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且从人工感染鱼体中再次分离到相同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溃疡灶、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发生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其中脾脏病变最为严重。对菌株HSY-NS02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和制霉菌素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18种药物耐受,呈多重耐药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俊超  李轩  韩茵  陈吉祥  张晓华  
2007年1月,山东省胶南某养殖场人工养殖的大菱鲆发生严重病害并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症状是体表溃疡,腹腔积液,肠道肿胀,肝脏萎缩,胆囊暗绿色等。从病鱼胆囊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命名为da3。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株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对体重为25 g的大菱鲆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尾鱼2×106CFU。通过细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确定,该病原菌为牙鲆肠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和脑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由此引起的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是病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永文  朱文漓  顾继锐  伍翠芳  吴江  谢显连  徐恒  
从患病南方大口鲶分离得到病原菌N1、N2、N3、N4,以N3为宿主菌,从鱼塘淤泥中分离到三株蛭弧菌。其中蛭弧菌Bd-tw7的宿主菌范围广泛,不仅能降解嗜水气单胞菌、N1、N2、N3、N4等鱼类病原菌,而且能降解大肠杆菌C600、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其在1/10NB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透明的噬菌斑,最适温度35℃,最适pH为7.5,短杆状,单极生鞭毛。在水体防病试验中,试验组的鱼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国富  王德  胡薛英  谷长勤  宋念华  赵雅心  周诗其  
通过关节腔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成功地复制了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 ,运用组织学观察方法对所建立的病理模型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发病的初期 ,机体各组织器官病变明显 ,特别是淋巴组织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减少 ,结构零乱 ,淋巴细胞也明显减少 ;其它脏器如心、肝、脾则以急性炎性变化为主 ,异嗜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浸润。随时间延长 ,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淋巴细胞数量逐渐恢复正常 ,且淋巴小结表现为增生性变化 ;心、肝、脾等脏器也逐渐恢复 ,异嗜性粒细胞浸润部位及坏死灶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而局限化。但肾在试验期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坏死性变化 ,病变程度逐渐加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成科  周晓扬  张其中  
从天然患病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命名为SCL1。用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南方鲇幼鱼,发现菌株SCL1的感染致死率高,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从人工感染的患病鱼肝脏中分离病原菌,再次感染健康南方鲇幼鱼,其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确认分离菌株为南方鲇"败血症"的致病菌。该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显示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土霉素、链霉素、氧氟沙星、氟哌酸、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甲氧苄啶、乙酰螺旋霉素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李静  
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翘嘴鳜病鱼中分离到11个菌株,通过直接荧光抗体法鉴定、菌株致病力测试和生化特性分析,证实了翘嘴鳜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引起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甜  胡火庚  陈昌福  
对江西省南昌县某水产养殖场出现的以"体表局部出血、溃疡,肠系膜充血、出血,腹腔内有大量积水"为主要症状的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进行了研究。从病死及濒死团头鲂的病灶中分离到大量菌株,通过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回归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将这些菌株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2种致病菌均能导致团头鲂死亡,并出现与自然条件下相似的疾病症状;4个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先锋霉素V、氧哌嗪青霉素、氟哌酸等9种药物敏感;TTF-15菌株对先锋噻肟,TTF-004、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金丽华  范丽萍  薛美  
对上海市崇明县、江苏省太仓市等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以出现大量腹水为主要症状的病蟹进行细菌分离 ,经人工感染、生理生化试验和菌种鉴定 ,引起河蟹腹水病的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和拟态弧菌 (Vibriomimicu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这两种致病菌都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氯霉素高度敏感 ,这些药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亚萍  杨丙烨  田茜  胡方平  蔡学清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培养3~5 d后,菌落变扁平,周围开始分泌白色易流动物质,无烟草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周生鞭毛;经19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fusA、gyrB、leuS、pyrG、rpoB、rlpB等6个看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这3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贤英  谭志琼  宋卡魏  张荣意  
本文描述了海南省某蒌叶种植基地发生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根据对该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等测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甘蓝黄单胞菌萎叶致病变种[Xanthom onas campestrispv.betlicola(Patel,Ku lkarn i etDhande1951)Dye 197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