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0)
2023(8628)
2022(7841)
2021(7518)
2020(6257)
2019(14671)
2018(14711)
2017(28665)
2016(15741)
2015(17717)
2014(17793)
2013(17625)
2012(15983)
2011(14347)
2010(14022)
2009(12643)
2008(12099)
2007(10275)
2006(8802)
2005(7441)
作者
(46061)
(38051)
(37902)
(35940)
(24406)
(18468)
(17179)
(15139)
(14516)
(13568)
(13247)
(12717)
(12034)
(12007)
(11704)
(11652)
(11625)
(11408)
(10818)
(10733)
(9642)
(9249)
(9154)
(8594)
(8578)
(8523)
(8477)
(8341)
(7740)
(7644)
学科
(58916)
经济(58850)
管理(43892)
(41534)
(35231)
企业(35231)
方法(30042)
数学(25933)
数学方法(25612)
(15185)
(14938)
中国(14132)
(13947)
业经(13048)
地方(12100)
理论(10772)
(10420)
农业(10217)
(10050)
贸易(10046)
技术(9804)
(9734)
环境(9640)
(9304)
财务(9246)
财务管理(9231)
(9123)
教育(8808)
企业财务(8742)
(8539)
机构
大学(220826)
学院(218366)
管理(90397)
(79884)
理学(79434)
理学院(78571)
经济(77986)
管理学(77124)
管理学院(76752)
研究(71638)
中国(50112)
科学(48206)
(47382)
(37028)
业大(36523)
(36423)
(34740)
研究所(33801)
中心(31764)
(30191)
北京(29878)
农业(29146)
(28996)
财经(28861)
师范(28724)
(26514)
(26276)
(25080)
技术(23905)
师范大学(23342)
基金
项目(159158)
科学(123351)
基金(114102)
研究(114102)
(100265)
国家(99444)
科学基金(84809)
社会(68876)
社会科(65118)
社会科学(65100)
(62858)
基金项目(61882)
自然(57480)
自然科(56118)
自然科学(56106)
自然科学基金(55070)
(52912)
教育(51912)
资助(47386)
编号(46877)
成果(37559)
重点(35116)
(34271)
(33050)
(32917)
课题(31886)
科研(30929)
创新(30620)
计划(29630)
大学(29336)
期刊
(83018)
经济(83018)
研究(60941)
学报(39133)
中国(36213)
科学(34845)
(33051)
管理(31609)
大学(28761)
学学(27124)
教育(24439)
(24347)
农业(23538)
技术(18476)
(14034)
金融(14034)
业经(14030)
图书(13352)
财经(12911)
经济研究(12692)
科技(12132)
理论(11737)
(11579)
实践(11121)
(11121)
林业(10931)
(10756)
问题(10754)
业大(10579)
情报(10459)
共检索到30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桂伟  罗相忠  潘光碧  
在不同条件下 ,对大口鲇苗种 (全长 1.0 7~ 9.4 3cm)进行同类相残研究。结果表明 ,饵料缺乏时的相残率均显著地高于饵料充足时 (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辨非  罗静波  杨代勤  方长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唐毅  冯兴元  李从旺  张兴军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相忠  邹桂伟  潘光碧  梁宏伟  
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系统总结并提出大口鲶在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操作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适用于大口鲶亲鱼繁殖与苗种生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赖文安  陈显友  刘祖培  
我们在1997年3月下旬进行了南方大口鲶早繁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后,于1997年4月和1998年4月连续进行了该鱼种早繁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整套早繁苗种培育的成熟技术,不断提高南方大口鲶苗种繁育水平。1培育池条件11人工控温培育池:共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克立  孙占胜  陈一骏  肖广海  孟繁华  王雪峰  范学富  
东北大口鲶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 ,是我国东北特有的大型凶猛鱼类 ,其生长快速、抗寒力强 ,适宜于在北方养殖。 2 0 0 2年催产亲鱼 2 4组 ,获鱼苗 2 8万尾 ,养成体长 2 2~ 3 5cm鱼种 9 5万尾 ,对东北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规模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相忠  邹桂伟  潘光碧  
对大口鲇鲜精在不同水体中、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不同酸碱度溶液中以及离体条件下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精子强烈运动时间 ,在江河水体中为最高 (41 1s) ,其次为养鱼池水 (39 s) ,曝气井水中最低 (31 9s) ;精子寿命以养鱼池水为最高 (131 5s) ,其余水体差别不大 (为 96~ 98s)。在低浓度氯化钠溶液 (0 3%~ 0 6 %NaCl)中能够延长精子的寿命 ;高浓度氯化钠溶液 (0 85 %~ 1 2 %NaCl)中精子活动被抑制 ,且能在低温 (0~ 4℃ )下得到保存而不影响其活力。pH影响大口鲇精子的活力与寿命 ,其适宜范围为 6~ 8。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佳喜  胡少华  黄畛  马达文  黄定富  张振旗  
对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了测定。①耗氧率:平均体长6.9cm,体重6.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为0.1641mg/g.hr,耗氧量1.115mg/尾.hr;平均体长7.0cm,平均体重6:8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耗氧率0.1433ndg/ghr,耗氧量0.1324mg/尾hr;平均体长10cm,体重24.05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减小,而耗氧量随鱼体体重增加而增大。大口胭脂鱼的耗氧量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②窒息点:美国大口胭脂鱼(6.9-10cm)的窒息点在水温30.6-32.1℃时为0.3000-0.3500mg/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金生  田玲  唐会元  戴泽贵  吴生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江  张泽芸  
通过两期正交试验,以生长比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定指标,研究了大口鲇对蛋白质、脂肪、糖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日需要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100g体重的大口鲇,日需蛋白质1.85~2.03g、脂肪0.36~0.46g、糖1.13~1.35g、纤维素0.18~0.36g。促使鱼体最快生长的配合饲料应合蛋白质41.1%~45.1%、脂肪8%~10.2%、糖25.1%~30%、纤维素4%~8%和适量的混合无机盐、维生素0.5%~1%粘合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5%。影响上述三项评定指标的营养素的顺序是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忠文  杨志刚  奚绍礽  王国新  陈年令  李春保  
通过两年的试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箱培育鳜鱼种技术模式,即:五月上中旬催产,团头鲂挂巢开口,二级网箱培育,配足适口饵料鱼,坚持“四勤一防”。使用该模式能为鳜成鱼养殖提供品种纯、批量大、规格齐、成本低的鳜鱼种。1991年试验结果:从6毫米的鳜鱼苗28539尾养成50.4毫米鳜鱼种21797尾,成活率达76.38%,平均每尾消耗饵料鱼396尾,每尾鳜鱼种成本为0.83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延学  王慎光  赵建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学周  庄志猛  马爱军  陈四清  孙中之  梁友  刘寿堂  翟介明  曲建忠  
总结了2003~2004年作者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结果,论述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改进亲鱼培育条件和强化培育、受精卵孵化条件的综合调控、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和投喂、水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了苗种成活率,完善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工艺,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两年间在莱州、海阳、胶南3个试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30~40mm的半滑舌鳎苗种84.8万尾、131万尾和61.5万尾,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分别为1696尾/m2、1985尾/m2和2050尾/m2,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20.2%、25.5%和30.9%。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新福  杨军  何盛亮  黄路全  贾智明  徐聚臣  宗巍巍  吕亚兵  侯杰  何绪刚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苗种不同圈养培育密度的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酶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差异,旨在探讨长吻(鱼危)苗种培育的适宜圈养密度。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16.39±4.22) g[初始体长(9.94±0.78) cm],设置低密度组[1 500尾/圈,(1.23±0.07) kg/m~3]、中密度组[3 000尾/圈,(2.44±0.13) kg/m~3]和高密度组[4 500尾/圈,(3.54±0.20) kg/m~3],每个密度组3个重复,养殖90 d。结果表明:45 d前养殖密度对长吻(鱼危)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45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90 d养殖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则显著升高,养殖密度对肥满度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蛋白质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而养殖密度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影响均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抗氧化活力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溶菌酶、补体3及补体4等免疫因子影响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圈养长吻(鱼危)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宜采取分级饲养方式,养殖前期密度可高达4 500尾/圈,体重达到50 g左右时密度宜控制在2 000~3 000尾/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我国鲟鱼类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至九十年代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并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本文就我国近些年史氏鲟和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供参考。1史氏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11人工繁殖111亲鱼暂养易继舫于1988—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