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1)
2023(12393)
2022(10930)
2021(10355)
2020(8662)
2019(19635)
2018(19768)
2017(37250)
2016(20701)
2015(23258)
2014(22922)
2013(22128)
2012(19804)
2011(17464)
2010(17773)
2009(16545)
2008(15323)
2007(13195)
2006(11246)
2005(9560)
作者
(56489)
(46374)
(46197)
(43894)
(29656)
(22199)
(21102)
(18296)
(17537)
(16511)
(15974)
(15378)
(14346)
(14313)
(14287)
(14184)
(13955)
(13814)
(13236)
(13081)
(11599)
(11241)
(11066)
(10531)
(10525)
(10328)
(10195)
(10131)
(9371)
(9259)
学科
(75538)
经济(75462)
管理(58950)
(52086)
(44452)
企业(44452)
方法(35147)
数学(29809)
数学方法(29470)
中国(20283)
(19871)
(19065)
地方(18700)
业经(16793)
(16635)
(13612)
理论(13573)
财务(13544)
财务管理(13474)
(12996)
农业(12910)
(12789)
企业财务(12786)
贸易(12776)
环境(12536)
(12389)
(12337)
教育(12259)
审计(12178)
技术(12034)
机构
大学(276190)
学院(274815)
管理(110115)
(100343)
经济(97827)
理学(96185)
理学院(95142)
管理学(93361)
管理学院(92896)
研究(86018)
中国(63002)
(59054)
科学(55774)
(46738)
(42498)
业大(40747)
(40002)
(39508)
中心(39458)
研究所(38597)
(38580)
师范(38268)
财经(37979)
北京(36466)
(34427)
(33049)
(32034)
农业(31355)
师范大学(30502)
技术(29514)
基金
项目(194174)
科学(152243)
研究(145108)
基金(138259)
(119351)
国家(118332)
科学基金(102274)
社会(88775)
社会科(84007)
社会科学(83983)
(77841)
基金项目(74480)
教育(67711)
自然(66967)
自然科(65320)
自然科学(65307)
(64752)
自然科学基金(64077)
编号(61550)
资助(56207)
成果(50039)
重点(43488)
课题(42248)
(41924)
(41301)
(40606)
项目编号(38529)
创新(37689)
科研(37383)
大学(36755)
期刊
(107609)
经济(107609)
研究(79724)
中国(54961)
学报(41758)
教育(38049)
管理(38042)
科学(38038)
(36203)
(35307)
大学(31648)
学学(28879)
农业(25419)
技术(23232)
业经(18896)
(18462)
金融(18462)
图书(18372)
经济研究(17574)
财经(16808)
(14212)
科技(13620)
理论(13313)
问题(13259)
财会(12802)
(12593)
实践(12523)
(12523)
(12369)
资源(12281)
共检索到391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亚鲁  
通过对风险管理的“COSO基因”和ISO风险管理标准的流变考察,认为风险管理文化融入组织治理将拓宽公立高校内部审计视域。阐释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已跃升到“治理”层面,设计了内审为组织赋能的ⅡA“三线模型”的公立高校实践策略图。以“风险的目标影响性”为逻辑起点,按“内部审计范围”和“风险关注”二维度,从“未来财务管理新世界、经济活动的校之重者、聚焦主责主业的拓展”三视角,搭建了审计“视域”的“样本空间”平台,预设了“舞弊”“合规”“信息系统”“厉行节约”“预算管理”“国资管理规制的贯彻落实”“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会计规制的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公立高校成本核算实施进程”“内审人员业务培训”等风险关注事项集合,以期在“不确定”中探寻“相对确定”的“事件域”,触发公立高校当下和前瞻性的内部审计关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良  安筱鹏  汪源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也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建立一个廉价、快速、高效的数字经济体系,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文章从数字经济重构国家经济转向、重构“双循环”转换、重构传统制造业转型、重构基础行业转接、重构新旧动能转变、重构工业4.0转速等几个方面,探讨全球大变局下的数字经济的重构应用、趋势、意义和重点,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不可见世界和未知世界进行预测,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数字经济重构的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胡森林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的态势如何?哪些地域担当了区域增长极角色?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经济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地理联系率、双变量Moran指数等分析工具,刻画2006—2019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分析内部作用机理,导出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2006—2019年,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但南北发展差异却逐渐增大,我国东西"单向"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向东西、南北"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演变。(2)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我国城乡"单向"发展不平衡格局向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转变。2006—2019年,19大城市群汇集了全国88%的GDP、93%的专利。(3)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政策效益呈现显现。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经济发展三者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此外,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支持东北地区、边缘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扶持"双向飞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力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前和未来国际税收发展所对应的常态环境,把握因"大变革"而形成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世界格局变化趋势和"新旧动能转换、力量对比变化、体系深刻重塑"之大变局近期特征,对于中国国际税收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据此提出三个观点:一是要明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研究国际税收的最重要国际背景;二是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际税收领域发展变化的全面影响;三是要依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重新衡量和适时调整我国国际税收的研究重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欣  
2016年美国大选后,其贸易政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政策,尤其是通过“301调查”对中国产品征税引发了美中贸易战。作为继任者,拜登政府没有推动“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改革,而是继续推行前任的民族主义政策,并且联合盟友对中国“脱钩断链”。文章通过对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贸易政策的梳理,分析其政策转向的经济与地缘影响,研判美国贸易政策的未来走向,最后为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面对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保护主义只能使世界变得更缺乏弹性、更加不平等、更容易发生冲突。中国需要在推动“一带一路”共建、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合作、世贸组织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和新动能。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曙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大变局是涉及世界经济地理、全球治世界大变局根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大变局,科技革命引领大变局,世界大变局中的聚焦点,是推动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变量。世界大变局,就其深层结构和本质维度出场,是这场世界大变局的深层含义。世界大变局既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也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才有光明未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存振   王赞  
深入探究大变局下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溢出效应,不仅有助于理解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新发展的基于TVP-VAR模型的时变频域溢出指数方法和基于QVAR模型的分位数溢出指数方法,多维度分析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溢出效应,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平均溢出水平为21.25%,主要由短期溢出效应主导,短期溢出水平是长期溢出水平的3.4倍,且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溢出效应在极端事件冲击下更大,极端状态下溢出水平是正常状态下溢出水平的4倍;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溢出水平是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溢出水平的2倍;中国各农产品期货受到美国农产品期货的溢出水平均高于受到国内其他品种期货的溢出水平,其中,市场调控较小、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食糖、豆粕、棉花等农产品期货与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联动性较强;在市场基本面机制和市场传染机制共同作用下,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间溢出效应主要受到国际农产品库存、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体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时代风貌。首先,中国政府对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具有辩证性,这充分反映在厚植外交思想指导、守正和平发展道路、创新国际战略思维、保持外交战略清醒四大方面;其次,外交实践指向鲜明,其核心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并有力彰显其中国特色、时代属性和世界意义。在世界处在十字路口的当下,中国外交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强保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强保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广涛   肖立晟   胡汪音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明显抬升,各国对于安全资产的需求日益旺盛。长期以来,增加美元等强势国际货币的外汇储备一直是外围国家的一种惯性避险选择,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球外汇储备总额高达12.94万亿美元。然而,当前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化和地缘政治冲突的频繁发生,使得尾部风险概率正在大幅上升,一旦考虑到外汇储备存在冻结或罚没风险,外汇储备的积累便成为一个追逐安全性的悖论——在正常的外部金融环境下,外汇储备是安全资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琳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生着百年未有之不确定性和百年未有之机遇。文章结合近年来博物馆的新变化、新特征、新功能,提出博物馆站在新时代的关口,要临"危"寻"机"。以博物馆为平台,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能,破解当前严峻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最后,从巩固"基本职能",彰显"当代功能";推进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博物馆新技术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顺应文旅融合发展博物馆周边产业四个方面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博物馆"文化担当"的具体举措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玉军  
当前,世界能源体系受到能源技术革命、全球能源转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俄乌冲突持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既经历着全球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加速调整、人类能源消费日益低碳化的历史性变化,也呈现出世界能源市场急剧波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阶段性场景。在世界能源体系的变局之下,维护中国能源安全既迎来诸多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国际能源大变局下,中国需要着眼世界趋势、立足本国国情,从底层逻辑入手拓宽视野和思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丹辉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国竞争升级、地缘冲突加剧以及重大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交互叠加的世界大变局给各国产业转型发展和政策体系重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世界范围内产业政策随之再掀理论和实践热潮,其演进呈现一系列新动向新特点。各国加大产业政策实施力度,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并兼顾抢占前瞻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防范竞争对手、维护产业链安全等多元化目标。为此,应着力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竞争政策、贸易政策、环境规制、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性体系性协同,在产业政策选择性与功能性导向再平衡的演进逻辑下,塑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新型关系,探寻产业政策的动态合理边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琳   牟晓伟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供应链与贸易架构正经历调整与重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事件,将威胁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但也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应坚守本土能源生产大国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和贸易格局的重组,进而提升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雪  
在百年一遇的大变局环境与国家科技自主自强的重大战略下,科技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承担着史无前例的重要使命。随着组织赖以生存之环境的变化日益剧烈与频繁,人力资源在推动组织战略落地与变革方面的职能愈发重要,这对传统的人力资源六模块职能的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采用“入世式学术”的行动/干预研究方法,将人力资源组织发展专家戴维·尤里奇教授的组织发展理论与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实践的BLM业务领先模型有机结合,通过帮助科技企业在应对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实践人力资源组织发展职能重构,试图探索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敏捷、精准打造相应组织能力,支撑组织战略落地中的角色与价值发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联英  吕重阳  
文章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引入预防性储蓄、机会型投资和数字普惠金融供给变量,在一个集成框架内揭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阐释了作用机理。实证层面,文章匹配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与省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运用家庭年份双固定模型识别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由预防性储蓄渠道对消费升级产生抑制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预防性储蓄渠道的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由机会型投资渠道对消费升级产生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增强机会型投资渠道的促进作用;两项渠道的净效应为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村地区、东部地区、新常态后、青年和老年以及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