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0)
- 2023(12425)
- 2022(10018)
- 2021(9070)
- 2020(7314)
- 2019(16373)
- 2018(16334)
- 2017(31853)
- 2016(17537)
- 2015(19914)
- 2014(20187)
- 2013(19778)
- 2012(18976)
- 2011(17504)
- 2010(18163)
- 2009(17380)
- 2008(17184)
- 2007(15935)
- 2006(14843)
- 2005(13986)
- 学科
- 济(79330)
- 经济(79241)
- 管理(48656)
- 业(47295)
- 企(35263)
- 企业(35263)
- 中国(29114)
- 农(25550)
- 方法(24365)
- 地方(22142)
- 数学(20685)
- 数学方法(20368)
- 业经(19365)
- 财(18010)
- 制(17818)
- 农业(16734)
- 银(16710)
- 银行(16691)
- 行(16214)
- 贸(16032)
- 贸易(16016)
- 易(15526)
- 融(15477)
- 金融(15477)
- 发(14390)
- 学(14354)
- 策(13634)
- 环境(11944)
- 地方经济(11712)
- 体(11621)
- 机构
- 学院(259200)
- 大学(257034)
- 济(110521)
- 经济(107951)
- 研究(95604)
- 管理(92777)
- 理学(76814)
- 中国(76092)
- 理学院(75886)
- 管理学(74571)
- 管理学院(74057)
- 京(56846)
- 科学(55361)
- 财(54752)
- 所(49369)
- 研究所(43765)
- 中心(43155)
- 江(42658)
- 农(42280)
- 财经(41109)
- 北京(37352)
- 经(36995)
- 范(36963)
- 师范(36628)
- 州(34366)
- 院(34165)
- 业大(33749)
- 经济学(33689)
- 农业(32627)
- 经济学院(30162)
- 基金
- 项目(153179)
- 科学(119866)
- 研究(118001)
- 基金(107670)
- 家(92347)
- 国家(91465)
- 科学基金(77093)
- 社会(74155)
- 社会科(70230)
- 社会科学(70216)
- 省(60131)
- 基金项目(54609)
- 教育(53779)
- 划(50476)
- 编号(49722)
- 自然(45898)
- 资助(44948)
- 自然科(44784)
- 自然科学(44773)
- 自然科学基金(43941)
- 成果(43376)
- 发(39007)
- 课题(36026)
- 重点(34729)
- 部(33803)
- 发展(32181)
- 展(31656)
- 创(30934)
- 性(30632)
- 国家社会(30159)
- 期刊
- 济(139036)
- 经济(139036)
- 研究(88796)
- 中国(60365)
- 农(41702)
- 财(39973)
- 管理(38066)
- 学报(36062)
- 教育(35578)
- 融(34436)
- 金融(34436)
- 科学(34316)
- 农业(28255)
- 大学(28196)
- 学学(26001)
- 业经(23961)
- 技术(23457)
- 经济研究(22281)
- 财经(20696)
- 问题(18848)
- 经(17924)
- 贸(16378)
- 国际(15395)
- 业(14176)
- 图书(13694)
- 理论(13125)
- 技术经济(12964)
- 世界(12889)
- 商业(12779)
- 现代(12710)
共检索到430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燕 纪飞峰
当前,全球处于疫情消化期、经济周期虚弱复苏期和科技发展瓶颈期。发达国家领先优势缩小,试图通过制裁、贸易战、军事冲突等方式遏制新兴国家发展,导致“逆全球化”,反映出西方霸权剥削式全球化正走向衰落。乌克兰危机加速了全球化向区域化、集团化的分裂。美国视我国为最主要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措施遏制发展。为此,我国应发挥稳定优势、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开放优势和宣传优势,通过科技自主、挖掘内需,构建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利益为纽带扩大朋友圈,重视国际舆论宣传,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大力倡导新时代互利共赢式全球化。
关键词:
全球化 新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编者
"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于9月1日在济南举行,论坛主题为"新使命、新动能、新突破:大变局中的大企业发展"。论坛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协办,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支持。论坛发布了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关键词:
大变局 中国企业家协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春 张潇 何明珂
本文从全球贸易的宏观视角,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文章运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了六种情境,以研究疫情和贸易摩擦冲击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业贸易规模和流向的影响,进而揭示冲击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格局变动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加强区域经贸协作,能有效减缓疫情和贸易摩擦叠加效应对中国中高端制造供应链带来的负向影响;疫情和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将对中美深度参与的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加速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重构,引致全球供应链未来将同时呈现区域化、扩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从企业层面来看,现阶段全球供应链上的核心跨国企业尽快修复供应链的鲁棒性破裂是当前的工作重心,并在中长期内不断强化供应链敏捷性与韧性,全面提升供应链的发展弹性。从政府层面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受阻的形势下,中国应基于全球供应链战略,强化区域经贸协作,寻求新的区域供应链闭合,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在全球供应链上动态新平衡的中长期准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春 张潇 何明珂
本文从全球贸易的宏观视角,重点探讨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文章运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了六种情境,以研究疫情和贸易摩擦冲击下,中美不同贸易政策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业贸易规模和流向的影响,进而揭示冲击对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格局变动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通过加强区域经贸协作,能有效减缓疫情和贸易摩擦叠加效应对中国中高端制造供应链带来的负向影响;疫情和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将对中美深度参与的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加速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重构,引致全球供应链未来将同时呈现区域化、扩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从企业层面来看,现阶段全球供应链上的核心跨国企业尽快修复供应链的鲁棒性破裂是当前的工作重心,并在中长期内不断强化供应链敏捷性与韧性,全面提升供应链的发展弹性。从政府层面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推进受阻的形势下,中国应基于全球供应链战略,强化区域经贸协作,寻求新的区域供应链闭合,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美经贸关系调整在全球供应链上动态新平衡的中长期准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继勇 肖光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满平
2020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进入一个急剧动荡与变革时期,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传统能源供给不足,短缺现象持续;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加大,能源价格波动频繁;能源供需版图重构,能源博弈加剧;能源贸易风险加剧,不确定性增加等。这些风险和挑战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为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市场大变局,我国应将能源保供稳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保障传统能源供应安全;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增强能源安全的底气;深入推进能源行业改革,助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推动能源市场应急机制建设,有效防范未来风险;加强多边国际能源合作,以利益融合推动共同能源安全;努力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交易结算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顺应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推动节能减排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一、全球化面临"大变局"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对国际格局的重大判断。谈"大变局"首先要从全球化谈起,因为自由贸易、贸易的发展、贸易规则的变化等,都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全球化有其演化过程。最初是指殖民地方式下的全球化,是所谓的"全球化","二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化。新一轮全球化,由跨国公司主导,推动资本和技术在全球流动和配置,获得了包括发达国家政府、跨国公司、工会组织等的一致支持,反倒是落后国家担忧发达国家通过资本的投入,对其"变相"奴役和剥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汉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长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了在国际层面讨论与建构共识,有必要对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理论谱系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为了解释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经济起飞、政治转轨和社会转型等问题,政治发展理论从一开始就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实用导向性,并随着历史演进而形成了相对庞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中外学界关于其理论范畴存在多种争议,该理论日趋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实践的系统考察,将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归结为由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及全球化理论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当然,该体系仍需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风险格局发生演变,原有理论暴露出研究模式单一、范畴界定过于狭窄、方法论和经验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提升政治发展的理念、健全中层支撑理论,要完善"多层治理"之间的平衡机制,并结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及其伟大实践,促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胡森林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的态势如何?哪些地域担当了区域增长极角色?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经济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地理联系率、双变量Moran指数等分析工具,刻画2006—2019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分析内部作用机理,导出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2006—2019年,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但南北发展差异却逐渐增大,我国东西"单向"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向东西、南北"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演变。(2)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我国城乡"单向"发展不平衡格局向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转变。2006—2019年,19大城市群汇集了全国88%的GDP、93%的专利。(3)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政策效益呈现显现。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经济发展三者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此外,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支持东北地区、边缘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扶持"双向飞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
二十年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所开展的全球测评不仅成为衡量各个国家和经济体教育发展质量的风向标,亦成为推动全球教育改革的催化剂。PISA 2022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的新一轮国际测评,相对于成绩并未有明显波动的历轮测评,本轮测评结果显示,全球整体遭遇前所未有的成绩下滑。这意味着全球教育改革前功尽弃?抑或全球教育发展隐忧悄然而至?本刊在第一时间组织“PISA 2022深度解读”专栏,基于PISA 2022的数据结果对教育系统的韧性、学习效率和教师支持三个关键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邀请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作为专栏评论人发表见解,从而对大变局时代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再定义。期待本期专栏能对我国教育系统正在推进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新任务有所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罡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变局。"变"既源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又源于科技革新的决定作用,还源于新旧动能的交替变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商业银行未来的"势"在哪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都是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新智 张海峰
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国际农村金融开始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管制,引进民间资本,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中低收入居民提供包括储蓄、保险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有效地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请看本文作者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农村金融的发展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八个方面的新趋势、新特征。对于正在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中国而言,这些宝贵的经验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良 安筱鹏 汪源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也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建立一个廉价、快速、高效的数字经济体系,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文章从数字经济重构国家经济转向、重构“双循环”转换、重构传统制造业转型、重构基础行业转接、重构新旧动能转变、重构工业4.0转速等几个方面,探讨全球大变局下的数字经济的重构应用、趋势、意义和重点,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不可见世界和未知世界进行预测,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数字经济重构的认识。
关键词:
全球大变局 数字经济 重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海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重塑,大国力量对比日趋平衡、经济遭遇"反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充满变数、文化多样化催生"模式之争"、国际危机常态化、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百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开放、科技兴国、大国外交等战略,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打造大国形象。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