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7)
- 2023(10210)
- 2022(8603)
- 2021(8144)
- 2020(6697)
- 2019(15095)
- 2018(14643)
- 2017(27138)
- 2016(13999)
- 2015(15588)
- 2014(14557)
- 2013(14348)
- 2012(12866)
- 2011(11875)
- 2010(11812)
- 2009(11301)
- 2008(10855)
- 2007(9229)
- 2006(8312)
- 2005(7509)
- 学科
- 济(62260)
- 经济(62194)
- 管理(42150)
- 业(39074)
- 企(32922)
- 企业(32922)
- 方法(25043)
- 数学(21916)
- 数学方法(21709)
- 中国(20680)
- 农(15231)
- 贸(15064)
- 贸易(15051)
- 易(14684)
- 财(13693)
- 技术(13635)
- 业经(12738)
- 制(12199)
- 地方(10645)
- 银(10466)
- 银行(10449)
- 学(10387)
- 技术管理(10193)
- 行(10161)
- 融(10061)
- 金融(10060)
- 关系(9690)
- 农业(9496)
- 环境(9057)
- 理论(8781)
- 机构
- 大学(194186)
- 学院(192461)
- 济(90610)
- 经济(89251)
- 管理(72699)
- 研究(71336)
- 理学(62686)
- 理学院(61947)
- 管理学(60953)
- 管理学院(60569)
- 中国(55764)
- 京(41174)
- 财(39952)
- 科学(39008)
- 所(34779)
- 财经(31869)
- 研究所(31498)
- 中心(30872)
- 经济学(29502)
- 经(29350)
- 江(26729)
- 北京(26529)
- 经济学院(26434)
- 农(26270)
- 院(25709)
- 范(25390)
- 师范(25227)
- 财经大学(23865)
- 业大(23339)
- 州(21412)
- 基金
- 项目(127767)
- 科学(103445)
- 研究(96287)
- 基金(96175)
- 家(83613)
- 国家(82990)
- 科学基金(71705)
- 社会(65502)
- 社会科(62308)
- 社会科学(62295)
- 基金项目(49295)
- 省(46626)
- 教育(44174)
- 自然(43383)
- 自然科(42521)
- 自然科学(42510)
- 自然科学基金(41786)
- 划(39952)
- 资助(38796)
- 编号(36595)
- 成果(30195)
- 创(29685)
- 部(29683)
- 重点(29107)
- 国家社会(28844)
- 发(28200)
- 创新(27959)
- 中国(26447)
- 教育部(26320)
- 课题(26134)
共检索到298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峥嵘
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适应世界,世界也需要适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两个跨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要路径;以中国发展带动区域发展,通过中国的全方位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利益共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峥嵘
新形势下,中国需要适应世界,世界也需要适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两个跨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要路径;以中国发展带动区域发展,通过中国的全方位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利益共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变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霍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局的时期。本文基于全球视域、历史维度和经济视角,从六个方面阐释世界大变局和中国新位势: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分化分流变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世界贸易竞合面临体系重构变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秩序的共赢倡导者;世界产业分工面临加速洗牌变局,中国成为世界产业合作的积极建设者;世界技术变革面临轨道切换变局,中国成为世界技术变革的创新引领者;世界金融体系面临结构调整变局,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合作的协调推动者;全球经济治理面临难以为继变局,中国成为世界共享发展的积极斡旋者。应把握好世界大变局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保持好中国新位势的趋势和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趋利避害。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大变局 中国经济 新位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方平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宣布成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和1000亿美元法定资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服务于"一带一路",使这一战略从构想走向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总体外交战略一部分的中国援外,如何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利用援外的柔性作用构建起有利于"一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丹蕾
“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而能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面临变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及其他沿线国家的能源安全,稳定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促进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完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完善国内能源立法,积极开展多边能源合作,并对现有的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加以研究和利用。“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的构建需要确立合作基本原则,构建合理的制度和完善的机制,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需要完成自身在国际社会上的角色转变,带领沿线国家共同建立能源命运共同体。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建
国内外对为什么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各种探讨与议论。本文对流行观点逐一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探析"一带一路"目标定位。5月14日,"一带一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29位国家领导,130多个国家代表,数千位国外嘉宾和媒体的盛会,标志着本届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就。此时国内外对为什么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各种探讨与议论,比如说,是为了进入欧洲市场,为了输出过剩产能,为了接替美国的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我很幸运,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考上了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总行工作,迄今整整35年。三十五年来,我见证了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许多重要历史阶段,更亲历了建设银行由财政职能向银行职能转型发展的全部。历经总行、分行、子公司三个层次,零售、批发、中台三大条线,部门老总、省行行长、总行高管和子公司董事长四大职务的变换。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改革开放拯救了国家,是转型发展改变了建行,是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储殷 高远
"一带一路"战略在大方向基本清晰的情况下,在战略定位上仍然存在着三个有待进一步厘清的问题,包括:"一带一路"是全球战略还是区域战略?"一带一路"应以多重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还是应以跨区域整合为基础?"一带一路"战略应以西北方向为优先还是应以东南方向为优先?对这三个问题的诠释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战略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全球战略的特征,但在本质上还是区域性的;其的推进必须以多重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就目前的具体政治形势与经济形势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开拓西北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曙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大变局是涉及世界经济地理、全球治世界大变局根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大变局,科技革命引领大变局,世界大变局中的聚焦点,是推动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变量。世界大变局,就其深层结构和本质维度出场,是这场世界大变局的深层含义。世界大变局既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也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才有光明未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令娟
自2003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走向成熟。在阐述中国与欧盟(以下简称"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给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颇钦·蓬拉军 李冰
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我已经来华访问45次,而最近五年就有40次。身为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主席,我参加了十余次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这一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四年前提出,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很好理解。什么是"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习近平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论述。当时,关于"一带一路"的英文表述很多,比如Belt and Road,Yidaiyilu,One Belt One Road。但是最后还是采用了Belt and Road,因为这意味着一条中国联通各国的道路,而One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弘
分析和解读"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有不同的学科视角。经济学家说,"一带一路"符合经济规律,"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政治学家或者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的国际战略,由政府强力推动,他们注重解释政府的意愿和方式是什么。我将"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联系起来,并从世界力量格局变化的角度进行解释。这里的关键词是"变化",因为世界在发生深刻变化,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变化不胜枚举。中国在变,欧洲在变,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链接,中欧关系也必然充满变化。变化有数量、质量、现象、结构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 新比较优势 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共享,并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和对接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近的背景和功能价值,同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中国自贸区作为战略支点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宏观战略将各地自贸区串联一体,带动了中国自贸区整体前进发展。中国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均以市场开放、贸易便利、投资自由为目标,地缘与制度是两大战略构成的核心要素,彼此间可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制度引鉴、地理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对接。为保障战略对接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尽快设立专业的国家战略协调机构,完善创新容错机制以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及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