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6)
- 2023(17739)
- 2022(15528)
- 2021(14575)
- 2020(12454)
- 2019(28840)
- 2018(28569)
- 2017(55282)
- 2016(30174)
- 2015(34008)
- 2014(34187)
- 2013(33764)
- 2012(31074)
- 2011(28024)
- 2010(28020)
- 2009(25749)
- 2008(25445)
- 2007(22541)
- 2006(19173)
- 2005(16887)
- 学科
- 济(121881)
- 经济(121748)
- 管理(84112)
- 业(80108)
- 企(66425)
- 企业(66425)
- 方法(58891)
- 数学(51514)
- 数学方法(50787)
- 农(31710)
- 财(31112)
- 中国(29996)
- 学(28908)
- 地方(25634)
- 业经(25238)
- 制(21911)
- 贸(21564)
- 贸易(21557)
- 农业(21120)
- 易(20893)
- 理论(20408)
- 务(19973)
- 财务(19882)
- 财务管理(19840)
- 和(19033)
- 企业财务(18799)
- 技术(18103)
- 环境(18024)
- 银(17372)
- 银行(17306)
- 机构
- 大学(431722)
- 学院(429357)
- 管理(166934)
- 济(166672)
- 经济(162894)
- 理学(145274)
- 理学院(143594)
- 研究(143560)
- 管理学(140664)
- 管理学院(139895)
- 中国(104797)
- 科学(93380)
- 京(91828)
- 财(75861)
- 农(75102)
- 所(73787)
- 业大(68446)
- 研究所(67715)
- 中心(65461)
- 江(63080)
- 财经(61295)
- 农业(59217)
- 北京(57630)
- 范(57450)
- 师范(56838)
- 经(55672)
- 院(52476)
- 州(50944)
- 经济学(50055)
- 技术(46462)
- 基金
- 项目(297954)
- 科学(232315)
- 基金(214861)
- 研究(212204)
- 家(189140)
- 国家(187615)
- 科学基金(159664)
- 社会(131326)
- 社会科(124307)
- 社会科学(124272)
- 省(117349)
- 基金项目(114055)
- 自然(106673)
- 自然科(104166)
- 自然科学(104132)
- 自然科学基金(102217)
- 划(99169)
- 教育(98683)
- 资助(89690)
- 编号(86327)
- 成果(69984)
- 重点(67156)
- 部(65105)
- 发(62898)
- 创(61017)
- 课题(59764)
- 科研(57949)
- 创新(57005)
- 计划(55333)
- 大学(55297)
- 期刊
- 济(176732)
- 经济(176732)
- 研究(119556)
- 中国(79975)
- 学报(75136)
- 科学(66616)
- 农(66567)
- 财(58586)
- 管理(58564)
- 大学(56155)
- 学学(52890)
- 教育(48088)
- 农业(45805)
- 技术(37686)
- 融(32690)
- 金融(32690)
- 财经(29328)
- 业经(28798)
- 经济研究(28190)
- 经(25019)
- 业(24167)
- 问题(22933)
- 图书(22061)
- 版(21904)
- 科技(20689)
- 技术经济(20620)
- 统计(20312)
- 理论(19746)
- 业大(19147)
- 资源(19130)
共检索到613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雪阳 孙立冰
大卫·哈维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剥夺性积累"思想。在他看来,"剥夺性积累"实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种内在核心机制,通过私有化、金融化、危机管理和操控、国家再分配等主要方式不断实现暴力掠夺型积累。不过,一方面,由于忽视了"剥夺性积累"概念和"原始积累"概念在理论逻辑功用与具体历史所指、既定历史内涵等方面的显著差别,他试图赋予"剥夺性积累"概念以一般普遍性并取代"原始积累"概念的诉求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哈维并没能像卢森堡那样清晰阐明"外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不仅令这一概念歧义丛生,更使得"剥夺性积累"思想深陷混淆的理解和争议之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敏 何寅
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的论述中隐含了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重逻辑。资本原始积累是非生产性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卫·哈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概念重构中提出了剥夺性积累理论,并指出剥夺性积累是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积累的主导逻辑。金融资本凭借其绝对的垄断地位,通过股票及证券市场投机、信贷体系、危机操纵等方式对普通民众、中小企业和落后国家等进行剥夺性积累。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限制了生产性积累的发展,推动了财富的巨大集中,使普通民众愈加贫困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失衡、政治合法性危机和社会对立加剧等危机。金融资本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剥夺性积累,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更深层次危机。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剥夺性积累 经济停滞 社会对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
大卫·哈维的城市地租理论为理解房地产金融化的内生性及其背后的地租与土地所有权作用,提供了一种供给侧的分析视角。该理论系统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地租的基本判断,指明房地产金融化积累是通过营造建成环境、刺激需求竞争、加强供给阶级垄断,从而创造并占有更多城市地租,并将其转化为利润。哈维区分了带来城市地租的资本循环与收入循环,揭示出房地产金融化积累的实质是对社会价值的再分配。这种价值转移是对劳动者财富的掠夺,加重了剥削;不仅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还会进一步演变为经济社会危机。从中汲取理论启示,应当结合需求侧状况,着力推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防止我国房地产过度金融化,促进房地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海艳 祝黄河
哈维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创立"时空修复理论",以空间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进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不仅使工人阶级依旧处在资本主义的剥削链条上,而且使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扩张到了全球。哈维用阶级的空间斗争取代阶级的经济斗争,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未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依然有效,反驳了新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挑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苗
20世纪70年代末,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为代表的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推广,开启了世界范围市场自由程度不断提高的大门。之后,世界上不断出现的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充满联系。作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中,没有在理论思辨的层面上与新自由主义学派展开争论,而是在对新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的分析中,用事实表明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解决全球矛盾和问题的方案行不通。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实践的理论,新自由主义更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有力推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佳 袁久红
和其他西方生态主义学者单方面强调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性不同,大卫·哈维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从关系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元理论出发,强调了"资本"变成了一种"自然"的变量,"自然"也变成了一种"资本"的变量,两者的共生组成了"资本自然一元生态系统"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中统一性体现为"资本的自然生产"以及"资本的自然积累";对立性体现为时间维度上的自然损害的"线性积累性"和"指数加速性",以及空间维度上自然损害的"全球范围性"和"空间地理不均衡性",并在识别"灾难资本体制"和"寻租资本体制"的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 自然 大卫哈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多维贫困、动态贫困成为贫困的时代特征,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文章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依据贫困程度将我国城乡人口划分为长期贫困、暂时贫困和非贫困三个类型,探索贫困人口在多维贫困状态中转变的机理。研究发现:(1)能力剥夺是多维贫困的根源,也是构建精准扶贫机制的抓手,做好多维贫困识别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是减少多维贫困的关键。(2)社会地位每提高一个等级,3维、4维和5维贫困人口脱贫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3.8%、5.3%和5.6%。(3)绝对收入对多维贫困演变产生积极影响,而相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4)城...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本文在对中国城市不同地区贫困人口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城市贫困人口向中年集中的年龄分布特征,并试图对其年龄分布向40~49岁组的积聚现象进行探讨性解释和研究。认为40~49岁组贫困的实质是一种剥夺性贫困,如果脱离“文化大革命”对这批人教育权利的剥夺,以及社会转型对他们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冲击,孤立地分析这批人贫困的个人层面因素,是较为偏颇和不全面的。政府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补偿,并针对贫困人口特殊的年龄分布制定以就业为先导,重在“充权”的贫困救助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曦 佘赛男
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对当代货币的权力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了深刻地揭示。大卫·哈维认为当代货币可以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储存社会权力的工具,是权力拜物教的符号和伪装,货币的社会权力往往与其他方面的权力紧密联系,并通过国家与行业的权力来体现。大卫·哈维强调当代货币权力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与其表现的社会价值不同,这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社会价值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巨大差距。大卫·哈维认为随着当代技术发展,货币数量会失控,从而扩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恶劣品行的空间,对社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针对当代货币的社会权力,大卫·哈维希望创造理想的交易工具来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货币理论 货币权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金娜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利用个体相对剥夺指数测算了2007-2016年我国地方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空间非均等化程度,在考虑空间因素前提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与其相对剥夺指数成反比,且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从2014年起省际医疗卫生支出空间非均等化程度开始减弱;地区间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个体相对剥夺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个体相对剥夺具有显著的负直接效应,而老龄化则对个体相对剥夺存在显著的正直接效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对其他地区个体相对剥夺程度产生显著的正溢出效应,而城镇化则对其他地区个体相对剥夺产生显著的负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张琴 高帅
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和多维贫困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识别和反映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提高扶贫成效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山西省农村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对山西省县域农村多维贫困进行测度,通过定序Probit模型探索其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山西省农村县域多维贫困差异不明显,这从理论上支撑了将扶贫攻坚主战场从贫困县转变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合理性。(2)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更易陷入多维贫困,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诱因。(3)当前有工作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可能性较大,应促进有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稳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4)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对多维贫困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张琴 高帅
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和多维贫困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识别和反映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提高扶贫成效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山西省农村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对山西省县域农村多维贫困进行测度,通过定序Probit模型探索其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山西省农村县域多维贫困差异不明显,这从理论上支撑了将扶贫攻坚主战场从贫困县转变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合理性。(2)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更易陷入多维贫困,这成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诱因。(3)当前有工作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尚金艳
度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统计指标是基尼系数,但是由于基尼系数在按群组分解时的问题使得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因此本文把相对剥夺理论引入基尼系数的子群分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分解公式使群内差距和群间差距具有相同的形式,而且不仅能够计算高收入子群对低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还能计算低收入子群对高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并利用天津市2008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赵霞 季璐
基于剥夺理论,使用2009年中国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采用稳健OLS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分析了绝对剥夺、多阶剥夺和相对剥夺影响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内在机理,并从劳动时间、务工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和收入位置感知等指标对上述三个剥夺维度进行了界定。结果显示:第一,周工作时间越长表明绝对剥夺程度越高,这将导致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第二,务工年限的增多以及社会保险补偿作用的缺失会加重多阶剥夺的程度,从而对农民工心理健康产生负强化作用;第三,参照对象无论是老家村里人还是城市个人,相对剥夺感的存在均会显著降低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明
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同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具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分工的意义上,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受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决定;在物质生产内部分工的意义上,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包含了某些精神过程和精神特征,即与体力劳动相对的脑力劳动。不能把物质生产等同于体力劳动,把精神生产等同于脑力劳动。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精神生产和脑力劳动对社会历史愈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确认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后者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处于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前者则作为一些"个别"存在形式和发展方式处于社会历史的现象具体的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农村居民个体收入剥夺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
教育资源配置、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区域比较的研究
军队卫生领域两种基本交换关系辨析
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的剥夺机理研究:基于“股权控制链”与“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比较
国际储备积累的国际比较: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研究
心理所有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和社会质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非税收入的概念辨析及中美比较的可行性研究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树冠体积方法的研究——以油松为例
要素积累、外部性与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史考察与理论辨析——基于经济史和思想史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