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4)
2023(5752)
2022(4818)
2021(4439)
2020(3833)
2019(8366)
2018(8097)
2017(15160)
2016(8199)
2015(9169)
2014(9276)
2013(8994)
2012(8389)
2011(7739)
2010(7626)
2009(7279)
2008(7232)
2007(6540)
2006(5945)
2005(5539)
作者
(26663)
(22389)
(22183)
(21264)
(14099)
(10805)
(10175)
(8591)
(8545)
(7995)
(7742)
(7717)
(7330)
(7181)
(7057)
(6977)
(6692)
(6658)
(6578)
(6529)
(5702)
(5686)
(5328)
(5097)
(4979)
(4979)
(4938)
(4824)
(4664)
(4479)
学科
(36377)
经济(36316)
管理(23561)
(18246)
(15192)
企业(15192)
方法(14295)
数学(12132)
数学方法(11813)
地方(11247)
(10982)
中国(8690)
(8258)
业经(7368)
(7325)
地方经济(7250)
(7061)
(5984)
环境(5811)
理论(5769)
(5174)
财务(5146)
财务管理(5134)
(5080)
金融(5077)
信息(5043)
农业(5011)
企业财务(4953)
资源(4697)
(4650)
机构
大学(126268)
学院(122726)
研究(46314)
管理(44869)
(43508)
经济(42340)
理学(38177)
理学院(37561)
管理学(36534)
管理学院(36287)
中国(33841)
科学(32499)
(28466)
(24727)
研究所(22745)
(21836)
(21292)
中心(21254)
业大(20195)
(19231)
(18667)
师范(18500)
(18031)
北京(17981)
农业(17110)
财经(16869)
(15716)
师范大学(15324)
(15208)
(15115)
基金
项目(87835)
科学(68837)
基金(64183)
研究(59235)
(58821)
国家(58471)
科学基金(49037)
社会(37411)
社会科(35445)
社会科学(35439)
基金项目(34039)
(33471)
自然(33451)
自然科(32660)
自然科学(32649)
自然科学基金(32039)
(29434)
资助(26155)
教育(25998)
编号(23544)
重点(20363)
成果(19997)
(18516)
(18304)
计划(17453)
科研(17266)
(16773)
国家社会(16098)
课题(16091)
创新(15959)
期刊
(48321)
经济(48321)
研究(33976)
学报(25213)
中国(24334)
科学(21882)
(18316)
大学(17736)
学学(16633)
(16256)
管理(14922)
农业(12369)
教育(11012)
图书(10894)
技术(9404)
(8566)
金融(8566)
情报(8290)
财经(8119)
统计(7964)
经济研究(7436)
资源(7308)
林业(7302)
(7132)
书馆(7053)
图书馆(7053)
业经(6920)
(6895)
(6646)
决策(6490)
共检索到184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昌  
以树种生长量信息和气候要素信息作为因变量;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对应于因变量的测绘信息作为自变量组成样本,建成具有定位功能的数量化混合模型(以下简称“定位化模型”)。求解后,利用地形图的公里网,按纵、横座标,以一定的水平距离进行机械布点,并查取这些点的测绘信息,用作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按确定的地点获得期望值,构成覆盖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信息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宇佳  陈尔学  李世明  
[目的]利用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和物候差异的中空间分辨率高重访周期遥感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提取区域树种(组)成数空间分布信息,间接表达主要树种(组)的空间分布,为大区域树种(组)空间分布制图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以吉林省为试验区,以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和地形数据,基于梯度最近邻(GNN)方法对省级树种(组)成数进行估测。首先利用典型对应分析(CCA)对特征变量进行特征变换;然后采用k-NN方法对树种(组)成数进行分层估测,并对k-NN方法中的k值进行优选,分析k-NN估测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雄文  张新时  周广胜  陈锦正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 1 6个主要树种 (属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 3 72km左右 ,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斑块都在 1 0km以下。通过克里格方法得到各树种在样带中的分布区域 ,黑桦、山杨、椴、蒙古栎分布于整个研究区 ,大多数树种分布在 1 2 0°E~ 1 3 1°E之间 ,根据分布位置得到树种的耐旱能力等级。耐旱能力中等的黄檗、胡桃楸、花曲柳、榆和水曲柳的分维数最高 ,它们的空间结构比不耐旱与耐旱的树种复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琪  魏广阔  史常青  赵廷宁  钱云楷  
【目的】樟子松、油松、山桃和山杏作为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常用造林树种,具备抗旱耐寒特性和保持水土的功能,研究其适宜空间分布对中国北方植被恢复具有指导作用。【方法】以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樟子松、油松、山桃和山杏为研究对象,获取树种地理分布点位数据和与树种生态学相关的24个环境因子(地形、土壤和气象),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将限制因子叠加法与最大熵模型(MaxEnt)相结合,研究4类树种适宜区分布。【结果】(1)4类树种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达到准确水平(AUC> 0.90)。(2)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土壤类型、最冷月均温和最冷月平均风速;油松的主导因子依次为高程、年均气温标准差、土壤类型、年降水量;山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最暖月均温、高程、年极端最低气温、年均降水量标准差、坡度、土壤类型;山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高程、土壤类型、最暖月平均降水量、湿润系数、最暖月均温。(3)樟子松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油松、山桃和山杏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内蒙古等地。【结论】MaxEnt模型模拟结果,可准确反映4类树种的适宜区分布情况,结果可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区绿化造林提供适地适树的科学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树影响较小;3)土壤水分和土壤pH值对树种分布影响较大,土壤营养(全氮、全磷和全钾)作用相对较小,土壤有机质、叶面积指数和光量子密度与树种空间变异之间无显著关系;4)在已知种群空间变异中,环境因子(包括环境变量单独解释部分、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交互作用部分)解释能力较低,而纯粹的空间变量(即空间变量单独解释部分)对种群空间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说明一些未知的独立于环境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振刚  李文博  黄选瑞  张志东  
【目的】探究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进行适宜分布区预测,以期为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制定适宜未来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选取华北落叶松、蒙古栎和油松这3个主要树种,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生成当前及未来(2040—2069年和2070—2099年)与降水和温度相关的10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基于3个气候变化情景(温室气体最低排放,RCP2.6;中度稳定排放,RCP4.5;高度排放,RCP8.5)的一致性预测,模拟3个树种当前和未来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并采取响应曲线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3个树种适宜分布区的影响。【结果】3个树种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都大于0.85,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前3个树种主要适宜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地区;影响3个树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存在差异,华北落叶松主要受小于0℃年积温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蒙古栎则主要受最热月平均气温、Hargreaves水分亏缺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而最热月平均气温、湿季降水量、大于5℃年积温和年均气温是影响油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一致性预测表明,在2040—2069年,河北省华北落叶松分布面积明显扩大,蒙古栎分布面积变化较小,而油松分布面积显著缩小;在2070—2099年,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面积都显著缩小,幅度均超过3%。【结论】随着气候变化,3个树种均有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分布变化不大。在未来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区,采取人工手段(如造林)辅助树种扩散以适应气候变化,有利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瑞强  唐景毅  程艳霞  张春雨  陈贝贝  何怀江  夏富才  
为揭示长白山云冷杉林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基于Ripley’s K的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5.2 hm2云冷杉林中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样地中鱼鳞云杉与臭冷杉共8 730株,占样地全部个体数的68.1%,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全部个体胸高断面积的51.9%,在样地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个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反"J"型分布。空间格局分析显示:小径级的臭冷杉和鱼鳞云杉均呈聚集分布,尤其是在小尺度上更加明显;而随着径级增大,则呈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随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臭冷杉的大树和小树在0~50 m尺度上呈负相关,显示这2组个体存在非常激烈的种内竞争。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满  曾思齐  龙时胜  
青冈栎次生林作为亚热带地区次生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次生林经营指导工作。通过对9块青冈栎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以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25 m尺度呈随机分布,大于25 m尺度趋于均匀分布态势;以异质泊松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随机分布;2)样地内青冈栎、杜鹃和拟赤杨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甜槠、杉木和檵木基本在所有尺度呈随机分布。3)样地内建群种青冈栎与杉木在所有尺度呈负相关,与其它主要树种在小尺度呈负相关,随着尺度增加变为不相关;所有伴生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0~2 m为负相关,在其它尺度上不相关为主。青冈栎次生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树种间的关联性随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李鹏  薛文鹏  郭生武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密度对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10 0cm的深度内 ,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 ,油松林地的土壤密度均表现出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的趋势 ;刺槐林地的土壤密度大于油松林地 ,且各土层间的差异不大。油松林地各土层土壤密度与不同径级根系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盆栽基质密度对不同树种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虽各异 ,但在基质密度和孔隙度适中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 ,生物量达到最大。盆栽基质的密度对刺槐和油松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最显著 ;侧柏和山杏的细根生长发育受土壤密度的影响较小 ,其根系生物量在不同密度的基质中没有明显...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冯群强  郑伯泽  
主要讨论了随机平面根树的度分布.对任意d≥1,证明了在含有n条边的随机平面根树中,当n→∞时,度数为d的顶点数目在合适的正则化条件下具有渐近正态性,还给出了该数目期望和方差的渐近表达式.在证明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一种解析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新华  赵秀海  曾凡勇  张春雨  
利用Moran’sI指数和双相关函数g(r)分析7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检验了环境因子与树种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色木槭幼树和小树不具有空间自相关结构,其他树种或生长阶段均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幼树、小树、大树)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7个树种在绝大多数空间距离上呈随机分布,少数空间距离上呈聚集分布,并且这种聚集性主要表现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环境变量对紫椴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对紫椴幼树、小树及大树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分别为23.6%、19.7%和27.5%。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蒙古栎幼树2.4%和小树27.1%的空间变异,香杨小树6.8%的空间变异,对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  亢新刚  包昱君  杨鑫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以这3种典型群落的各1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各样地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以随机分布为主,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到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所有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减少,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增多,云杉、冷杉和红松两两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的现象增多。在小尺度上,椴树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谈多多  李卫忠  王庆  王广儒  
【目的】研究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及其胸径、树高分布特点,探究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相关林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2013-08,在陕西延安黄龙山林区选取典型的松栎混交林建立100m×100m的标准地,调查标准地内树木的坐标、树高、胸径等因子,划分径级和树高级,计算重要值;应用L(r)函数分析该林分主要树种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格局,应用L12(r)函数分析不同树种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最后利用方差比率法计算总体联结系数,以此分析标准地内主要树种的总体关联性。【结果】标准地内胸径大于1cm的树种有21种,物种丰富,树木密度较大;重要值位于前4位的油松、辽东栎、白桦和茶条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德璋  廖宝文  郑松发  许达桂  韩智  
红树植物的器官形态变异反映了它们对于不同潮间带生境的适应能力,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杯萼海桑、海桑、正红树属于适应潮间带生境能力强的种类,木榄、海莲属于适应潮间带生境弱的种类。适应能力强者在低、中潮滩组建群落,适应能力低者在高、中潮滩组建群落。随潮间带淤积升高,适应能力强者不断向外占领裸滩,适应能力弱者不断侵入适应能力强者的迹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苏玲  单雪寒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是衡量区域外贸发展环境的重要综合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尤其是群落活力、信贷资源、诚信合规行为、技术信用潜力生态位适宜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区域外贸信用总体呈梯度分布且地理空间存在高高聚集或低低离散的正相关关系,沿海地区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较高;(3)中国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外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信贷资源、技术信用潜力和人均实力对区域外贸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强。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启示:促进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扩展和进化能力,强化区域外贸信用统一大市场和产业聚集效应,优化升级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和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