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8)
2023(14220)
2022(11537)
2021(10629)
2020(8531)
2019(19324)
2018(19405)
2017(38376)
2016(20749)
2015(23462)
2014(23554)
2013(23638)
2012(22401)
2011(20420)
2010(21379)
2009(20447)
2008(19479)
2007(17804)
2006(16553)
2005(15290)
作者
(59811)
(49749)
(49540)
(47079)
(31570)
(23630)
(22515)
(19132)
(19101)
(18064)
(17088)
(16288)
(16054)
(15943)
(15413)
(15203)
(14617)
(14551)
(14455)
(14356)
(12881)
(12419)
(12133)
(11509)
(11359)
(11357)
(11346)
(11030)
(10138)
(9897)
学科
(92624)
经济(92447)
(62969)
管理(53330)
(48847)
(38335)
企业(38335)
中国(33598)
农业(32441)
方法(29036)
业经(26182)
地方(25238)
数学(23771)
数学方法(23535)
(22288)
(20452)
(18784)
银行(18768)
(18284)
(17811)
贸易(17791)
(17381)
金融(17380)
(17301)
(17282)
(15700)
(15275)
(14041)
发展(13762)
(13722)
机构
学院(299499)
大学(295534)
(131717)
经济(128772)
管理(112770)
研究(108415)
理学(94560)
理学院(93553)
管理学(92196)
管理学院(91623)
中国(87792)
(63842)
(62716)
(61807)
科学(61282)
(54884)
中心(50691)
(49281)
研究所(48549)
财经(46904)
农业(46780)
业大(44257)
(42372)
(41651)
师范(41338)
北京(41150)
(39090)
经济学(38983)
(37827)
经济学院(34953)
基金
项目(183357)
科学(144381)
研究(143524)
基金(129967)
(110822)
国家(109696)
科学基金(93330)
社会(93187)
社会科(87193)
社会科学(87168)
(72619)
基金项目(67560)
教育(64001)
编号(61941)
(59846)
自然(54386)
自然科(53025)
自然科学(53015)
成果(52577)
资助(52157)
自然科学基金(52050)
(45873)
课题(42641)
(41242)
重点(40713)
发展(38180)
国家社会(37829)
(37558)
(37557)
(37146)
期刊
(164352)
经济(164352)
研究(98821)
中国(72737)
(64379)
(44966)
农业(43110)
(41206)
金融(41206)
管理(41140)
学报(40973)
科学(39833)
教育(37728)
大学(33070)
业经(31388)
学学(30598)
技术(26162)
经济研究(24658)
财经(23119)
问题(22948)
(20708)
(19954)
图书(17944)
(16943)
世界(16574)
农村(16247)
(16247)
农业经济(15571)
经济问题(15234)
国际(15139)
共检索到494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韩成  
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获得关注,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拓宽土地规模经营方向。近年来我国土地规模经营面临一定困难,各界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本文对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为农机服务市场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俊征  李玮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河南省的农机服务率处在全国前列,但是仍存在服务不均衡、管理体系不健全、维修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政策倾斜、先进示范、政企联动共促服务等措施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骐  王小朋  郑彬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能够通过社会化分工,促进家庭农场生产效率,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家庭农场经营者固定投资,以降低成本,增加经营者收入。但就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而言,规模小、制度缺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我国应该通过学习国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建立全国性信息平台、鼓励农机社会服务组发展,给予其适度的财政补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九杰  赵将  吴本健  诸怀成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江苏和黑龙江等地的一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由提供社会化服务转向流转和自营土地。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多案例比较分析,解释了此现象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1)土地的细碎化增加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搜寻成本和讨价还价成本;(2)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生产性服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困难,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行为,形成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效率低下;(3)土地的细碎化和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诱发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由提供社会化服务转向自行流转土地和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农机服务内部化。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转型与发展预示着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出现了"小农+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纵向一体化合作与混合形态并存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阮若卉  陈江华  
不断提高农民主观幸福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与代际异质性。结果表明,64%的农户选择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51%的农民自身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农民主观幸福感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有助于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通过内生转换模型、更换核心变量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异质性,其显著提升老一代的农民主观幸福感,但对新一代的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了大力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专业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持续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丁志超  
[目的]在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并重推进粮食作物效率提升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效应的规模异质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利用全国6省区小麦种植户2018年经营情况,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效果规模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门限效应,当农户经营规模低于门限值(0.293公顷)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跨越门限值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中等规模(0.293<Area<3.333)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但受限于农户规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坤   吴瑕玉   褚红春   陈进   王利  
【目的】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架构,根据农户需求科学合理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统筹管理海量农机社会化服务数据信息,进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以期提升农机管理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支撑。【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梳理用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的核心需求,划分平台功能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平台架构;探索性地将服务蓝图理论应用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描绘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的蓝图,展示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梳理服务流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平台架构设计的完整性。【结果】因子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要因子解释的数据变异均大于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32%,可以提取4个主要因子,命名为平台管理优化功能需求、农机作业服务功能需求、农机信息服务功能需求和农机配套服务功能需求来综合表达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的功能需求。基于因子分析功能划分结果与服务蓝图描绘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流程,设计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架构。【结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日渐增加,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是大势所趋,未来还需深入研究、逐步完善,促成平台的最终构建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华军  刘小伟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法对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发展创新。结果表明,农机合作社由单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向土地经营者和农业服务者双主体转变,其业务也有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农户现状和期望的土地经营方式对比发现,农户对土地经营权的控制意愿弱化,绝对控制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农户由现状的34.13%大幅下降至期望的13.77%,而采取全托管的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华军  刘小伟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法对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发展创新。结果表明,农机合作社由单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向土地经营者和农业服务者双主体转变,其业务也有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农户现状和期望的土地经营方式对比发现,农户对土地经营权的控制意愿弱化,绝对控制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农户由现状的34.13%大幅下降至期望的13.77%,而采取全托管的农户由现状的14.37%大幅上升至期望的27.54%,流转土地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户由现状的21.56%上升至期望的26.95%。研究表明,单纯农机作业将日渐式微,全托管和土地流转等模式逐步得到农户认同,有望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双主体特征将日益明显。因此,建议政府对农机合作社出现的双主体化和业务多元化模式及时加以政策支持和引导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新  
江苏省在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粮食生产、现代高效农业、农民增收均有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做法是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是组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实施农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启动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华山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发展,关键在科技,希望在人才。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安全教指委自成立以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以服务支撑安全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安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明显,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和安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决定了安全教指委工作的重要性。安全监管总局始终高度重视安全教指委工作,连续3届主任委员均由分管领导担任,同时安排相关司局专人负责联系安全教指委秘书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艳芳   苏保忠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与分解的方法,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农户收入,且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大,进而缩小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小;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系数效应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主因,系数效应解释了收入差距的124.24%;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因此,应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完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缓解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艳芳   苏保忠  
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与分解的方法,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农户收入,且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大,进而缩小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小;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系数效应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主因,系数效应解释了收入差距的124.24%;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因此,应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完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缓解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甄鸣  涛高波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随农机自动化水平加深向农机智慧化迈进的阶段特征,面对农机制造企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及管理主体现实选择及需求偏好,通过发展智能农机与建设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引领智慧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