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3)
2023(5787)
2022(4855)
2021(4408)
2020(3685)
2019(7889)
2018(7884)
2017(14145)
2016(7472)
2015(8082)
2014(7431)
2013(7093)
2012(6577)
2011(5895)
2010(6202)
2009(5822)
2008(5719)
2007(5343)
2006(4864)
2005(4438)
作者
(18754)
(15650)
(15448)
(14674)
(10008)
(7516)
(6930)
(5893)
(5815)
(5680)
(5261)
(5235)
(5105)
(4985)
(4834)
(4688)
(4634)
(4528)
(4525)
(4390)
(4009)
(3748)
(3689)
(3637)
(3628)
(3502)
(3483)
(3423)
(3117)
(3024)
学科
管理(28851)
(28183)
(26432)
经济(26403)
(25602)
企业(25602)
技术(14411)
技术管理(11463)
中国(9950)
业经(8206)
地方(8023)
(7771)
方法(7558)
(7535)
(7174)
(6291)
银行(6286)
(6078)
数学(5692)
理论(5618)
数学方法(5582)
(5306)
金融(5306)
农业(5225)
(5033)
教育(4955)
(4884)
(4754)
(4513)
贸易(4503)
机构
学院(94677)
大学(94004)
管理(40197)
(39458)
经济(38590)
理学(33819)
理学院(33515)
管理学(33094)
管理学院(32886)
研究(30436)
中国(25099)
(19987)
(19304)
(17394)
科学(16202)
中心(15268)
财经(14370)
(13676)
(13563)
(12888)
(12584)
师范(12490)
北京(12291)
研究所(11787)
(11465)
(11283)
经济学(11227)
(10943)
商学(10828)
技术(10735)
基金
项目(61077)
科学(50352)
研究(49098)
基金(43657)
(36635)
国家(36273)
科学基金(32979)
社会(32597)
社会科(30944)
社会科学(30939)
(26264)
教育(22959)
基金项目(22812)
(21010)
(19979)
编号(19366)
自然(19355)
自然科(19020)
自然科学(19017)
自然科学基金(18727)
创新(17488)
成果(16354)
资助(15830)
课题(14728)
(13954)
重点(13676)
国家社会(13302)
(13230)
(12861)
(12757)
期刊
(48550)
经济(48550)
研究(33007)
中国(28393)
管理(19520)
教育(17627)
(15959)
(11995)
金融(11995)
科学(11170)
技术(10645)
(10559)
学报(9826)
业经(8419)
大学(8403)
科技(7772)
经济研究(7475)
学学(7340)
财经(6990)
农业(6608)
图书(6348)
(6134)
技术经济(6110)
(6063)
论坛(6063)
问题(5602)
职业(5114)
书馆(4974)
图书馆(4974)
(4933)
共检索到16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硬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变封闭式创新为开放式创新;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熙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也指出,要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国家实施创新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娇  时良瑞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与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政策不协调,阻碍了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十三五"时期,应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面向市场需求、聚焦产业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开展协同创新,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创新主体分散,资源重复配置、利用率低以及利益失调等问题;可以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和资源,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新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主体的主动性,促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壮大的战略选择。作为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行业科技进步的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焰新  
通过需求拉动、利益驱动、优势带动提供持续、强大的动力,是协同创新得以实现的关键。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开展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是行业特色大学参与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推进协同创新,需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选准推进协同创新的主攻方向;需要坚持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积极性;需要坚持优势带动,逐步扩大和深化协同创新领域;需要坚持科教融合,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蓝晓霞  
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区域乃至国家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趋势。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必须以创新要素的充分整合为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总体创新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核心问题在于未形成创新合力。为此,大力加强协同创新,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鸿全  周小波  高大海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协同创新的瓶颈和障碍主要是各协同主体在价值观念及利益趋向上的背离、资源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以及保障机制的缺失。高校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应协助政府作好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新伟  韩影  
行业划转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区域经济和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国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行业划转院校必须深入开展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凸显自身的行业特色和优势,为构建区域和行业创新体系贡献应有的力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庆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推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实施方案,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行业特色高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悦  顾新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麦均洪  
当前,国家制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协同创新为契机推动科研体制机制综合改革,鼓励多元化、多维度、多方面的协同,融合创新资源实现多主体间的深度合作,持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的提出重在冲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克服以往合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引导高校大力提升创新能力。这对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创新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六工程师"到产学研合作再到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宁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越发显得重要。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自觉服务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当前,国家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学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在为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服务中,在推进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如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澎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提升集群整体产业水平的构想。并从对集群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进行了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