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9)
2023(2297)
2022(1735)
2021(1321)
2020(980)
2019(2168)
2018(2066)
2017(3929)
2016(2064)
2015(2440)
2014(2534)
2013(2451)
2012(2492)
2011(2288)
2010(2404)
2009(2142)
2008(2035)
2007(1951)
2006(1873)
2005(1676)
作者
(6553)
(5665)
(5544)
(5163)
(3419)
(2538)
(2486)
(2174)
(2068)
(1975)
(1950)
(1825)
(1797)
(1771)
(1753)
(1683)
(1629)
(1604)
(1510)
(1506)
(1482)
(1329)
(1321)
(1298)
(1235)
(1223)
(1213)
(1149)
(1123)
(1117)
学科
(18619)
经济(18616)
地方(8964)
地方经济(6244)
管理(5305)
中国(5270)
(4374)
业经(4160)
(4104)
(3942)
农业(3190)
发展(3029)
(3024)
环境(2857)
方法(2638)
(2401)
金融(2401)
产业(2374)
数学(2324)
数学方法(2319)
资源(2269)
(2228)
(2166)
企业(2166)
(2121)
总论(2076)
信息(2065)
(1991)
信息产业(1955)
农业经济(1938)
机构
学院(33338)
大学(31292)
(16632)
经济(16338)
研究(13581)
管理(10941)
中国(9703)
理学(8981)
理学院(8862)
管理学(8716)
管理学院(8653)
科学(7657)
(6844)
(6833)
(6669)
研究所(6113)
中心(5840)
(5678)
(5428)
经济学(5285)
(5059)
师范(5021)
财经(4944)
(4938)
(4697)
经济学院(4639)
(4584)
(4469)
北京(4433)
(4404)
基金
项目(19980)
研究(16169)
科学(15907)
基金(13383)
(11316)
国家(11208)
社会(10721)
社会科(10160)
社会科学(10159)
科学基金(9550)
(8816)
(6974)
教育(6917)
基金项目(6779)
(6763)
编号(6628)
发展(6080)
(5960)
成果(5322)
课题(5298)
资助(5181)
自然(4885)
自然科(4751)
自然科学(4750)
重点(4729)
自然科学基金(4637)
(4462)
经济(4436)
国家社会(4369)
(4354)
期刊
(23849)
经济(23849)
研究(12128)
中国(8282)
(6153)
管理(4868)
业经(4513)
(4415)
教育(4401)
农业(4363)
经济研究(4108)
科学(4026)
学报(3799)
技术(3418)
(3341)
金融(3341)
大学(3071)
问题(3009)
学学(2888)
财经(2513)
(2227)
改革(2225)
(2225)
经济问题(2192)
商业(2162)
农业经济(2071)
经济管理(1967)
技术经济(1958)
世界(1916)
(1848)
共检索到5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新变化、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偏低、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提出的战略性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的大背景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为各国人民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提供契机,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才能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针对"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纵论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势,共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途径。本届峰会召开的首日即举行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确定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为首批国家数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干强  
科学地研究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它们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时代的先进生产方式体系,包含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消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固有弊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不但要遵循社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还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的规律,巩固和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关系高质量发展。在现实经济中,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降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上升,为此,建议把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整体上振兴国有经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第二个飞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建生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研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由国富走向民富的必由之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处理好产业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建设创新型开放经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个要素的协同发展。要依托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不同产业的协同优化发展;完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监管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壮大中产阶层,做好特殊人群的兜底工作;加强城乡的协调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树立绿色财富观和绿色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玲娥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界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与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联系山西省的实际分析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动力转变、结构优化、体制完善、增长高效、环境改善、区域协调、开放提升和民生共享。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和建立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持体系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环境下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
关键词: 货币贮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野   马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升级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体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历史阶段,依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先分析了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现代化体系的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宇  沈坤荣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支撑,并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关键。该文在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构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省际数据,选择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方法,论证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该文的研究还发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基于此,该文从加强创新引领、坚持市场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高水平开放以及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针对不同区域有所侧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储永宏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江苏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财政资源,加大对打好三大攻坚战、创新驱动发展、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创新,着力提升财政政策效果、财政资金效益和财政管理效能,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杜创  刘霞辉  袁富华  汤铎铎  
本文以经济体系为核心概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逻辑框架,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主要结论如下:(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经济体系转换的过程,即从传统经济体系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包括"四个转向":社会主要矛盾、资源配置方式、产业体系、增长阶段等方面的特征性变化。(2)与"四个转向"相对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转体现为"四个机制",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产业体系特征,产业体系特征与经济增长阶段一致,高速增长引起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上述结果表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