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
- 2023(1150)
- 2022(1058)
- 2021(1225)
- 2020(956)
- 2019(2399)
- 2018(2114)
- 2017(3626)
- 2016(1890)
- 2015(1848)
- 2014(1854)
- 2013(1929)
- 2012(1911)
- 2011(1770)
- 2010(1783)
- 2009(1616)
- 2008(1546)
- 2007(1428)
- 2006(1338)
- 2005(1222)
- 学科
- 济(9153)
- 经济(9135)
- 农(7152)
- 业(6366)
- 农业(6275)
- 地方(5430)
- 收入(4721)
- 分配(4153)
- 地方经济(3005)
- 中国(2686)
- 管理(2537)
- 方法(2384)
- 数学(2247)
- 数学方法(2219)
- 业经(1818)
- 财(1652)
- 学(1609)
- 环境(1385)
- 制(1306)
- 发(1291)
- 农业经济(1289)
- 融(1209)
- 金融(1205)
- 企(1183)
- 企业(1183)
- 教育(1183)
- 贸(1076)
- 贸易(1074)
- 资源(992)
- 易(983)
- 机构
- 学院(25986)
- 大学(25783)
- 研究(11087)
- 济(10734)
- 经济(10543)
- 中国(8323)
- 管理(8216)
- 科学(7162)
- 理学(7084)
- 理学院(6920)
- 管理学(6741)
- 管理学院(6695)
- 农(6107)
- 所(5894)
- 京(5729)
- 研究所(5368)
- 中心(5316)
- 范(4860)
- 师范(4828)
- 财(4608)
- 农业(4592)
- 省(4229)
- 业大(4187)
- 江(3881)
- 院(3851)
- 师范大学(3846)
- 科学院(3838)
- 北京(3824)
- 州(3757)
- 经济学(3494)
共检索到42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民族地区是湖南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而海拔800米以上的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又是扶贫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程度最深、住房饮水等民生问题最突出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为了探索路子,积累经验,2011年在凤凰县腊尔山区先行试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嶙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途径选择黄嶙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攻坚主战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应如何正确分析形势,抓住机遇,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途径,卓有成效地开展扶贫工作,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
扶贫行动不仅由资金和物资援助所组成,而且还包括文教、卫生和科技等诸方面的综合投入,这在我国决策层、实际操作部门和学者之间均已达成共识。然而欲使援助有效地传递到扶贫计划的目标人群,还需要辅之以适当的制度安排,即进行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国际社会已有广泛讨论,但在我国扶贫领域尚未引起充分的关注。依笔者之见,正是这种疏忽阻碍着目前扶贫效率的改善,故而拟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的个案研究,概述信贷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制度安排,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改善扶贫手段的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惠仙 秦成逊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解困对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的机制、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一条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扶贫解困 解决办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进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思想,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实施教育扶贫并且凸显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精准培养、扶贫培训、就业、社会服务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为地区脱贫攻坚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虎文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职业教育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其迅速转化为适应民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中职内部创业指导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农场培训的有效运转,高职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技术本科协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化 技术培训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梓境 张波
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是当前精准扶贫工程中的重点任务与关键环节,运用金融工具对少数民族地区提供资金与产业支持,是当前少数民族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通过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扶贫中现存问题,提出设立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引导基金的优化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引导基金参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机理,在融资与标的、投资模式、治理结构、退出路径等"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根据扶贫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提出设立基金过程中的降低税负、严格监督、放宽备案和市场化运作等合理化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白云霞
在新的扶贫移民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特殊区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内蒙古是最大的少数民族扶贫移民区域之一,从微观层面并将包容性评价指标纳入对其扶贫移民效益的评价体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它能够对未来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实施效果的衡量,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洪 朱明熙 张楚
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自然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扶贫 自然生态 经济形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源渊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明熙 冯俏彬 郭佩霞
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原因最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自然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传统等方面,而不是仅仅从"物"的经济层面,也不是单纯地将汉族地区的反贫困经验简单地搬到少数民族地区,从而多方面综合,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反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思考。其中,一些思考比较成熟,而另一些思考则还在思索之中,现一并提出,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共同探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嘉莘 熊吉安 杨红娟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已进入搬迁农户“稳得住、能致富”的后搬迁时代。基于2015—2020年对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促进农户生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搬迁时间越长,农户越善于不断提高生计水平;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能力丧失型农户的生计作用不够明显,但对要素短缺型农户的生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型农户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玉芹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利用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科教文卫事业建设等举措,从多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取得进步,教育助力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此时强调利用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现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战略形成的背景,指出一般性的发展路径,并对路径拓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