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
2023(1563)
2022(1280)
2021(1117)
2020(825)
2019(1976)
2018(1944)
2017(4203)
2016(2245)
2015(2474)
2014(2411)
2013(2499)
2012(2447)
2011(2384)
2010(2339)
2009(2071)
2008(2010)
2007(1829)
2006(1717)
2005(1652)
作者
(6419)
(5543)
(5361)
(5041)
(3345)
(2566)
(2451)
(2079)
(2019)
(1972)
(1835)
(1825)
(1789)
(1738)
(1648)
(1632)
(1600)
(1547)
(1525)
(1510)
(1407)
(1379)
(1321)
(1271)
(1250)
(1220)
(1163)
(1143)
(1072)
(1071)
学科
(12720)
经济(12714)
(6067)
(5488)
管理(4600)
中国(4561)
方法(4285)
数学(3963)
地方(3961)
数学方法(3933)
(3694)
企业(3694)
农业(3684)
业经(3523)
(2775)
(2304)
贸易(2302)
发展(2258)
地方经济(2258)
(2257)
(2243)
(2178)
银行(2178)
农业经济(2165)
(2158)
(1953)
(1859)
金融(1859)
产业(1820)
(1713)
机构
学院(34300)
大学(32170)
(16389)
经济(16116)
研究(12947)
管理(12772)
理学(10942)
理学院(10832)
管理学(10668)
管理学院(10602)
中国(10052)
科学(7375)
(7108)
(6812)
(6685)
(6556)
研究所(5880)
中心(5533)
财经(5298)
农业(5283)
(5100)
经济学(4845)
业大(4777)
(4776)
(4597)
(4569)
北京(4541)
师范(4535)
(4396)
经济学院(4391)
基金
项目(20565)
科学(16504)
研究(16354)
基金(14508)
(12485)
国家(12376)
社会(10668)
科学基金(10354)
社会科(10150)
社会科学(10149)
(8497)
基金项目(7596)
编号(7085)
教育(7029)
(6852)
(6376)
资助(5914)
自然(5849)
自然科(5677)
自然科学(5677)
自然科学基金(5570)
发展(5425)
成果(5364)
(5343)
课题(4934)
重点(4726)
(4569)
国家社会(4397)
(4343)
创新(4076)
期刊
(20803)
经济(20803)
研究(11067)
(7633)
中国(6580)
农业(5602)
管理(4962)
业经(4876)
科学(4327)
(3869)
学报(3728)
(3652)
金融(3652)
经济研究(3321)
技术(3201)
问题(2966)
大学(2957)
教育(2922)
学学(2854)
农业经济(2494)
财经(2417)
(2410)
商业(2359)
技术经济(2143)
经济问题(2133)
(2101)
现代(2049)
(2018)
改革(1988)
(1988)
共检索到53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新民  
一、充分认识开发节粮型饲料的现实意义猪、禽、蛋、鱼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供应的肉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粮食生产受到了限制,人均占有粮食少,饲料粮食的短缺,是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据专家们预测,到2000年,即使全国粮食总产再上一个台阶,达到5亿吨以上,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粮食水平的饲料粮占粮食总产的比重也不可能有更大的提高,因此,从总体上看,饲料供应不足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势必影响了增加动物蛋白的有效供给,制约了人们的营养水平的提高。一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海鹏  
"只要掌握了粮食就能控制对手",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以食物为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自身利益的粮食战略。当前,美国粮食战略正通过将美式餐饮、农业技术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引入中国来逐步改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的控制。而随着膳食结构不断向美式快餐化转变,中国的居民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中国应当认清美国粮食战略的意图和手段,通过回归传统膳食结构来保卫国家的核心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芝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锦华  许庆  
采用AIDS模型量化研究了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特征,从城市化和中长期营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考查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年龄结构的差异,预测未来十年(2011-2020)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综合居民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的结果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整体粮食需求。根据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将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供求缺口,到2020稍稍超过5%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恩胡  杨选留  
文章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演进及发展趋势,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持续减量,而肉、奶、蛋等动物性食品及水果等园艺产品消费不断增加,同时消费者在外饮食支出也在迅速增加。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农业除了继续抓紧粮食生产外,还应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和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辛良杰  王佳月  王立新  
利用"粮食转化率"概念将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转化为原粮,并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官方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耗数据进行了订正。结果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为327.5kg,高出统计数据20.8kg。至2030年,中国口粮消费量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逐步放缓,尤其是城镇居民,原粮消费会维持在105kg左右的水平上,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20kg左右,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将下降到110.3kg。禽类、水产品、奶类的消费品将会明显增长,牛羊肉的增长比例也在50%以上。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会达到386.5kg,较2012年增长18.0%。如果纳入工业用粮、损失浪费用粮、种子用粮,2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粮食供需状况预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从居民合理膳食模式出发预测我国2020年和2030年粮食供需平衡的新思路,针对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不合理现状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和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项研究从全国六大区中选择 7个省 (市 ) ,对 661户城乡居民家庭 2 0 0 3年粮食消费数量和结构进行样本调查 ,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为 1 1 1 .3 1公斤 (成品粮 )和 1 90 .48公斤 (原粮 )。研究还表明 ,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粮消费数量和结构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但是 ,在同一地区不同收入的居民之间、不同时期之间差异不明显。以本项调查推算的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基础 ,预测 2 0 0 5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我国粮食 (原粮 )消费需求总量分别约为 4.4亿吨、4.8亿吨和 5.9亿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万  
一、湖南饲料原料类型湖南是我国饲料原料最丰富的地段之一,全省可利用的天然草场约8449万亩,农作物复种面积8000多万亩,有野生饲料60多科400余种。但大部分饲料资源尚未开发利用。根据各地域与城市饲料原料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情况、自然环境、城市经济技术水平与规模等因素可将湖南省分为四个饲料原料类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静  
文章采用浙江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样本数据,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居民幸福的主要因素,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各因素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居民幸福指数三级测量指标体系,测算出了居民幸福单项指数、影响因子指数和总指数,得到结论如下:居民幸福指数由健康生活、工作保障、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满意、未来信心六个因子构成,其薄弱点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工作保障和生活环境三大方面的因子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消费水平与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形式上表现为由"粮菜型"向"粮肉菜果"多元型和由传统家庭烹饪型向现代便捷型转变。膳食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改变将影响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量。以中国台湾居民的膳食消费发展规律判断,目前中国大陆居民的膳食消费水平距离富裕水平下的稳定状态整体差距超过50%,肉禽类差距超过一倍。而2018年中国粮食表观自给率已经下降到了85%,大豆自给率仅为15%,虚拟耕地自给率仅为72.6%。在食物消费达到富裕稳定态时,中国不仅需要进口大量的蛋白饲料,还可能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能量饲料。基本结论为:仅仅依靠中国本土的农业生产资源已难以维持全面小康水平下的本土农产品需求,发展到富裕水平短缺将会更甚,依赖国际市场是必然需求。从维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讲,在农产品进口贸易上可多考虑进口动物性产品,适当放开粮食类产品进口数量,自己生产水果、蔬菜等类的农产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文辉  
本书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研究分析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重要意义和相关领域的经济学理论,系统总结国内外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大病保险的业务特性和经办要求,明确了大病保险应采取"政府主导、专业运作、保本微利、严格监管"的发展模式,并对由保险模式、筹资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酒井富夫,王彦军  
中国加入WTO后 ,粮食饲料的变化将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处于何种水平上。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省是典型的玉米需求地 ,目前对玉米的购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通过铁路和港口运输。今后为继续加强中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对国产玉米的生产和流通进行改革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帆  
粮食消费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的粮食消费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在对粮食消费趋势说明的基础上,采取年际平均法对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弹性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收入和价格对我国的粮食消费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城镇和农村是不同的,对直接粮食消费和间接粮食消费也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城镇居民对粮食价格极为关注,而农村居民对收入水平更为敏感。这些结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在多个方面引申出粮食安全公共政策的努力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辛贤  蒋乃华  周章跃  
饲料粮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 1 0多年里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给予中国饲料粮市场和畜产品市场以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国区域饲料粮市场的非线性空间均衡模型 ,研究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 ,我国城乡畜产品消费增长对我国区域饲料粮市场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