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4)
2023(3253)
2022(2604)
2021(2545)
2020(2087)
2019(4588)
2018(4699)
2017(9515)
2016(5187)
2015(5823)
2014(5760)
2013(5885)
2012(5476)
2011(5164)
2010(5325)
2009(5125)
2008(5000)
2007(4767)
2006(4455)
2005(3883)
作者
(14384)
(12960)
(12329)
(11666)
(7464)
(6128)
(5429)
(4920)
(4773)
(4302)
(4302)
(4060)
(3852)
(3838)
(3798)
(3766)
(3645)
(3612)
(3408)
(3346)
(3229)
(3215)
(3129)
(3069)
(2961)
(2950)
(2904)
(2601)
(2597)
(2574)
学科
(43758)
农业(29019)
(25380)
经济(25356)
(23807)
业经(11166)
农业经济(9876)
(8883)
农村(8878)
管理(8007)
(7305)
(7297)
土地(7073)
(6544)
劳动(6544)
中国(6477)
发展(6399)
(6397)
农业劳动(6270)
人口(5999)
收入(5970)
地方(5918)
(5826)
动力(5731)
劳动力(5712)
农业人口(5666)
建设(5585)
分配(5556)
方法(5546)
及其(5456)
机构
学院(77740)
大学(71325)
(37805)
(36360)
经济(35753)
管理(30373)
农业(28345)
理学(26477)
研究(26294)
理学院(26286)
管理学(26005)
管理学院(25878)
中国(22564)
业大(19930)
农业大学(17099)
科学(15191)
(14065)
(13912)
中心(13557)
(13426)
(13171)
经济管理(12679)
(12618)
研究所(11933)
(11014)
(10847)
财经(10555)
发展(10178)
(10167)
科学院(9655)
基金
项目(49769)
研究(40477)
科学(39160)
基金(35414)
(30056)
国家(29650)
社会(26531)
科学基金(25147)
社会科(24606)
社会科学(24601)
(24287)
(21431)
基金项目(19488)
编号(19006)
教育(16113)
(15927)
成果(14457)
自然(13988)
自然科(13588)
自然科学(13585)
自然科学基金(13334)
资助(12927)
(12624)
(12127)
(12024)
(11592)
课题(11436)
(11197)
(11021)
国家社会(10885)
期刊
(49096)
经济(49096)
(46376)
农业(31378)
研究(20681)
中国(18695)
业经(15941)
(13317)
农业经济(13185)
农村(12760)
(12760)
学报(11993)
科学(11823)
(11358)
金融(11358)
大学(10300)
学学(10169)
农村经济(8625)
问题(8175)
(8062)
世界(7037)
经济问题(6973)
(6562)
社会(6177)
社会科(5830)
社会科学(5830)
技术(5829)
管理(5525)
业大(5161)
农业大学(5037)
共检索到12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伟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理论的可行性和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反差。本文分别从外在经济条件的局限和制度执行中的偏差方面对农地流转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许多地方的推行既妨碍了农地市场的自然发育,也使自身成为一项相对无效的制度安排。只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流转中赋予农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地位和权利,规范村组集体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培养扶植流转中介,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制度绩效。否则,农地流转只是农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辛德树  张长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吉安市物价局课题组  冷淑莲  游奕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春香  
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推广绿色消费对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消费模式转变的思想基础,绿色消费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但目前在我国农村推广绿色消费存在来自政府、农民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障碍。为推广绿色消费促进新农村建设,可采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坚持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农民后顾之忧;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立法建设;畅通绿色产品的流通渠道;规范绿色市场秩序等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新谱  
高校是优秀人才荟萃的殿堂和理论、文化传播的圣地,高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着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教育引导、民主先锋、理论先导等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丰富的内涵。农业政策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得到农业法律的保障。由于农业法律存在着立法不健全、处罚力度低、可操作性差、执法不严等缺陷,还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要通过加强农业立法、提高立法技术、改善农业执法等措施健全农村法律,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琳  
我国当前正处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其市场经济发展作用下,土地以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商品出现。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言,我国立法已经对其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许多隐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立法与实践出现脱节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权残缺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户决策模型说明土地产权残缺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则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控制权偏好,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就需要综合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海玲  
目前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很多争议,一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可供适用的法律规定来解决。《物权法》的实施结束了理论界关于宅基地性质问题的争论,其中明确了农村中的宅基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的性质,但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配套措施的完善建议,以期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存需求,体现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公平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  韩学平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社会主义形态下的一种特有的物权形式,它是确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宅基地的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其中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探索新时期宅基地合法、有序流转的路径,而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为宅基地流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研究宅基地流转相关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  韩学平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社会主义形态下的一种特有的物权形式,它是确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宅基地的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其中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探索新时期宅基地合法、有序流转的路径,而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为宅基地流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研究宅基地流转相关立法的制定在现阶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万选  
发达国家的农地制度演变大体上都经历了平均地权阶段和农地规模经营两个发展阶段,土地集中实质上是土地权属关系的一种转移。国内对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转障碍,流转条件,流转原则和流转形式四个方面。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可望在农地产权的结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解决比较利益低下问题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