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4)
2023(6788)
2022(5716)
2021(5365)
2020(4511)
2019(9724)
2018(9682)
2017(17363)
2016(9635)
2015(10434)
2014(9873)
2013(9248)
2012(8484)
2011(7509)
2010(7648)
2009(6777)
2008(6735)
2007(6393)
2006(5353)
2005(4593)
作者
(26232)
(22100)
(21820)
(20745)
(14166)
(10633)
(9656)
(8410)
(8254)
(7910)
(7457)
(7398)
(7343)
(7014)
(6931)
(6737)
(6593)
(6492)
(6469)
(6177)
(5512)
(5482)
(5287)
(5096)
(5051)
(5049)
(4897)
(4796)
(4550)
(4508)
学科
(31987)
管理(30542)
(28334)
经济(28307)
(28183)
企业(28183)
技术(15460)
方法(11935)
技术管理(11573)
中国(10039)
数学(9710)
数学方法(9566)
理论(8635)
(8440)
(8007)
业经(7904)
(7480)
教育(6986)
(6771)
(6421)
银行(6398)
教学(6320)
(6162)
(5857)
金融(5857)
(5637)
财务(5626)
财务管理(5616)
企业财务(5448)
地方(5404)
机构
学院(124702)
大学(122872)
管理(47327)
(46509)
经济(45415)
研究(42159)
理学(40567)
理学院(40114)
管理学(39428)
管理学院(39176)
中国(30174)
科学(26512)
(25445)
(21902)
(21556)
(21018)
(20128)
业大(19252)
研究所(19252)
中心(18826)
财经(17322)
技术(16965)
农业(16926)
(16314)
师范(16081)
(15999)
(15991)
(15834)
北京(15766)
经济学(14016)
基金
项目(87012)
科学(69106)
研究(63909)
基金(61210)
(54444)
国家(53954)
科学基金(46553)
社会(39556)
社会科(37491)
社会科学(37484)
(37180)
基金项目(32534)
教育(31436)
(30712)
自然(30511)
自然科(29948)
自然科学(29936)
自然科学基金(29455)
(25175)
编号(24513)
资助(23824)
创新(22401)
重点(20282)
成果(19573)
课题(19221)
(18634)
(18483)
(18198)
(17230)
计划(16559)
期刊
(52246)
经济(52246)
研究(36330)
中国(32064)
教育(23596)
学报(21461)
管理(21144)
科学(19471)
(19290)
(17655)
大学(16262)
学学(15203)
技术(13709)
农业(13209)
(11020)
金融(11020)
科技(9705)
财经(8757)
业经(8448)
经济研究(8309)
(8132)
职业(7793)
(7648)
技术经济(7005)
(6745)
论坛(6745)
(6056)
问题(5692)
(5688)
业大(5641)
共检索到189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工程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国际工程教育的未来方向。本文针对中国高校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建构完善的工科课程体系、提高工科教师的工程素养、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志华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要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创造潜能的培育和开发。培养持续性创新人才需从基础做起,注重人才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承烈  
领导应鼓励部下勤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更好地了解与沟通,更能形成一个单位生气勃勃的活力。在广播里,我们有时可听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问妈妈:天上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妈妈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说像一支弯弯的香焦。妈妈说这很好啊。然而孩子有点委屈地说":可是老师说我错了。老师说,书上正确答案应该是像小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全面商品短缺转变为相对市场过剩。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新形势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未来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的动力机制之一,就是要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释放新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惠献波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培育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应,探寻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杰棠  杨帅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率提高的两大源泉。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是互相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如果改革和创新的进程能彼此配合、共同推进,将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选择一些传统领域作为突破口,放开新兴创新型企业的准入、引入良性竞争,再逐步推进存量改革,形成改革与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厉以宁  
习近平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建新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5年在全国钢铁企业中钢产量排名第2,居世界钢铁生产企业第16位。“十五”以来.武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分阶段制定了人力资源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宏  罗正祥  杨亚培  覃庆国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实现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型大学在科研优势日益增强和凸显的同时,如何与教学形成有机互动,并真正融入到育人的根本任务中,是我们高度关注并急切求解的话题。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以来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两个结合、一个转化"的理念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高水平本科教学队伍不足、专业设置同质化,致使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不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杰  何骏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应以创新方式加快发展。其路径拓展应是内需型发展路径和外需型发展路径;其创新发展模式应是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培育与模式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需求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君  陈海燕  
大学文化是指以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三个层次。我国大学由于建立时间晚,加上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大学精神实用主义化、大学制度行政色彩浓厚、大学环境单调与贫乏等弊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尽快建立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孔明  
在全党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教育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农林院校适应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云鹤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将加速转向基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即不仅要依靠改革开放,还要依靠科技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杨仲基  安宁  
本文在界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吸纳"创新2.0"理论思想,设计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演化路径和应用思路,并应用该模式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提出相关策略,有助于为区域新兴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