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6)
- 2023(10618)
- 2022(8554)
- 2021(7543)
- 2020(6108)
- 2019(13788)
- 2018(13474)
- 2017(26042)
- 2016(13671)
- 2015(15164)
- 2014(15014)
- 2013(15200)
- 2012(14208)
- 2011(12646)
- 2010(13164)
- 2009(12332)
- 2008(12408)
- 2007(11271)
- 2006(10378)
- 2005(9856)
- 学科
- 业(72735)
- 济(69722)
- 经济(69643)
- 企(65893)
- 企业(65893)
- 管理(56141)
- 业经(27542)
- 农(23933)
- 方法(22589)
- 财(21283)
- 中国(20406)
- 地方(19159)
- 农业(17947)
- 技术(16895)
- 务(16455)
- 财务(16437)
- 财务管理(16423)
- 企业财务(15528)
- 数学(14891)
- 制(14823)
- 数学方法(14819)
- 和(13553)
- 策(13134)
- 贸(12304)
- 贸易(12289)
- 划(12095)
- 理论(12012)
- 易(11879)
- 发(11725)
- 体(10924)
- 机构
- 学院(203754)
- 大学(196094)
- 济(89618)
- 经济(87809)
- 管理(83997)
- 理学(70666)
- 理学院(69940)
- 管理学(69247)
- 管理学院(68833)
- 研究(66544)
- 中国(54769)
- 京(42143)
- 财(41647)
- 科学(37555)
- 江(33719)
- 农(33572)
- 所(33312)
- 财经(31941)
- 中心(30671)
- 研究所(29363)
- 经(28808)
- 州(27212)
- 北京(27098)
- 业大(26474)
- 农业(25774)
- 经济学(25737)
- 范(25205)
- 师范(24997)
- 商学(24228)
- 商学院(23999)
- 基金
- 项目(125295)
- 科学(100740)
- 研究(97350)
- 基金(89783)
- 家(75854)
- 国家(75000)
- 科学基金(66649)
- 社会(63908)
- 社会科(60601)
- 社会科学(60587)
- 省(51770)
- 基金项目(47428)
- 教育(42075)
- 划(40770)
- 编号(40349)
- 自然(40242)
- 自然科(39346)
- 自然科学(39339)
- 自然科学基金(38703)
- 资助(35027)
- 发(33355)
- 成果(31917)
- 业(31807)
- 创(29804)
- 发展(27879)
- 重点(27456)
- 展(27398)
- 课题(27301)
- 创新(26786)
- 部(26636)
- 期刊
- 济(114234)
- 经济(114234)
- 研究(63116)
- 中国(46041)
- 管理(37577)
- 财(34828)
- 农(33137)
- 科学(25121)
- 学报(23252)
- 农业(22929)
- 融(22659)
- 金融(22659)
- 业经(22512)
- 技术(20612)
- 教育(20209)
- 大学(18789)
- 学学(17511)
- 经济研究(17172)
- 财经(16146)
- 问题(14291)
- 业(14097)
- 经(14067)
- 技术经济(12965)
- 图书(11970)
- 商业(11779)
- 现代(11431)
- 贸(11232)
- 世界(11138)
- 经济管理(10695)
- 国际(9898)
共检索到330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胜
中介服务业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监督、鉴定、公证等功能,为生产者、经营者、其他组织和人民生活或上述四者之间牵线搭桥提供社会性、技术性、执行性有偿服务的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所构成的行业。随着高新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强化政策环境建设和人才建设等战略措施,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对推进改革开放,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高新区 中介服务业 政策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玮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新区 城市 互动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艳华 罗永泰
文章对天津高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集群化促进天津高新区发展的建议,指出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各园区向集群阶段转化是未来天津高新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天津高新区 发展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启萌 张明玉 姜竹青
自建区以来,高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已基本完成了"一次创业",正迈向"二次创业"阶段。其中优惠的财政政策对高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选取某国家级高新区(以下简称为Z高新区)为例,分析研究财政优惠政策对高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牛士华 杨娟 许应楠 王慧娟
在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引领型、支撑型及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苏州也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步伐。新形势下,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要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体制、知识产权和科技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等方面力求突破,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成都郫都区和北京中关村等地区的发展经验,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良
高新区发展中的土地使用情况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自上世纪90年代设立,22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在全国不到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超过全国经济总量十分之一的经济产出,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领跑人。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土地供应出现了多种方式。一是直接将土地转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俊峰
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约束性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要素推动是必然趋势。文章从禀赋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创新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和能力已基本具备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并研究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存在的障碍与成因,包括对引进大项目的过度偏好,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软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滞后等问题。提出推动高新区由开放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型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文启 王缉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广东高新区 硅谷 发展与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允银
知识产权体检服务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业中一种全新业态,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体检服务业需要坚持政策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并实施知识产权体检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全科医生,重点发展好"治疗式"体检、"诊断式"体检和"管理式"体检三种运营模式,探索需求培育和增加有效供给,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体检 知识产权服务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甘春华 张炳申
桂林国家高新区要在二次创业中奋起直追,必须调整过去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以及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以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是适合其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高新区 智力资源 工业基础 政策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元,王维才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