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4)
- 2023(4459)
- 2022(3475)
- 2021(3337)
- 2020(2895)
- 2019(6954)
- 2018(7122)
- 2017(14221)
- 2016(7406)
- 2015(8567)
- 2014(8354)
- 2013(8060)
- 2012(7125)
- 2011(6390)
- 2010(6689)
- 2009(6011)
- 2008(5834)
- 2007(5021)
- 2006(4369)
- 2005(3843)
- 学科
- 济(32477)
- 经济(32458)
- 管理(20051)
- 业(19391)
- 方法(18754)
- 数学(17330)
- 数学方法(16837)
- 企(16214)
- 企业(16214)
- 农(7289)
- 中国(6945)
- 学(6196)
- 业经(6191)
- 理论(6106)
- 财(5375)
- 土地(5313)
- 贸(5298)
- 贸易(5295)
- 易(5167)
- 地方(4968)
- 技术(4835)
- 农业(4693)
- 制(4295)
- 教学(4091)
- 和(4063)
- 资源(4057)
- 划(4028)
- 环境(3969)
- 策(3706)
- 银(3480)
- 机构
- 学院(103492)
- 大学(101784)
- 管理(43204)
- 济(41399)
- 经济(40589)
- 理学(37897)
- 理学院(37552)
- 管理学(36547)
- 管理学院(36396)
- 研究(31269)
- 中国(23925)
- 京(21428)
- 科学(20060)
- 财(17246)
- 业大(16081)
- 农(15877)
- 所(15210)
- 江(14633)
- 中心(14436)
- 研究所(14065)
- 财经(13983)
- 北京(13156)
- 范(12951)
- 师范(12838)
- 经(12542)
- 农业(12487)
- 经济学(12360)
- 州(11683)
- 院(11681)
- 技术(11461)
- 基金
- 项目(73315)
- 科学(58592)
- 基金(54039)
- 研究(51560)
- 家(47460)
- 国家(47170)
- 科学基金(41443)
- 社会(32864)
- 社会科(31335)
- 社会科学(31328)
- 省(28618)
- 自然(28249)
- 基金项目(28074)
- 自然科(27655)
- 自然科学(27653)
- 自然科学基金(27145)
- 教育(25045)
- 划(24476)
- 资助(23324)
- 编号(20689)
- 重点(16714)
- 部(15984)
- 创(15481)
- 成果(15478)
- 发(15448)
- 课题(14492)
- 创新(14450)
- 科研(14077)
- 教育部(13811)
- 国家社会(13574)
共检索到14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丽叶 张雁
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以来大力垦造水田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共同责任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垦造水田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伟杰 周琳静
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为破解水田占补平衡难题、大规模开展垦造水田取得的成效,总结提炼了其经验做法,并就进一步完善垦造水田管理工作提出了引导项目规模化经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广东实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杭争 李磊
面对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国家提出耕地占补、以工哺农的对策。有关耕地占补、以工哺农及政府支持政策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从某个行政区域范围内考虑以上问题,而将土地资源作为一整盘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全国范围内,对东中西部及东北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从跨区域的角度研究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的较少。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以工哺农公共资源交易的新模式,强调综合发挥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业优势,及沿海发达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优势,以实现土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
关键词:
耕地 跨地区占补平衡 以工哺农 模式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黄烈佳
在耕地非农化必然要占用耕地的态势下,地方政府受GDP主义和土地财政的驱动,出现大量违规违法占地行为,造成省域内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政策的严重异化,致使耕地质量和数量持续下滑,严重危及国家粮食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推理法,基于国家尺度的层面,阐释了耕地功能占补平衡模式的内涵及价值,探讨了该模式的架构思路。应从认识和核算耕地功能入手,在确保社会耕地总功能不减少的前提下,坚持政府首责、社会补偿和比较优势原则,发挥不同区域耕地功能的比较优势,合理分配耕地保护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激发耕地保护主体
关键词:
国家尺度 耕地功能 占补平衡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张景奇
基于政策网络的研究视角,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鉴于网络结构、行动者及网络互动的关联性,深入剖析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构成,以及各种主体在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互动模式关系变化,从而揭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运行的阻隔及根源——行政权力运用不当导致政策执行偏差、对边缘主体权利不够重视,以及政策网络未形成合力等。因此,以政策网络视角透视政策过程,即各种主体利用公共政策作为"网络规则",相互交换资源、调整利益,各种行动者之间形成互为合作、竞争、协助或对抗等多种关系类型,从而推动政策网络运行,以及影响政策结果和走向。最后,在政策网络视阈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璐 孟鹏 蒋仁开 徐保根 张冰松 陈美景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存在问题与逻辑根源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理创新建议,为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城乡融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2)在数量方面,通过盘活宅基地增量、存量和完善易地调剂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平衡来实现数量占补平衡。(3)在质量方面,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约束指标、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规范耕作层保护与再利用等促进耕地质量占补平衡。(4)在生态方面,通过完善指标调剂的价格内涵、扩大耕地补偿标准范围、转变耕地补充途径等实现耕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结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构建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要素流动的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后续生态管护长效机制,提升软硬实力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陈京香
为了扭转耕地持续大幅减少的局面,国家提出"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要求各地"占多少,垦多少",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的确使我国耕地实现了数量上的"占"与"补"的平衡,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耕地持续减少的局面,其原因是"占"地面积仅是减少耕地面积中的一小部分,耕地占补平衡状况并不能反映耕地减增变化的真实情况。要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建议调整策略,将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为耕地"减增平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张景奇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张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利用市场化运作,将"补充耕地指标"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交易实现占补平衡的目标渐成新趋势。本文拟对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之利弊作一简析。耕地易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个别省、直辖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萍 邵景安 张贞 魏朝富 邱道持
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目前为保护18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所必须关注的焦点领域,为此,如何在保证耕地质量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府工作,也是严肃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借助定额指标预测、相关分析和双因子调控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现有质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两方面体现占用耕地的保有格局,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分析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进而建立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因建设占用将减少耕地58 856.56 hm2,土地开发整理现实新增耕地潜力达89 961...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如海 王黎明 谭梦 吕剑成
本文系统梳理总结江苏省近年来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实践探索,立足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新时期 实践与思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薛永森 严良政
1996年,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控制耕地快速减少的考虑,我国实行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政策出台后,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依然会继续占用耕地,而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那么未来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景将会如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9年来各省(市、自治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情况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状况,预测了未来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趋势。结果表明:①我国各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差异悬殊,并且同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年均占用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两者相差近百倍;②采用3种模型对各省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进行趋势外...
关键词:
耕地 占补平衡 各省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