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
- 2023(741)
- 2022(594)
- 2021(549)
- 2020(411)
- 2019(872)
- 2018(849)
- 2017(1615)
- 2016(780)
- 2015(926)
- 2014(1060)
- 2013(980)
- 2012(946)
- 2011(886)
- 2010(850)
- 2009(857)
- 2008(754)
- 2007(712)
- 2006(619)
- 2005(560)
- 学科
- 济(3373)
- 经济(3353)
- 险(2003)
- 保险(1989)
- 业(1868)
- 管理(1698)
- 中国(1689)
- 各种(1347)
- 类型(1328)
- 种类(1325)
- 各种类型(1324)
- 农(1294)
- 地方(1242)
- 制(1215)
- 银(1061)
- 银行(1058)
- 行(1039)
- 体(1019)
- 企(1008)
- 企业(1008)
- 融(967)
- 金融(967)
- 方法(804)
- 地方经济(761)
- 财(703)
- 数学(695)
- 数学方法(687)
- 业经(671)
- 农业(663)
- 发(637)
- 机构
- 学院(11855)
- 大学(11483)
- 济(4775)
- 经济(4649)
- 研究(4589)
- 管理(4258)
- 中国(3828)
- 理学(3469)
- 理学院(3425)
- 管理学(3366)
- 管理学院(3340)
- 财(2750)
- 科学(2574)
- 京(2469)
- 所(2239)
- 中心(2228)
- 农(2132)
- 研究所(2031)
- 财经(1971)
- 江(1930)
- 经(1791)
- 北京(1658)
- 业大(1657)
- 院(1620)
- 农业(1617)
- 省(1564)
- 范(1564)
- 师范(1548)
- 经济学(1523)
- 社会(1502)
共检索到20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穆怀中 赵志超 杜芳雨
本文将人的发展细分为创造性、自主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并分别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家庭养老相对应,详细阐释了人的发展如何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增值-贬值”创造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通过增强“干中学”倾向,减少人力资本贬值,促进创造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均衡发展,可提高企业年金发展效率。(2)个人养老金与“感性-理性”自主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整体呈现出“感性为主,理性不足”的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早期,个人养老金受到子女婚育等情感支出的限制,在后期又受到“不给子女添乱”的感性储蓄逻辑的影响,缺乏生命周期精算平衡为导向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增加家庭教育财政补贴、完善金融教育体系可提高个人养老金决策的理性度,优化其发展效率。(3)家庭养老替代率取决于家庭内部“双向奔赴”的代际利他关系,以父母对子女的“体谅度”为上限,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度”为下限。家庭代际关系越紧密,家庭养老就越稳定。(4)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间存在有条件的“联动”关系。公共养老金对其他养老层次发展还具有“整合”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穆怀中 赵志超 杜芳雨
本文将人的发展细分为创造性、自主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并分别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家庭养老相对应,详细阐释了人的发展如何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增值-贬值”创造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通过增强“干中学”倾向,减少人力资本贬值,促进创造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均衡发展,可提高企业年金发展效率。(2)个人养老金与“感性-理性”自主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整体呈现出“感性为主,理性不足”的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早期,个人养老金受到子女婚育等情感支出的限制,在后期又受到“不给子女添乱”的感性储蓄逻辑的影响,缺乏生命周期精算平衡为导向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增加家庭教育财政补贴、完善金融教育体系可提高个人养老金决策的理性度,优化其发展效率。(3)家庭养老替代率取决于家庭内部“双向奔赴”的代际利他关系,以父母对子女的“体谅度”为上限,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度”为下限。家庭代际关系越紧密,家庭养老就越稳定。(4)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间存在有条件的“联动”关系。公共养老金对其他养老层次发展还具有“整合”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秉文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在积极贯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小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里程,林枫,范国富,周恩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军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王文军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逾1亿,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社会人口的迅速老龄化,给生产力不高、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为尤为突出的是老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宗良 褚福灵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的既定目标,但长期以来医疗保障领域的多层次化鲜有理论研究且实践效果不及预期。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缺陷日益凸显,如何构建权责明晰、功能协同、衔接顺畅的多层次体系亟待破题。文章从理论溯源、体系解构、问题反思等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对当前医疗保障体系外部环境转变、体系结构失衡、制度定位不清、层次衔接不畅等问题作出系统思考,并以普惠健康保险、网络大病互助和慈善等新型补充保障模式为突破口,总结互补衔接、多元协同、共建共治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文章从发展理念、制度完善、创新监管、科技赋能、法治保障等角度对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得出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房连泉
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公共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呈混合发展态势。从国际经验看,国家推动私人养老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税收激励的自发型、协议退出型、劳动契约型和国家强制型四类。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内部面临突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滞后。我国应实施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的整合发展战略,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年金市场发展提供空间,打通二、三支柱养老金账户,加强立法和税优政策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伟忠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险业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的做法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保险公司参与医保项目管理、强化政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优化税收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欣 陈文 张璐莹
目的:对比典型地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为促进普惠型商保的健康发展、构建更有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地区为代表开展案例研究,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报销政策和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方案,试算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报销情况。结果:普惠型商保在发生高额医疗支出时发挥补充保障作用,保障作用与其方案设计和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的特点紧密相关。结论:各地应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的保障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责任范围和待遇水平,进一步发挥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祥佑 徐玫
我国是世界上巨灾风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保险业应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因此,我国应构建由巨灾风险共保联合体、商业再保险、巨灾保险基金和政府最后再保险人共同形成的多层次可持续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在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条件下,保险公司或政府应积极尝试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发行巨灾债券,以充分分散我国的巨灾风险。
关键词:
巨灾风险 保险 多层次 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