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9)
2023(12085)
2022(9613)
2021(8588)
2020(6724)
2019(15100)
2018(14626)
2017(28123)
2016(14830)
2015(16401)
2014(16255)
2013(16321)
2012(15202)
2011(13563)
2010(14039)
2009(13164)
2008(13101)
2007(11904)
2006(10915)
2005(10348)
作者
(42661)
(35716)
(35678)
(33232)
(22946)
(16715)
(16077)
(13803)
(13504)
(12866)
(12243)
(11898)
(11633)
(11376)
(11011)
(10724)
(10589)
(10404)
(10361)
(10256)
(8921)
(8850)
(8651)
(8188)
(8184)
(8035)
(7971)
(7906)
(7175)
(7075)
学科
(74170)
(73453)
经济(73372)
(66643)
企业(66643)
管理(58313)
业经(28636)
(25665)
方法(23460)
(22280)
中国(22208)
地方(20193)
农业(19133)
技术(17343)
(16653)
财务(16633)
财务管理(16617)
(15830)
企业财务(15705)
数学(15629)
数学方法(15529)
(14153)
(13597)
(13006)
贸易(12987)
理论(12708)
(12678)
(12562)
(12505)
(11665)
机构
学院(219281)
大学(210589)
(94969)
经济(93019)
管理(88376)
理学(74169)
理学院(73427)
管理学(72714)
研究(72404)
管理学院(72272)
中国(59074)
(45235)
(44582)
科学(41105)
(36177)
(36088)
(35731)
财经(34162)
中心(33309)
研究所(31871)
(30836)
(29204)
北京(29003)
业大(28511)
(27520)
经济学(27448)
农业(27404)
师范(27292)
(26402)
商学(25148)
基金
项目(136087)
科学(109139)
研究(106455)
基金(96915)
(82141)
国家(81229)
科学基金(71684)
社会(69438)
社会科(65826)
社会科学(65811)
(56240)
基金项目(50880)
教育(46369)
(44588)
编号(44584)
自然(42805)
自然科(41820)
自然科学(41813)
自然科学基金(41116)
资助(37544)
(35906)
成果(35569)
(32874)
(32054)
课题(30535)
重点(30063)
发展(29944)
(29419)
创新(28917)
(28887)
期刊
(121279)
经济(121279)
研究(67977)
中国(49719)
管理(39034)
(36818)
(35668)
科学(27391)
学报(25792)
农业(24568)
(24292)
金融(24292)
业经(23699)
教育(23372)
技术(21985)
大学(20851)
学学(19430)
经济研究(18275)
财经(17053)
问题(15207)
(14878)
(14621)
技术经济(13304)
图书(12531)
商业(12273)
现代(12083)
(12072)
世界(11559)
经济管理(11087)
国际(10554)
共检索到35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内需、解决城乡居民民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等目标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支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服务业发展来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突破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许辉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  
消费需求陷阱主要表现在主导消费品上。我国目前扩大内需的途径,对城市而言,主要是搞好住房贷款消费;对农村而言,主要是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关键是解决主导消费品的消费需求陷阱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宏  
本文首先对扩大内需促进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传导路径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表明,扩大内需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条路径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其中,直接效应路径由投资促进效应路径和消费引致效应路径构成;间接效应路径由收入效应路径、竞争效应路径和产业关联效应路径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扩大内需促进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各路径所发挥作用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间接效应路径相比,直接效应路径所发挥的作用更大,且直接效应路径中的消费引致效应路径的作用大于投资促进效应。最后,本文就扩大内需如何更好的促进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翔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的发达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制定的“十五”计划中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成绩斐然,对繁荣市场、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我国服务业的发育程度还很低、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199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32.9%,比改革初期提高1...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明霞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安全网,创造一个适宜个人消费的环境、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寻找各个阶层消费的增长点来扩大私人消费。其次,通过确定公共产品的投资边界、谨防挤出效应、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公共生产消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当前国内市场存在着民间资金雄厚与民间投资不旺,以及居民消费下降与居民储蓄上升两大反差;制约内需扩大主要是自我封闭、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以及限制民营企业发展两大因素。由此,文章得出结论:解决当前内需不旺的根本途径是对内开放。搞好对内开放,一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内开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二是真抓实干,抓出成果,干出实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志学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品结构调整滞后, 收入下降, 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针对上述原因, 扩大内需的途径为: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运用金融调控工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产品结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兆祥  李奂哲  安世友  
在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经济健康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功能,在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中国金融业的职责和使命。中国金融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琪  
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主要表现为:通过引导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循环效率提升、促进国内就业水平提高和推动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来扩大内需,但受我国流通业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扩大内需作用的发挥。文章最后以扩大内需为视角,提出了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王旭烨  刘冰冰  
内需及其创造的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增强双循环内生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存在互为动力的内在逻辑,消费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动能,而投资是产业升级的必要保障,同时产业升级会刺激消费和投资,形成内需与产业升级双向互促的发展动态。夯实消费带动产业升级的基础,激发基础设施投资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强化产业升级动能。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不仅要以扩大内需政策有效牵引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政策刺激内需扩大,还要注重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协同性,政策制定和实施主体的连通性,并以高质量的市场培育政策,为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促进内需与产业升级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令华  
一、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创造出持久增长的需求 城镇化对需求的创造源于人口城镇化创造出来的消费城镇化。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后,与土地完全脱离联系,其消费完全实现商品化。消费城镇化即消费完全商品化。消费城镇化使市场需求获得倍数扩张的能力。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比农村居民要优越,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比农村居民要宽广。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的集中,还创造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对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可以列出以下几个简单的关系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杨  商圆月  李兰冰  
在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本文从"理论机制——路径探索"两个维度对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性探究。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迁移的消费需求规模扩张效应、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需求质量提升效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消费需求规模扩大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投资规模量质双升效应等方面。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以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促进要素集聚能力改善;以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